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奥细节”展示体育温情和魅力

时间:2014-08-19 11:26来源:人民网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16岁的广西女孩蒋惠花在女子举重48公斤级决赛中,摘得中国青奥会上的首枚金牌。她的父母特意从广西赶来,在赛场外请所有过路人吃自己种的花生。加拿大铁人三项选手埃米莉是带着期望来到南京,但意外摔伤使她的希望落空了。比赛结束后,她拉着父母走到在玄武湖边一条僻静的小路上,委屈的泪水奔涌而出,父母轮流搂抱着埃米莉,“其实我挺高兴的,她完成了比赛。”

  青奥每天都精彩,许多感人的细节让人印象深刻。正如顾拜旦在《体育颂》中所写,“让全世界的青年学会相互尊重和学习,使不同民族特质成为高尚而和平竞赛的动力。”选手顽强拼搏后的哭泣,和选手相关的故事,在青奥赛场内外,流露出各种情感互动的细节,一个个细节撞击人们的心灵。

  有泪有笑的竞技场,因为许多感人的瞬间,触动着人们的心,使比赛充满故事性,吸引着我们更加关注个体。观众之所以给跑在最后的选手报以掌声,是因为在落后的情况下,依然坚持不懈,这种掌声既是在诠释奥运精神,也是在对坚忍不拔的赞赏。我们之所以为广西女孩蒋惠花夺冠喝彩,是因为她的成功非常来之不易,她的成长路径,她的奋斗鼓舞人心。她的父母无比骄傲“村里大部分乡亲都知道,我的女儿参加青奥会了”,她通过不懈努力,正在慢慢改变贫寒家庭的处境,她的母亲带着家里的花生感谢那些培养、帮助、关心女儿的人们。这一切,让举重比赛不再乏味,饱含触动人心的力量,让人产生想象,让人在感动中有所思考。

  这样感人的细节还有很多,并仍然在上演。选手和观众的泪水都情不自禁地流下来的无数个瞬间,贯穿于青奥比赛中。正是这些感人的细节让体育充满温情和魅力,使青奥变得精彩、美好和难忘。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郭夏:开放创新“金砖+” 命运与共亚非拉
  • 博论|“主旋律”蕴含巨大精神力量
  • 四个自信”系列之二《理论之光》
  • 【地评线】守护“第五空间”,增进民生福祉
  • 从“闲人免进”到“城市客厅” 常州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有效破解
  • 【地评线】中国外贸为何“韧性”十足“逆势”而上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