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前世界体操冠军莫慧兰:莫让金牌变“金箍咒”

时间:2014-02-19 10:34来源:凤凰体育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中新社桂林2月18日电 题:前世界体操冠军莫慧兰:莫让金牌变“金箍咒”

  作者 杨陈 赵琳露

  “运动是件美而快乐的事,我们要把心放宽一些,不要只盯着金牌,让它变成运动员的压力。”2月18日,广西籍前世界体操冠军、桂林市政协委员莫慧兰在出席政协桂林市第四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

  体操科班出身的莫慧兰曾在1994年第12届日本广岛亚运会上一人独揽跳马、高低杠、平衡木、自由体操四项冠军,成为当届亚运会获冠军最多的运动员之一。1995年,莫慧兰又获得第31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平衡木冠军,为中国女队首次夺得平衡木世界冠军。

  如今尽管已退役多年,莫慧兰依旧难舍体操情缘,继续关注着中国体操队的动向。“中国体操队是一支保持着世界优势的队伍。目前男队状态还是挺好的,女队的成绩有一定的波动,在新老交替的时候会受到一些影响。”

  广西曾是中国体操的“摇篮”,先后诞生了王维俭、李宁、莫慧兰等世界级名将。今年10月,第45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也将在广西首府南宁举办。但近些年,广西体操队却陷入“低迷”,鲜有佳绩。

  莫慧兰认为,优秀运动员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时甚至需要十年以上。“广西不乏好的体操苗子,现在依然有许多适龄孩童在快乐地练习体操,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孩子们将练习体操视为娱乐项目,参与的人多了,选材的范围也就广了。”

  目前随着体操运动的发展,难度越来越大,对运动员各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莫慧兰建议,借着这次中国举办体操世锦赛的机遇,“应该让更多的观众把关注度放在运动本身的美上面,去学习如何看体操,如何理解体操这个项目,而不是简单地追求拿了几块金牌。”

  莫慧兰说,金牌是对运动员成绩的肯定和荣誉的象征。但如果民众只将目光盯在金牌上,这样不仅让运动员在赛场上压力倍增,也会让他们退役后的转型“困难重重”。

  “运动员退役后,有的会去当教练、体育中心负责人,也有的会回到学校读书,尝试一些与以前运动员‘封闭’状态不一样的生活。”莫慧兰认为,转行的前期运动员常会经历一个低潮期,但最让人难以适应的是周围民众的态度。“因为你曾经是世界冠军、奥运冠军,大家就会用不同眼光看待你,希望你在工作上做出的成绩能够与赛场上保持一样的高度,但实际上这两者是不一样的。所以无论是民众还是运动员本身,都应该在心态上做一个调整。”

  1998年,退役后的莫慧兰选择回到校园读书,之后进入电视台担任节目主持人。平日生活里,她也会尝试赛车、高尔夫等不同的体育运动。莫慧兰说,因为曾经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体操房、训练、比赛中,所以现在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更愿意让自己多一些经历。“无论如何毕竟是运动员出身,还是想尽力做一些体育运动的推广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体育运动的意义。”(完)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强军健体铸和平——新中国军事体育事业发展纪实
  • 英雄儿女让祖国更加伟大——写在中国女排第十次获得“世界三
  • “10”至名归!中国女排锁定世界三大赛第10冠为祖国生日献礼
  • 张掖·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闭幕
  • 丝绸之路拉力赛敦煌落幕 中国车手再创佳绩
  • 咆哮、欢呼和温柔的“大块头”——2019国际大力士中国公开赛侧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