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学院刘锦华的“公益”之路

时间:2013-04-01 23:07来源:鑫报 作者:吴永隆 点击: 载入中...
  课余时间,他是专职志愿者
 
 
  他,是一名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的普通大学生,小个子,身材瘦小;他,不远千里从福建老家来兰求学,却将属于自己的几个假期都用来做志愿服务,几乎很少回家……他叫刘锦华,是一名大学生志愿者,将在校大多课余时间都奉献给了“公益”之路。
 
  爱心  在闲暇的时光中延续
 
  最近,在自己的新浪微博@兰州绿云书庵青年志愿者 上,刘锦华正开展着#帮助重病幼童小扬扬募捐会# ,他在为这位身患重病,依靠奶奶捡垃圾勉强度日的孩子筹集着爱心,并尽最大可能帮助这位可怜的孩子寻找走失的“母亲”。
 
  像这样的爱心行动,刘锦华已经做了很多。他是兰州民间公益图书馆绿云书庵的常驻志愿者,曾参加2012兰州铁路局暑运志愿活动;2012寒假参加“快乐学校”关爱西部留守儿童公益支教活动……

 
 
  “我很感激绿云书庵的刘易爷爷,是他为我开启了一扇公益之门,并让我此后在这条道路上乐此不疲。”刘锦华说,来北方求学不久,在学姐的带领下,他第一次来到绿云书庵,令他流连忘返的,不仅仅是那里曲径通幽,文化典藏书籍丰富的内涵,更是馆长刘易爷爷多年如一日,免费向社会“开放”并坚持为来兰务工人员子女服务的心。
 
  初次邂逅“公益”,就让刘锦华彻底爱上了这个事业,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他经常忙里抽闲地来到书庵,打理@兰州绿云书庵 微博,帮助整理资料书籍,并为孩子们义务辅导功课。
 
  2012年的暑假,是刘锦华在北方上大学的第一个暑假,他没有回老家福建,而选择留在了兰州。住在兰大校本部一个老乡的宿舍里,他报名参加了兰州火车站暑运志愿服务活动,在甘南路一家网吧找到收银员的工作,并用闲暇时间前往书庵从事志愿服务。
 
  “那个暑假生活几乎是四天一个轮回。”刘锦华说,网吧实行工作一天休息一天的制度,刚好与火车站志愿服务不太冲突,但从不熬夜的 他“必须得熬过每个夜晚,并在第二天下班后立即赶往火车站”。
 
  网吧的这份工作为刘锦华自食其力提供了基础,也为他从事志愿服务提供了资金保障。“挣了近三千元,这也是我在大学校外挣的第一笔钱。”刘锦华说,火车站的工作轻松而愉快,工作主要是引导旅客安检、进站验票、服务老、弱、病、残、孕等重点旅客、解答旅客疑问等,虽然他没有得到任何的报酬,但却得到了很多,“无论是可爱的志愿者们还是可敬的工作人员,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旅客,都透露出浓厚的人情味”。
 
  直到第四天,刘锦华才拥有自主支配的时间。早上八点从网吧下班回来,先用一个早上好好休息,中午起来后便赶往书庵,因为那里有不少事务等着他去处理,其中做得最多的莫过于对网上爱心捐书的回复。很多网友通过微博解到绿云书庵后,便慷慨相助,从全国各地捐来大量图书。每次捐来一次爱心书籍,刘锦华就在确认收到捐书后,拍下照片并在微博上对爱心捐书者一一回复,以表达感激之情。
 
  支教  坚守在未来“志愿”服务的路上
 
  问:“你最喜欢的水果是什么呢?”
 
  答:“香蕉。”
 
  问:“那你吃过吗?”
 
  答:“没有……”
 
  这一简单的问答,是刘锦华在去年寒假参加“快乐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志愿者服务行动中,与武威市一名留守儿童之间的问答,也使他百感交集。
 
  “都说没有义务支教的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刘锦华说,只有亲身经历过,那份感动与体会自是不言而喻,在为期半个月的支教生涯中,不论是天真的孩子、穷苦的家庭条件,还是伟大的梦想、简单的教学设备,都震撼着自己的心灵。
 
  去年寒假,带上从网上募捐筹集而来的150双手套、15本字典、6个暖手宝及50本《读者》杂志,刘锦华踏上了支教的行程。在武威市一所以留守儿童居多的中山育英小学从事支教服务。
 
  住在隔壁宿舍的一对姐妹,姐姐叫靳晓琴,读三年级,善良、懂事又漂亮;妹妹叫靳晓英,读一年级,调皮、搞怪又泼辣。她们的妈妈在前几年因车祸去世了,爸爸也在一年后随妈妈而去,现由年迈的爷爷奶奶还有外公照顾,学校免费收留了她们,却始终弥补不了她们心中的残缺……
 
  13岁的肖鹏,妈妈因家庭经济困难离家出走,本以为妈妈会回家,不料两年后妈妈回来却要离婚,从此肖鹏心灰意冷,爸爸也到新疆去打工,每年只过年回来。年迈的爷爷奶奶照顾留守的肖鹏,每逢儿童节都会带他去拍大头贴寄给爸爸,每个暑假也会带他到兰州见见世面。
 
  那段经历,孩子们简陋的学习环境,挑灯夜战,奋力学习追求梦想的信念,都时刻触动着他的内心。
 
  “支教的过程没有美食,也没有舒适的环境,有的只是简单食物和十人一间的教室房,更多的则是心灵的洗礼、无尽的感动。”刘锦华说,自己的到来改变不了孩子们的现状,但他想通过微博使孩子们引起社会的关注,让留守儿童的心灵不再空荡荡。
 
  小小的一条微博,却凝聚着不少爱心……如今,在刘锦华的帮助打理下,@兰州绿云书庵 的粉丝已经达到1580人,@兰州绿云书庵青年志愿者 的粉丝也达到3898人,书庵每天都有全国各地寄来的捐书,很多志愿者和义工也因此加入到志愿者队伍……
 
  在自己的未来规划里,刘锦华目前正在筹划着编制一本专门记录往来书庵的爱心人士捐书事迹的《爱心集》,同时,他将专注于助学教育事业,在绿云书庵开展“一对一”助学计划的同时,他还将深入甘肃贫困山区调研,组织支教团队前往支教。
 
  “我打算将公益作为一生的事业,无论何时何地也不会舍弃,一定坚持到底……”刘锦华表示,在从事志愿者的时间里,虽然他舍弃了很多休息时间,但他时刻因这份职业而倍感自豪和踏实,他会一如既往的坚守在未来“志愿”服务的路上……


 
(责任编辑:张云文)
>相关新闻
  • 弘扬志愿服务“主旋律” 安宁区多措并举助力文明创建攻坚战
  • 闪耀精神之光践行雷锋精神——安宁区教育系统志愿服务活动
  • 倡导志愿服务引领文明风尚安 宁辖区各级文明单位投身创城一线
  • 安宁区培黎街道甘铝社区:开展主题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 西北师大获团中央表彰
  • 银滩路街道开展“全民洗城”志愿服务活动
  • 顶一下
    (24)
    96%
    踩一下
    (1)
    4%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