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暴老人被拘,路人为何鼓掌

时间:2015-10-25 20:42来源:大西北网-钱江晚报 作者:刘雪松 点击: 载入中...

    10月20日,山东临清市街头,一段老人当街责骂、掌掴学生的视频热传网络。看着这位少年学生两次下跪在老人面前的镜头,很多人坦陈自己哭了。不是感动落泪,而是心疼与痛恨。

    穿校服的学生,看上去跟成年人差不多高了。在老人猛力掌掴、污言辱骂的时候,如果孩子选择的不是两次下跪,而是猛烈还击,恐怕后果不堪设想。

    孩子是错了,错在“骑车不规矩”撞倒了老人,并且回过头看了一眼继续往前骑。老人也有对的地方,对在倒地之后没躺着喊验伤赔钱找家长。但没受伤的老人,自行解决问题的办法是暴力教训,在孩子承认“错了”的时候,不依不饶地将孩子弄到两次下跪的地步。

    但孩子两次下跪,应该并不完全出于自己不小心撞倒老人之错,更多的还是屈于对这么大年纪的老人的冒犯。这个社会,所有人都告诉他,必须尊老。

    在中国,老人或长者打孩子、甚至于打年轻人,似乎是天经地义的。只要在老人面前冒犯了他们所认知并且达成共识的规矩,一些老人是不会把法律放在眼里的。比如时常发生在公交车上因年轻人不让座而被老人辱骂掌掴,比如临清街头这孩子,一不小心把人弄倒了之后的下跪求饶。

    感谢这个孩子没有动手。感谢这个社会,终归让中国一代一代的年轻人懂得,无论如何都不能向老人动手。这个风尚,这种意识,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超过了法治的约束效果。我希望再怎么委屈,这种风尚能够继续一代代传承下去。但是,一些中国长者倚老卖老的得理不饶人,却是无论如何不能再重演下去了。比如跳舞大妈把人家一边停着的爱车轮胎戳破、比如这老人看孩子都跪下了还扇过去一个巴掌,这种为老不尊的缺德事。

    当下中国老人与社会人群冲突频繁,虽然与浮躁的环境有着一定的关联,但归根到底还是法制意识缺失的后遗症。他们中一些人,有着包括尊老爱幼在内的传统意识,却也有着自我约束意识淡化的印迹,所以表现出自主意识与自我意识之间的错乱。另一方面,社会保障的不够到位、人口流动的温暖缺失,诸如此类的等等现实生活,又让他们中的一些人感到心底失落,因而一些老年人,其实心底里同样揣着个炸药包,随时都有被引爆的危险。

    围观者鼓掌,是为孩子被打的一种解气。但对于老人来说,应该懂得的一个基本道理就是,年轻人的尊老,尊的不光是年纪,更是长者的道德品质,它并不意味着尊老就是这个社会的人群可以放下自己的尊严,接受长者超出法律惩戒标准之外的欺辱。

    人品与修养,对于有的人来说,与年龄能够成正比,但对于有些人来说却未必。像临清街头这样的老人,应该让他们在围观者掌声中、在法治的笼子里,先学学怎么为老、怎么做人。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新中国70年,镇馆之宝70件](十)去抗联打鬼子之前,杨靖宇曾被
  • 先行指标回暖,中国经济被各方看好
  • 人民网评:招远“拾荒老人”观照时代之正能量
  • 刁钻的CNN按惯例设好陷阱,结果…被深深地“伤害”了
  • 保护股市投资者权益是被放到“次席”了吗?
  • 传播虚假信息,怎样才会被定罪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