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敦煌西千佛洞发现大规模方形建筑遗迹

时间:2016-08-24 16:26来源:中新网 作者:秩名 点击: 载入中...

甘肃敦煌西千佛洞发现大规模方形建筑遗迹
 

  大西北网讯     崖顶之上1500平米范围内,179个方形建筑遗迹在150米内规则的成组分布,这在国内石窟考寺考古中实属罕见……为期三天的“2016敦煌论坛:交融与创新——纪念莫高窟创建1650年国际学术研讨会”22日落幕,期间有关莫高窟姊妹窟——西千佛洞的新发现被首次披露。


  同属敦煌石窟群的西千佛洞,因位于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之西而得名,距离敦煌市区约35公里,开凿于党河河岸的悬崖峭壁上,是敦煌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藏敦煌遗书记载,西千佛洞的开凿时间应早于敦煌莫高窟,最晚也于莫高窟同一时期。


  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建军参与了此次西千佛洞崖顶考古挖掘工作。他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透露,为配合西千佛洞崖体加固工程,敦煌研究院近年组织专家对西千佛洞未编号的洞窟分布的崖面区域和崖顶进行清理挖掘时,发现了这批疑似塔基的方形遗迹,但目前它尚存功能和时代两大疑问。


  据了解,此次西千佛洞考古共清理了未编号的洞窟42个,并在崖顶发现疑似塔基的建筑遗迹,最深处30公分,最浅处几公分,现场被清理的平平整整,期间只出土臧文经、瓷青纸等很少的遗物。


  王建军说,此次清理的石窟多所处位置不太高,而且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党河水库和防洪坝,这些洞窟经常住人,石窟本身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部分改变了石窟形制,遗物也很少。根据分析,这些洞窟与现存壁画的洞窟共同组成完整的石窟群,与莫高窟和榆林窟的情况相同。


  对于西千佛洞崖顶方形建筑遗迹的性质和功能,王建军查阅大量资料、对比老照片,以及走访当地“老先生”并无任何收获。他说,“塔一般分为礼拜和葬人两种功能。但如果是埋人的话,一次不可能有这么多规则的遗迹,也未发现一点骨灰痕迹;如果是做礼拜,遗迹之间20公分的间距也不可能。”


  通过对比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托林寺的塔群和宁夏青铜峡市108塔,初步判断这些方形建筑遗迹很可能也是塔群被毁后留下的遗迹,作为石窟寺辅助的宗教活动场所。王建军分析称,目前还未见到有关西千佛洞窟顶有塔群的任何资料。根据现有资料,应是一次比较彻底的人为破坏,致使后人无任何记载。


  王建军表示,此次清理发掘将为中国石窟寺研究提供了新资料,也为石窟寺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尽管目前尚存一些疑问,但这也是考古过程中很常见的问题,随着发现多了自会有定论。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甘肃兰州市城关区严惩8类行为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 甘肃昆仑燃气公司向爱心车队捐赠1万立方米天然气
  • 中国邮政甘肃省分公司在兰州市推出“平价蔬菜箱”
  • 甘肃各地多措并举加强疫情防控
  • 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常书鸿敦煌艺术专项基金成立暨花
  • 甘肃省精准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