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选派“第一书记”已陆续驻村 正式开展工作

时间:2015-08-14 08:36来源:大西北网-华商报 作者:屈妍 点击: 载入中...

    日前,中组部、中农办、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印发通知,要求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和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近日,我省选派的“第一书记”已陆续驻村,正式开始对软弱涣散村和贫困村开展扶贫工作。

    “第一书记”真正成了“村里人”

    7月29日一大早,在长安区细柳街道等驾坡南村,从该区科技局下到村子任“第一书记”的程守鹏正和一村民聊着增加花卉品种和产量的事情。

    “已基本掌握了村子的情况,了解到发展困境和群众急需帮扶的困难。”7月5日,程守鹏作为长安区今年选派的优秀干部之一,正式入村担任“第一书记”。对于今后的工作,程守鹏胸有成竹:“一是解决好班子问题,团结一心为村民谋发展;二要发展花卉产业基地,把品种和产量做上来。”

    据了解,在2013年第一批“第一书记”下村工作中,长安区选派了50名干部驻村,今年又选派了100名干部。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第一书记’给村里修建了村道和活动广场,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带领大家建大棚走上致富路,真成了我们村的人了,是我们发展的主心骨!”在长安区鸣犊街道办晓村已驻村3年的党峰,是西安市地铁办选派的“第一书记”。提到他近几年的工作,村民们交口称赞。

    要选好、用好、帮好“第一书记”

    据了解,我省是全国最早在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和贫困村(合称后进村)推行“第一书记”的省份之一。早在2012年,陕西铜川市为解决后进村发展难题,选派“第一书记”到村任职工作。2013年,我省开始全面推广此做法。

    华商报记者了解到,“第一书记”主要从各级机关优秀年轻干部、后备干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优秀人员和以往因年龄原因从领导岗位上调整下来、尚未退休的干部中选派。按照“调干部、化矛盾、办实事”的工作模式,主要任务是围绕着村子班子建设、扶贫开发、经济发展、基础设施改善等方面,开展为期1至3年的驻村帮扶工作。

    省委党校党建部副主任刘飞指出,软弱涣散村和贫困村出现党建、经济发展以及村庄治理等问题,单凭村级组织自己的力量很难解决好。“第一书记”可利用其资源、素质、思维等方面优势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要选好、用好、帮好“第一书记”,选用政治素质好、善于做群众工作、有开拓创新意识及事业心和责任感强的优秀年轻干部。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2020年陕西计划解决和改善120万农村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
  • 陕西无新增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境外输入11例
  • 陕西省抗疫情稳外贸一揽子政策“干货”来了
  • 兜底、督办、补贴陕西民政厅10项措施确保未脱贫人口清零
  • 陕西省18家众创空间纳入国家备案名单
  • 陕西省教育厅发布通知要求 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管理工作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