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资金”成助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乡村银行”

时间:2016-10-26 16:45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高飞 焦元鑫 张小 点击: 载入中...

  大西北网讯      榆中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国家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县之一,辖11镇12乡268个行政村,其中建档立贫困村114个。总人口128410户446683人,其中农业人口99751户397124人,占总人口的88.9%。


  贫困村互助资金项目启动后,榆中县中连川乡中连川村成为兰州市最早的互助资金试点村之一。自2008年至2014年底中连川村共发展会员60人,拥有资金33.68万元。累计发生借、还款业务98笔,放出借款118.5万元,扶持54户贫困户已脱贫。农民有了自己的“乡村银行”,这成为榆中县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一个亮点,有效地解决了扶贫产业扶持资金、贫困户发展启动资金紧缺的瓶颈问题。


  扶贫互助资金是以财政扶贫资金为引导,以村民自愿按一定比例缴纳的互助金为依托,以无任何附加条件的社会捐赠资金为补充,建立民有、民用、民管的生产发展资金。2015年,该创举在全市进行推广,促进了扶贫互助资金和“支部+协会”互助资金有效融合,全县共投入各类资金10077万元,实现了村级互助资金对建档立卡贫困村和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非贫困村全覆盖。这些互助资金就像一个村级“自助银行”,及时雨般地解决了贫困村群众的燃眉之急。


  2015年,榆中县大力推行“支部+协会”扶贫互助资金,通过“银行+政府+农户”的运作模式,借助“产业+扶贫”合作,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致富能人的带头作用,将村级互助资金作为推动扶贫开发项目后续发展的“助推器”,扶持农户发展舍饲养羊,户均增收1500元以上,扶持农户发展冷凉型蔬菜、中药材、百合种植等,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


  为确保村级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的规范运行,榆中县在村级互助资金运行中采取协会自主放贷、监事会监管的办法,保证了资金的合理安全使用。在具体操作中严格坚持“一访二审三公示四不借”(“一访”即:理事会对贫困户进行全面走访,宣传相关政策,了解家庭基本情况和经济现状;“二审”即:一是理事会对申请资金投放对象的发展生产能力、项目可行性和计划真实性进行走访调查;二是协会对拟投放户的发展项目、投资总额、借款数额、还款期限等进行审核;“三公示”即:协会对审查通过的拟借款户在村务公开栏公示3 天,公式无异议的,由协会和借款农户签订借款合同发放借款,银行凭合同向借款人发放资金;“四不借”即:没有发展能力的户不借,用途不符合规定的户不借,申请期限超过一年的户不借,不诚实守信、不遵纪守法的户不借。)的借贷制度,使村级互助资金健康有序规范地运行,互助资金已成为助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乡村银行”。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截至2017年底我省为3.21万贫困群众报销医疗费8886余万元
  • 静宁县把苹果产业做成了脱贫致富“长效产业”
  • 确保每一户贫困群众都能如期稳定脱贫
  • 文县1.8万余贫困群众喝上“安全”水
  • 庆城县家庭农场成贫困农民脱贫致富“主战场”
  • 武警甘肃省森林总队帮助群众脱贫致富成效明显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