特稿:青海,在文化扶贫中凝聚更多惠民力量

时间:2015-08-15 14:26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秩名 点击: 载入中...

  特稿:青海,在文化扶贫中凝聚更多惠民力量


  漫步2015青海文化旅游节文化展区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展馆,有一隅角落格外引人注目——囊谦藏黑陶。藏黑陶产自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藏族黑陶民间工艺厂,主要设计师就是我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囊谦藏黑陶传承人白玛群加。


  “希望藏黑陶烧制这门非遗技艺发扬光大,能够代代传承,也希望能让家乡的牧民们学习一门手艺,增加收入。”这是白玛群加多年来潜心学习古老的黑陶手工技艺后成立公司,专门制作黑陶手工艺品的初衷。从扎帐篷从事黑陶加工,到如今拥有600平方米的加工车间和100多名员工,白玛群加不忘初心,不仅让传承了四千多年的古老黑陶技艺正焕发着勃勃生机,也让一批来自三江源的藏家儿女走上了致富路。


  “在文化扶贫中凝聚更多的惠民力量!”是全省文化新闻出版部门在“文化名省”建设中提出的又一响亮口号。


  其实,文化扶贫一直在路上。


  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和日乡是一个纯牧业乡,当地牧民世代以放牧为生。举世闻名的和日石经墙就位于和日寺后山。这座全部用刻有经文的大小石板砌成的人文景观,被誉为世界“石书奇观”。如今,当你走进任何一个村里,钢凿与石头的碰撞之声不绝于耳。退牧还草之后,和日乡传统石雕技艺与文化产业有机结合,成立了和日乡石雕艺术有限公司,成为村里的支柱产业。公司和村里的雕刻高手签订了劳务合同,村民每月可以拿到几千元的固定工资。现在,和日村家家都有石雕艺人,户户都在从事石雕加工。


  这又是一个挖掘青海独特文化资源,通过鼓励和支持农牧区手工业,大力发展绿色、无污染的特色文化产业,拓宽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的生动实践。


  “青海有‘三江源头’的美誉,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同时,青海又是欠发达地区,是扶贫开发任务重、难度大的地区。我省贫困地区外出务工率低,家庭经营收入主要是种田和养畜。这表明,在贫困地区发展第三产业符合当地群众生活习惯,与当地自然、文化环境相适应的扶贫开发方式,以手工业为主的文化产业大有可为。”在不断摸索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省文化新闻出版厅厅长申红兴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走进湟中县上新庄镇加牙村村民杨永柱的家中,他正在为客户编织定做的地毯。加牙村是一个交通不便环境闭塞的小村庄,大部分村民都以种地为生。而就在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却有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加牙藏毯编织技艺,其历史可以追溯到200多年前。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如今已经逐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藏毯织造行业。杨永柱告诉记者:“靠织藏毯,我家一年收入能有好几万,我们的货都卖到了澳大利亚。”杨永柱对藏毯业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省在文化产业扶贫开发工作中总结出了一些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经验——


  文化资源是我省贫困地区的特色资源更是优势资源,而对特色文化资源的利用、开发已成为扶贫开发最有效的产业选择之一;


  依托特色文化资源转化,大力培育特色文化产业,让文化成为生产和消费的内容,是我省贫困地区扶贫开发最实际、最有效和最具长远意义的路径选择;


  注重对文化产业的培育,不断提升产业发展水平,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作用,是推动贫困地区扶贫开发最科学的政策选择之一;


  对贫困地区群众的文化创造力和强烈的脱贫致富愿望给予一定的产业引导和技术指导,必然会转化为良好的经济效益;


  ……


  坐拥文化资源宝藏,必然要竭尽全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近年来,我省文化产业已基本形成了以工艺美术业为龙头,其它门类协调发展的喜人局面。工艺美术业的产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经济效益逐年攀升,行业优势明显,发展迅速。各地文化企业多数以公司+农户的模式运营,直接或间接从业人员众多。产业带动能力强,减贫成效明显。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从最初的2000人增加到20万人以上,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来自贫困地区。


  面对变化,许多贫困群众由衷地说:“这一项项文化扶贫项目和政策,不仅给我们送来了致富希望,更送来了社会的关爱、党和政府的温暖。”


  文化扶贫是一场不折不扣的硬仗,还需要创新工作方式,才能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实施重大文化项目带动,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着力推进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工程、国家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重点项目建设;


  为文化产业企业、单位和个体搭建产品展销、信息交流和项目洽谈的平台,组织参加深圳、西安、厦门、北京、甘肃等地文博会及“青洽会”、藏毯展会、文化旅游节等展会,在行业发展中产生推介、辐射、凝聚和带动效应;


  培训贫困地区技能带头人,加大对民间艺人和小微文化企业的政策支持,让更多的人掌握“手艺”,让更多的“手艺人”懂得经营,让更多的经营者懂得市场……


  文化扶贫情怀的表达,不必气势如虹,亦不必浮夸绚烂。它需要的,就是这种真切实在的朴素。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青海防震减灾不松懈构筑生命安全防线
  • 青海狠抓各项政策落实助力企业达产达效
  • 青海省加速社保“减免返”政策落地
  • 青海设立1.02万个专项岗位助力贫困劳动力就业
  • 青海新增1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
  • 青海省光网覆盖率达216%全国排名第三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