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微信、刷微博,你家的长辈驾到了吗?

时间:2013-08-29 21:40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沙莎 点击: 载入中...
     如今,在年轻人中,无论新朋友还是旧相识见面“互粉”一下、“加个微信”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了,然而最近,一些“50后”、“60后”也开始活跃在微信、微博的世界里,他们中,有的是为了了解子女更多的生活动态和人际社交,悄悄潜伏了下来,成了子女的“匿名好友”。有的却仅仅想跟上年轻人的步伐,拉近与儿女之间的距离。而另一方面,作为儿女们的年轻人,对于微博微信世界里,突然驾临的长辈们,也持有不同的态度,有的抱怨“隐私全部曝光,像是被监控了一样”;有的不敢忍受长辈们每天无休止的转发养生、励志、美容等文章;还有的则表示,觉得父母每天有事没事用微信“呼叫”自己聊天、嘘寒问暖的行为很可爱……
 
  子女的烦恼和快活
 
  “励志长文刷屏,实在受不了了!”
 
  “爸妈集体进攻微信!不加吧,他们不高兴;加上吧,确实受不了,现在每天都看到他们发各种养生、励志、养颜美容的长文!早上一登录,一屏一屏的!”兰州姑娘小苏抱怨道,“他们每次发一些东西,还要互相点赞;看见我发的什么,还要问东问西。直接问我不是更剩时间,何必非要在微信微博上问?”
 
  小苏告诉记者,前一阵子,她妈妈申请了微博,后来她觉得微博没意思,说看到很多人转来转去,她看得头晕,就放弃了。最近她发现自己正在玩的微信很有意思,转战微信,“她加了好多熟人,玩得特别带劲。”
 
  和所有刚接触网络的中老年人一样,小苏的妈妈大量转发各种养生、励志、美容的超长文字,这让小苏头疼不已,“每天我打开朋友圈,一眼望去全是我妈发的,后来我爸也加入了,他们分享的都是那种非常非常老土的心灵鸡汤,什么《遇到这样的男孩你就嫁了吧》、《成功人士必备十大条件》,太崩溃了,而且人家俩人发个什么东西,还要互相点个赞。有时候看见我发个啥还要评论上几句才过瘾,还喜欢在微信上和我互动,你说就在一个屋里呢,有啥不能直接说嘛,还要敲几个字多麻烦啊。”
 
  小苏还告诉记者,她也曾经悄悄将爸妈拉进了朋友圈黑名单,“不用再看他们发的长篇大论,但我妈总要跟我讨论她发的一些养生文章,我说不出来,于是我妈就问我是不是看不见她发的东西。我只好又默默将爸妈从黑名单拉回来,但麻烦事又来了,有次我在凌晨1点转发了一段话,第二天一大早,我妈就揪住我问,‘昨天怎么那么晚才睡?’”
 
  “感觉像是被监控了一样”
 
  “我平时挺喜欢发个微博、刷个微信什么的,有时候和朋友们去吃个饭、看个电影、去酒吧坐坐都喜欢发一条微信微博晒晒,可自从我爸妈也开始玩微信,这下可好了,他们就像是在我身上安装了个摄像头,我的所有行踪全被掌握了,那天,我和朋友吃了个火锅,刚从火锅店出来,我妈的电话就来了,说什么现在天太热,不要吃那么辣的东西,对肠胃不好,容易上火;呼啦啦说了一大堆,听得我都晕了。现在我什么都不敢在朋友圈说,有时候,真想把他们‘拉黑’。”市民小峰说。
 
  刚刚考上大学的小宇告诉记者,“高考之前,我就发现我妈关注了我的微博,也不知道她是跟谁学的,一开始我还没有发现,后来慢慢地我就觉察到,她掌握我的信息越来越多,而且都是我没有告诉过她的,大多来自于我发的微博。”小宇说,其实他的微博里也没有什么秘密,无非就是高考压力大发发牢骚什么的,偶尔也写一两句心情感悟,可每次,当妈妈看到,就会大惊小怪,还经常含沙射影地问他。比如“最近学习是不是不顺利啊?”“今天上学是不是发生什么事啦?”“要是有感情问题要告诉妈妈,不要影响学习”等等。 “只要我的微博里写到一些敏感话题,过不了多久,我妈就会问我相关的问题。”小宇说,“后来我不玩微博,只是偶尔转发些无关痛痒的内容。”
 
  在采访中,不少孩子都表示,很介意父母在微博和微信上,这种“地下党”式的关心,但他们多数会选择在父母面前报喜不报忧。“知道自己被他们悄悄加微信后我也不想点破,只是说话各方面都要注意点了。”
 
  “老爸发的微信,特别可爱”
 
  和他们不同,有些儿女们也会觉得爸妈使用微信,“幸福”还是大于“痛苦”。“他们每天戴上老花镜,认真地在朋友圈关注我的动态,想到那个场景我就觉得窝心。”不少在外地读书或工作的年轻人,如今就通过微信和爸妈交流。“每次看到爸妈发来的微信,听着他们有事没事就爱问两句的留言,我都觉得特别可爱。”90后女孩乐乐这样说。
 
  乐乐告诉记者,自己50后的爸爸最近也爱上了玩微信,“他一起床,手机就不离手,每天对着微信傻笑。”乐乐说,爸爸虽然年近60,但是朋友圈的封面照片、头像都很潮,完全不像老年人。更令她吃惊的是,有一次爸爸向她展示朋友圈,她才发现爸爸的“同道中人”有那么多!“那些我根本不会看的文章,每个底下都有20多个赞,还有来来回回的评论回复,都是爸妈的同龄人,看来叔叔阿姨们都在玩嘛。”
 
  “一开始,我爸就是在朋友圈里转转文章,看看帖子,后来他就让我教他用语音聊天,学会以后,他常常有事没事就给我发两句,我早上上班,刚从家里出来,就收到我爸的消息,‘丫头丫头,能听见吗,我是爸爸。’快下班的时候,我爸又发‘丫头晚上吃啥?’我突然觉得特别感动,这样的老爸多可爱啊。”
 
  父母的无奈与乐呵
 
  “挺无奈的,就是想知道孩子在干嘛?”
 
  家住七里河区的肖女士说,在外地上大学的儿子性格内向,很少与父母交流,每周和父母电话联系也不超过10分钟,这令肖女士很着急。后来肖女士从侄女那里得知儿子的微博号,更新状态也颇为活跃,于是在侄女的帮助下注册了账号,默默地关注儿子。“我一般从不在这上面和他互动,怕他发现了会生气,更怕被发现后,儿子就不再发微博了。”肖女士说,但是能在微博上把握孩子的近况,还是感到比较安慰。
 
  和肖女士一样,市民李女士加了女儿的微信。李女士的女儿今年26岁了,至今还没谈恋爱,这令当妈的很着急。为了能时刻盯住女儿,她每天都关注女儿在朋友圈里发的状态以及朋友的回复,想看看自己的“未来女婿”会否出现。李女士说,女儿刚开始是不让她加微信的,经不住她的软磨硬泡,女儿才同意。“平时问女儿什么都不说,只能通过这样的方式去了解她了。”李女士无奈地说。
 
  采访中,一些家长表示,父母了解孩子天经地义,而且是因为孩子在平时的生活中很少与父母交流才促使他们不得不通过其他渠道“打探”消息的。这能让父母知道孩子心里在想什么,更了解他们,更放心。“平时没时间和孩子交流。本想和他们谈谈想法什么的,但是孩子都会觉得我们是要对他进行说教,所以就想方设法避开。实在是没有办法才会选择上网去了解他们的。”
 
  “这年头不玩个微博,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其实,还有不少中老年人玩微信、刷微博,并不是为了“打探”消息,他们只是很想跟上孩子的步伐,了解孩子们的世界,不让孩子们觉得自己OUT了,和他们一起乐呵乐呵。50多岁的老余就是这样一个潮妈。
 
  老余说,退休以后的生活太无聊了,如果每天都只是买菜做饭、或是溜溜弯儿、跳跳舞,日子就过得太没劲了。“女儿出国了,老公还在上班,每天家里都只有我一个人,后来就开始学着上网了,最近年轻人们不是流行玩微博嘛?我也申请了一个,有事没事的时候发几条,还有粉丝评论、互动挺有意思的。”老余告诉记者,这年头不玩个微博,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不玩个微群,都不知道跟谁聊点啥。每天中午和晚上,她都会上几个大网站浏览一下新闻,看看当天的社会焦点,然后再打开微搏看看有啥新鲜话题,顺便织几条“围脖”发发感慨。最近,五笔打字不利索的她脆给自己配置了一块手写板,尽情挥舞。
 
  老余说,这个称呼是自己在网上的称呼,qq群里大家都是这样叫她的,尽管有点男性化,自己还是很喜欢。“大多中老年爱好者都是为了充实自己,也有一时好奇才玩上电脑的。”透过微博看世界,老余对生活又有了不少新感悟。“人需要与时俱进,不管你的年龄多大。我们这一代人,上山下乡,很多人只读到小学、初中就毕业,靠的就是活到老学到老,现在还得加上玩到老。做到和社会不脱节,才能更好地和孩子交流。你要是个老古董,连孩子都不愿意理你。”
 
  如今,网络正在逐渐渗透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空间,父母不和孩子沟通、亲近,网络就会取而代之。父母与时俱进打入自己的网络社交,是一种关爱。而孩子选择通过各种网络社交平台进行心理活动,不愿什么都和父母倾诉交流,也是对亲子关系的一种设防。家长和子女都应该在微信交流上做出角色转变。父母可以通过微信欣赏孩子的成长,化“干预”为“分享”;子女也不必将父母的微信关注视为“盯梢”,视作普通朋友的存在即可。生活上最好能与父母公开交流,坦然分享亲情之乐。(更多内容请点击大西北网http://www.dxbei.com/)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地铁1号线“码”上乘车即将开通市民可用微信乘车码、支付宝乘
  • 兰州市中小微企业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
  • 城关刑警破获一起使用假姓名诈骗微信好友3万余元
  • 利用微信一级入口京东将在兰州打造全新平台
  • 分类投垃圾可获微信红包 年内200套垃圾智能设备将亮相金城
  • 兰州市城管委微信群下达防汛指令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