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地震诱发地质灾害防治学术交流会在兰举行

时间:2013-05-12 22:21来源:鑫报 作者:谈应霞 点击: 载入中...
我省地质灾害隐患已达到12000处
 
  鑫报讯 5月11日,由甘肃省滑坡泥石流研究会、甘肃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协会及日本滑坡学会联合举办的“中日地震诱发地质灾害防治学术流会”在甘肃省科学院举行。中日双方专家学者们通过探讨交流,共同研究地震诱发此生地质灾害成因、灾害的预警及防治等防治等关键性技术。同时,双方签订了《中日学术交流协议》,旨在提高我省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水平。据悉,我省地质灾害隐患点已达12000处。
 
  我省既是强震多发区,又处于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会过渡区域,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地震滑坡灾害及期严重。“5.12”地震波及我省陇南、甘南、天水、兰州等10个市州的52个县市区,是我省近30年来破坏最严重、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自然灾然,造成了近364人死亡,其中次生灾害造成151人死亡,占死亡比率的41%。由此可见,地震造成的滑坡已经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为了能有效地预防地震时滑坡造成的巨大危害,对地震滑坡的形成条件进行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当日的技术交流会上,日本滑坡学会会长,弘前大学桧垣大助教授率领的日本滑坡学会代表团一行3人分别以“日本3.11地震诱发的滑坡灾害及其防治”、“滑坡堵江诱发涌浪灾害研究的最新进展”、“日本土砂灾害及泥石流灾害防治技术”为主题,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作了对我省地质灾害防治极为有益的学术与技术报告及日本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的最新技术。甘肃省环境监测院院长黎志恒教授也介绍了我省“5.12汶川大地震”及舟曲“8.8”特大山洪灾害泥石流灾害的成因及灾后重建的进展情况。
 
  在5.12”汶川地震5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日本“3·11”特大地震也刚刚过去2年,中日双方的专家学者们通过探讨交流,共同研究地震诱发次生地质灾害的成因,灾害的预警及防治等关键性技术,有利于促进双方地质防治技术水平的共同提高。据介绍,我省与日本专家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有着长期的合作。“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地质灾害比较频发的国家,而我省也是地质灾害比较严重的西部省份,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需要不断的精进,我们选择在汶川地震5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召开这样一个学术交流会,旨在提高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水平。”省科学院地质灾害防治研究所副所长周自强如是说。据了解,目前分布在我省范围内的地质灾害隐患已经达到了12000处,主要类型以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为主,防治工作非常艰巨。
 
  在当日的会上,甘肃省滑坡泥石流防治研究会与日本滑坡学会的代表签订了《中日学术交流协议》。协议旨在拟通过加强双方的技术信息交流、人员交流、学术交流研讨、国际合作研究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双方的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水平。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新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全面启用
  • 兰州市举行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演练
  • 市国土局做客直播间就地质灾害防治等市民关注问题进行交流
  • 市国土局做客直播间就地质灾害防治等市民关注问题进行交流
  • 今明两天全省多地降雨降温地质灾害风险较高
  • 甘肃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重新修订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