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天路远离垃圾——记青藏公路线上的垃圾清理者

时间:2015-10-12 16:59来源:新华社 作者:张大川 点击: 载入中...

  让天路远离垃圾——记青藏公路线上的垃圾清理者


  刚进入十月份,清澈的沱沱河边缘便已结冰,几只鱼鸥不时掠过河面觅食,青藏公路笔直地跨过沱沱河,在阳光的照耀下,唯美如画。长江源水生态环境保护站,就坐落在这片唯美的地界。


  10日上午9时,长江源水生态环境保护站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正在对垃圾区内的垃圾进行分类、打包。易拉罐、塑料瓶、玻璃瓶、纸箱等都被他们归置整齐,然后用绿色塑料袋打包。


  “不少牧民会经常开着皮卡车来唐古拉山镇,他们在车后箱装满垃圾顺路带到保护站,然后置换同等价值的食品。”保护站志愿者李鑫鑫说,保护站辐射周边近百公里范围,最多一年能收到10万件左右的易拉罐、塑料瓶、玻璃瓶等垃圾。


  “每过一段时间我就会把家里的易拉罐、啤酒瓶送到保护站,然后志愿者就带我到镇上的玉虹商店换矿泉水、蔬菜。”唐古拉山镇上的居民阿加说。


  保护站的建筑设计美观大方,且设有休息室、咖啡屋,常常能够吸引来往游客驻足。“我们询问在此驻足的游客能否顺路带走1袋垃圾到格尔木的指定地点,大多数的游客都会答应。”保护站志愿者邓晓东说,然后我们通过微信公众号来发布他们的车牌号表示鼓励,并且在其车身上粘贴我们自制的环保标志。


  “往年唐古拉山镇的沱沱河边、青藏线沿途垃圾泛滥,而通过保护站这几年的努力,现在基本上已经很难再见到垃圾。”长江源水生态环境保护站站长寒梅说。


  “这种分散收集、长途运输、集中处置的垃圾处理方式,不失为有效回收青藏高原垃圾的方式之一。”绿色江河环保促进会创办者杨欣说。


  创办于1995年的绿色江河获得过中国大部分的环保类奖项,自2003年起,“绿色江河”便开始着手进行青藏公路沿线垃圾调查。


  “我提出的在格尔木市至唐古拉山镇长达428公里的青藏公路沿线上设立8个垃圾回收站的建议,已经被格尔木市政府采纳,预计明年4月份动工。”杨欣说。


  “垃圾回收站的建立,要考虑到过往游客的需求,吸引游客在此驻足。”杨欣说,所以回收站本身要修得美观,旁边一定要有美景,甚至有观景台。设立小型休息室,有卫生旱厕,停车场等。


  游客在此驻足,便可动员、激励其不乱扔垃圾甚至沿途捡拾垃圾。“交一定量的垃圾可以得到诸如钥匙扣、明信片等各式各样的纪念品。”杨欣说。


  杨欣的好友,另一位环保志愿者裴竟德说,即使开车的游客本身携带的垃圾问题得到一定程度解决,青藏线沿途仍有垃圾存量。开车的游客见到沿途垃圾不方便捡拾,但是骑行青藏高原的驴友很多,可以在回收站附近搭一些帐篷,并提供热水,驴友可以用捡拾垃圾的方式换住宿,这种方法也可减少沿线垃圾存量。


  “青藏公路线是青藏高原的生命线,做好青藏线的垃圾清理,就做好了青藏高原垃圾清理的一半。”杨欣说,青藏线做好了,川藏线、滇藏线均可借鉴,最终进入乡村公路,进入青藏高原每一个末梢,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青藏高原无垃圾指日可待。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根治“垃圾围城”,2020年可能要出这些大招
  • 厨余垃圾超过三次没扔对分类指导员将“家访”
  • 【美丽中国·网络媒体生态文明行】长沙春华镇全面推进垃圾分
  • 走好“垃圾革命”的第一步
  • 面孔丨从自卑到热爱:90女孩冯月月靠垃圾分类成“网红”
  • 总书记关心的百姓身边事|垃圾分类:“新时尚”的美丽折射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