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参事、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中科院院士、沙漠都江堰院士工作站首席专家程国栋,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志标,伊朗农业与自然资源研究中心主任贝赫鲁兹·安博普等专家学者出席论坛,部分专家学者作了主旨演讲,企业代表围绕绿色发展,结合工作实际作了发言交流。甘肃省政协副主席张津梁,兰州大学副校长徐生诚分别致词。甘肃省科协副主席陈炳东主持会议。
甘肃省可持续发展研究会首席顾问段锦在论坛上讲话。 贾笑云 摄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志标在论坛上演讲。 贾笑云 摄
甘肃省科协副主席陈炳东主持会议。 贾笑云 摄
甘肃省政协副主席张津梁出席论坛并讲话。他说:“我们在兰州举办‘一带一路’与绿色发展论坛,旨在进一步讨论和研究甘肃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如何更好地落实中央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特别是绿色发展理念这一重要课题。”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甘肃如何落实中央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特别是绿色发展理念,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和历史任务。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绿色发展是关键。甘肃必须始终坚持绿色发展取向,必须深入实施生态屏障行动。
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结合“一带一路”特别是丝绸之路黄金段的具体实际,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富国、绿色惠民、绿色生产,形成绿色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展开了深入讨论。敦煌“沙漠都江堰”成为本届论坛上的热点话题之一。
伊朗农业与自然资源研究中心主任贝赫鲁兹-安博普在论坛上演讲。 贾笑云 摄
沙漠都江堰工程正是甘肃进行荒漠化治理的典范之作。由碧泊产业投资建设的沙漠都江堰工程,挡住了沙漠东进的步伐,保护了敦煌。工程还曾分流特大洪灾泥石流,避免了一场毁灭性的灾难,使阳关古城消失的悲剧没有重演。碧泊产业投资于敦煌阳关,建设敦煌飞天生态产业科技园,历尽十年艰辛,修建起沙漠都江堰。为此,移动沙丘石山500多座,开凿挖运分洪河道13条,拉运沙石料一亿多立方米,生态治理面积达到56平方公里,把吞蚀阳关危及敦煌的沙漠推后5.6公里,新增可利用水资源2000多立方米,为我国干旱地区内陆河流域生态修复创建了一个新模式。
碧泊产业董事长何延忠,因其卓越的治水防沙功勋被誉为“当代李冰”“沙漠渔夫”,先后获得“中国网事——201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众多荣誉。
9月28日,本次会议将移师敦煌阳关沙漠都江堰,继续召开专家座谈会并举行揭牌仪式。
敦煌被中国库姆塔格沙漠三面包围,沙化侵袭严重,又南靠祁连山,每年汛期受到祁连山北坡肃北和阿克塞洪水的威胁。“沙漠都江堰”是敦煌防风固沙生态治理工程,由甘肃省发改委、省国土资源厅、敦煌市政府批准,敦煌飞天生态产业科技园投资建设。该工程为保护阳关、守住敦煌竖起三道生态屏障。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司建华说,敦煌当地面临缺水,局部有洪湖水、沙害的情况,“沙漠都江堰”工程疏导洪水、渗透洪水、过滤洪水、利用洪水,化害为利。
国务院参事刘燕华说,中国的荒漠化进程很快,“沙漠都江堰”负责人何延忠的“治沙模式”与传统模式是有区别的,“他根据自然的规律进行恢复(生态),已经恢复了5.6公里,中国的荒漠化土地很大,水资源又有限,而他的方法可复制”。
本次会议的主办单位是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甘肃省科技厅、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治理荒漠化基金会。承办单位是甘肃省可持续发展研究会、敦煌飞天生态产业有限公司、沙漠都江堰院士工作站、甘肃建投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