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招聘”为何会有恃无恐?

时间:2012-05-21 15:01来源:华西都市报 作者:乾羽 点击: 载入中...

  近日网曝的湖北利川市人社局“萝卜招聘”事件,被政府部门宣布招聘结果无效。作为政府管理机构,利川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的招聘,前两名竟然均为内部职工子女,这究竟是偶然的巧合,还是制度的缺失?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黎民说,目前招聘中的暗箱操作被披露得越来越多,公众很容易从“巧合”联想到暗箱操作,所以百姓怀疑也在情理之中。


  (相关报道见今日本报09版)通过网曝反映“萝卜招聘”的后续影响正在显现。一方面,网曝者囿于信息的有限,可能把巧合当成“暗箱操作”,导致网曝偏离了方向,打错了靶子,造成了不必要的误伤。另一方面,不断的网曝,以及不断被验证的网曝也在急剧消解着一些地方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考试的公信力。甚至,人们已经养成了一种习惯性、倾向性思维。


  面对这种不可避免的影响,能怪包括网曝在内的舆论吗?尽管,不排除一些舆论是在捕风捉影,并没有真凭实据;但就整体而言,舆论监督的质量还是比较可靠的。而且,比较而言,作为一种维护权益的方法,舆论监督是公众最有力的手段之一,当他们意识到自己的权益可能受到侵害,不公的事实可能发生时,应该允许他们利用舆论的力量进行质问、监督和自我保护。


  当然,如果制度能够自动剔除萝卜招聘的现象,也就不用劳烦舆论出场。本来,关于招聘有其规范,有其规则,并不存在明显的漏洞。但两个问题引发了觊觎者“萝卜招聘”的企图和行为。一是,很多时候规则是由人定的,由人执行的,一旦规则的制定和执行者,在规则的制定和执行时有明确的指向性和偏向性,不公平的事实就可能发生。


  二是,很多问题即使被曝光、被发现,处理的结果也大概是纠正而不深究。比如,考试可以重来,但舞弊者却不必承担责任,似乎“萝卜招聘”只是一个风险极小的闯关游戏——闯过去,萝卜便可以光明正大地脱颖而出;闯不过去,重头再来而已。由于“萝卜招聘”被发现后的结果相当不严重,设局“萝卜招聘“者也就有恃无恐。


  无论是执行规则时的“阳奉阴违”,肆意夹带私利,还是行径被发现后,有恃无恐,坐等舆论消停,都是一种对规则和舆论敬畏感缺失的表现。这也难怪,本来舆论就需要与规则、制度互动才可以产生真正的威慑力,如果规则和制度本身就会表现出“温情脉脉”的一面,舆论又怎么能够让一些心有歹念者“忌惮”?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郭夏:开放创新“金砖+” 命运与共亚非拉
  • 博论|“主旋律”蕴含巨大精神力量
  • 四个自信”系列之二《理论之光》
  • 【地评线】守护“第五空间”,增进民生福祉
  • 从“闲人免进”到“城市客厅” 常州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有效破解
  • 【地评线】中国外贸为何“韧性”十足“逆势”而上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