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如何对付谷歌

时间:2014-11-10 10:52来源:大西北网- 凤凰网 作者:王冲 点击: 载入中...
  



     “德国最大的出版社斯普林格(Springer)首席执行官玛蒂亚斯•德普夫纳(MathiasDöpfner)曾说过,他“害怕谷歌”。在德国咖啡馆或啤酒屋提到谷歌时,德国人往往会用上负面词汇。许多人称谷歌为“章鱼”,意指其触须正伸向各个角落。
  
  “德国人有很强的技术,为什么不自己造个谷歌和它竞争?”当把这个问题抛给德国议会数字议题委员会副主席哥罗德•莱希巴赫(GeroldReichenbach)时,他说,“德国建立谷歌,就像把大象装到屋子里。我们无法和谷歌竞争。”
  
  德国人对付谷歌的方式其实很简单,不赶走,不歧视,也不另设门厅,而是用两个字:法律。
  
  在德国网络治理的诸多议题中,如何对待谷歌是核心话题之一。总结一下德国人的观点,那就是不喜欢谷歌。原因与意识形态、国家利益、国家安全没有太大关系。
  
  谷歌是不断增加触手的“章鱼”
  
  8月3日到8月9日,应德国外交部之邀考察德国的网络政策,我先后访问了德国议会、外交部、内政部、信息技术、通讯、新媒体协会等机构以及诸多与网络治理相关的民间组织。无论到访哪里,无论讨论何种话题,都绕不开谷歌这个庞然大物。
  
  提及谷歌必然联想到斯诺登事件,美国人的窃听对象包括德国领导人,默克尔总理因此震怒,驱逐了从事情报工作的两位美国外交官。但德国人讨厌谷歌并非由于美国的网络攻击或反美。虽然斯诺登事件让德国人不高兴,但两国是同盟国,亦是兄弟国家,德国人并不反美。
  
  德国人对付谷歌,主要是内因。谷歌太过强大,在德国占有95%的市场,谷歌街景甚至可以收集到德国人在自家阳台上的一举一动。这让一向保守、一向关注个人隐私的德国人感到紧张和恐惧。德国人最看重的并不是如何启动互联网经济,而是对数据和隐私的保护,谷歌强大的数据搜集能力让他们担心。
  
  德国人很保守,他们对因特网和电子时代并没有毫无顾忌的予以拥抱。接待我的塞巴斯蒂安先生连信用卡都没有。他称,德国是世界上最敌视信用卡的国家。听说我买手机、电脑、婴儿尿布都在网上解决,网上付款,他觉得不可思议。
  
  德国媒体称谷歌就好像是一个不断增加触手的“章鱼”。许多德国人担心,谷歌在建立一个不受国家控制的流动的帝国。德国最大出版社集团——施普林格首席执行官玛蒂亚斯•德普夫纳(MathiasDöpfner)将谷歌比作瓦格纳《尼伯龙根的指环中》的巨人法夫纳。
  
  德国内政部的施坦策(Dr.Stenzel)博士称,德国数据保护的立法有几十年的历史了,大大小小的数据保护法律有上百个。可面对谷歌,德国的数据保护法黯然失色。德国人如果在谷歌搜到一条侵犯个人隐私的信息,想删除非常难,因为很难找到谷歌的人。因此,德国现在创立更和谐的、更现代的数据保护法。
  
  在欧盟层面立法对付谷歌
  
  最近,德国考虑建立“网络法院”,以对搜索引擎与想保护个人隐私的用户之间的冲突作出裁决。此前,欧洲法院(EuropeanCourtofJustice)作出了一个有里程碑意义的裁决,命令谷歌及其竞争对手删除有关个人敏感信息的链接。
  
  即将就任欧盟负责数字经济与社会的委员的德国官员京特•H•厄廷格(GüntherH.Oettinger)攻击谷歌在欧洲的影响过大,还表示希望能“削弱”谷歌的市场支配力。在柏林,副总理兼经济部长西格玛尔•加布里尔(SigmarGabriel)正在调查,德国是否能把谷歌列为国家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将其纳入严格的国家监管的范畴。
  
  与此同时,整个欧盟境内针对谷歌的诉讼此不断出现。2012年8月底,德国政府出台了一项旨在保护网络知识产权的法律提案,该法律被其反对者称作“谷歌法”,因为它强制谷歌等搜索引擎向德国报刊网站缴纳稿酬。
  
  2014年7月底,西班牙通过立法,规定包括谷歌等新闻搜索引擎网站在引用媒体内容链接时,必须向媒体付费,否则将面临3万欧元至30万欧元的罚款。然而这一点罚款,对于谷歌而言是牛之一毛。
  
  即便像德国这样强大的实力,面对谷歌时也觉得吃力,其他国家亦有同感。前几年,法国总统奥朗德与谷歌总裁埃里克•施密特在巴黎讨论了谷歌从法国报纸引用新闻所应支付的费用。谷歌的反应是,如果法国实施这样的法律,其搜索引擎将拒绝索引法国媒体的内容。于是在欧盟层面通过一项针对谷歌的法律,被提上了议程。
  
  然而对于缜密的德国人而言,一部法律规定一切的做法让他们感到非常困难。
  
  施坦策博士这几年一直忙于此事。作为德国数据保护立法事务的代表,他每两个月就去布鲁塞尔开会、辩论、协商。但两年多过去了,依旧没有结果。“这就是我们的方式,我们辩论、协商,看上去很慢,但需要考虑各方利益,”施坦策博士说。
  
  为了准备草案,施坦策博士需要和各界人士会面,起草新的方案拿到欧盟讨论。内部部长的意见当然需要贯彻,商务部门、外交机构、民间机构的意见,都要汲取。谷歌、脸书等管理对象的声音,也要倾听。
  
  即便德国红十字会这样看上去和数据保护立法毫不相干的机构,也会就此发来他们的意见。因为法规草案有一条是关于向第三国传输信息的规定。红十字会担心,他们向第三国捐助的邮件,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和正确的对待。
  
  这项已经耗时两年的立法,有望于2015年完成。对于德国而言,最大的挑战是这项法律如何和国内几百个关于数据保护的法律相适应。
  
  在自由和安全之间保持平衡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法律,也没有一部法律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德国人对此也非常清楚。正因为如此,德国政府希望和谷歌、脸书等公司接触,让这些傲慢的大公司在德国本土设立联系机构,让人们有渠道接触他们。同时,他们希望这些公司的产品对用户更加友好。他们认为除了法规之外,还需要自律。和谐的产品和用户关系,应该是法律和自律的混合。
  
  更重要的是,他们认为不应该为了保护隐私而放弃自由。“因特网像是一个自由的房间,没有人能给出完美的方案。因特网不能自由到为所欲为的程度,不能无政府,我们努力在自由、安全和权利之间寻求平衡,”德国内政部的新闻官卡科斯基(Karkowsky)女士说。
  
  因此,德国一方面采取法律方式保护公民的个人隐私,对付谷歌就是保护公民隐私的行为之一;另一方面,德国各界大力督促政府的信息公开。
  
  汉堡就是德国政府信息公开的典型。2012年,汉堡通过《透明法案》,规定议会决议、建筑物的批准、政府公共服务的合同、数据、专家意见都要公开,每个公民都有权上网免费查看,而且是匿名查看。这样可以减少公众对政府的不信任。
  
  德国的朋友对我说,政府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公开。假如需要公开的文件涉及某位市民的隐私,就用黑色把名字遮盖起来,但文件的公开是必须的。
  
  对付谷歌不能损害自由表达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德国谨慎地选择如何对付谷歌。它当然不会把谷歌屏蔽,这不符合德国的原则。但它又需要有新的应对方式。施坦策博士称,以前德国有针对新闻自由的规定,那些相对单纯、简单,而今在网络时代,博客、推特等载体,让很多公民都有了表达意见的平台,管理的重点也转移到了自由表达。
  
  施坦策博士承认,对于服务器在国外的网站,确实很难管理,不可能派人去登门视察,也没法制裁。但他明确表示,不会使用屏蔽的方式处理。他更希望通过市场原则做事:如果你在欧盟市场提供了服务,就有义务遵守这里的法律。
  
  在德国可以自由表达言论,然而法律明文规定:涉及支持纳粹和反犹的言论属于非法。
  
  德国外交部的穆勒女士称,德国人到街上游行,呼吁巴以和平,这没问题,但高呼反犹太的口号,就触犯了法律,会被警察抓走。支持纳粹,同样也是这个道理。违反这两项,属于犯罪,在网上也是如此。如果有人设立支持纳粹的网站,而且服务器在德国,就将是被德国警察依法取缔的对象。
  
  另外,网上传播儿童淫秽,也是法律规定的违法行为,但成人不算在内。除了这些法律规定的犯罪,有人在网上批判默克尔、批判各项政策,都属于自由表达观点的权利,政府也不会要求谷歌删掉。
  
  “对我们来说,保护公民个人隐私处于第一位,“施坦策博士说。
  
  来源:http://news.ifeng.com/opinion/bigstory/special/dgrhdfgg/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检察公益诉讼全面实施以来,成效如何?晒单啦~
  • 如何理解此次主题教育的“正当其时”?
  • 图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如何学习党史、新中
  • 开展主题教育如何防止“两张皮”?|音频课
  • 如何深刻理解“十四个坚持”的逻辑和规律?
  • 如何理解开展主题教育的“四个迫切需要”?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