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照料9旬老人一日三餐 社区家政员的一天

时间:2015-03-09 16:46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王志俭 点击: 载入中...
一年照料9旬老人一日三餐 社区家政员的一天
 
  大西北网讯  3月8日周日,适逢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西站西路辖区93岁老人武生荣家里一片欢声笑语,社区党支部书记俞海东和家政员彭秀兰.及老人70多岁的姑娘,一边拉着家常一边给老人包着萝卜饺子。12时许,彭秀兰端着冒着热气的饺子来到老人身旁,“武奶,今天是三八妇女节,吃碗饺子高高兴兴过个节。” 真香,老人尝了一口饺子,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年逾5旬的彭秀兰告诉记者,2012年她来到社区后.一直照料老人的一日三餐,节假日对她来说和平时一样,只不过做得饭一定是老人喜欢吃得。彭秀兰做得一手好饭菜,原来一直在家照料公公婆婆的起居。2012年初,两位老人去了南方姑娘家生活。彭秀兰原来整天忙碌,突然闲暇让她很不适应,且彭秀兰20多岁儿子和老公虽然都在打工,但工资都不高。为此,“失业的”彭秀兰很想找一份工作。一是让自己有事可做,二也想着能给家里一些补贴。但由于年龄偏大,又没有一技之长,找了几次工作都碰了钉子,这让她感到很纠结。恰在此时,西站西路社区招聘家政服务员,于是她来到辖区社区上班。
  
  
  西站西路社区党支部书记俞海东向记者介绍,93岁老人武生荣居住辖区,老人是一位烈士遗属。多年来她和70多岁的儿媳一起生活。其儿媳照顾老人周到体贴,曾获得过市级好儿媳的称号。但这些年随着年龄增大,老人儿媳已无精力全身心的照料老人。社区入户了解到这些情况后,他们向上级部门进行了反映,上级部门根据特殊情况,特意安排了一个公益岗位给老人做饭。彭秀兰已是第二任家政服务人员,社区照料老人一日三餐已7年时间了。2012年照料老人的家政员有事辞职,了解到彭秀兰家庭状况和本人实际情况后,社区便将这份公益岗位提供给了她。彭秀兰年龄适当,找工作又没有专长,她饭做得又好。让她照料老人生活,真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彭秀兰第一天上班,早晨8时许俞海东便带她去“上岗”。早点彭秀兰给老人煮了稀饭,中午特意给老人擀了手工面条。“我的意思是要老人长寿。”晚上又给老人烙了馅饼。“老人吃得很香,我发现老人虽然年龄大了,但她饭量还可以,一般交流也没什么障碍。”而对彭秀兰第一天做得饭菜味道,老人也感到非常满意。几天后彭秀兰就观察到,老人吃饭很有规律,早晨8时.中午13时.晚上18时。于是,彭秀兰就按着老人的规律做饭。老人吃饭清淡,入口要软。彭秀兰想着花样给老人做饭,臊子面.炸酱面.打卤面.米饭.包子.饺子.馄饨....,一个星期饭菜不重样。几个月后老人气色便有了改善,说话底气也比原来足了。
  
  
  一次老人胃口不好,彭秀兰专门请教了一位老中医,这位老中医让她熬些瘦肉粥.再配上清淡蔬菜让老人吃。几天后老人的胃口就明显好转。原来此法可帮调节新陈代谢运动加快,促进消化。另外,她还根据老中医指点,陪老人聊天,让老人尽可能多在屋内走动。几年的朝夕相处 ,彭秀兰和老人产生了亲人般的感觉。每天老人一见到她,就会露出孩童般的笑容,而家里有啥好吃得老人都会端到桌上。老人待彭秀兰就像孙子一样,而彭秀兰也觉得武奶就像她的老人一般。“老人一位邻居向记者介绍到。“几年时间里,彭秀兰没耽误过老人一顿饭菜。除此之外,她还尽量参与社区的其他工作。”俞海东向记者说道。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三不管”楼院遇难题 靖远路社区全力帮助解决
  • 老人赶火车不慎摔伤同车医生紧急救护
  • 我市拟认定52个社区为市级充分就业社区
  • 10元钱的恩情八旬老人记了63年
  • 临夏路派出所民警4天帮助3名老人儿童回家
  • 城关区200多名社区矫正人员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