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观察:警惕全球金融五大风险

时间:2017-07-17 19:20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新华社 点击: 载入中...
  大西北网讯  刚刚闭幕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要把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海外人士认为,这次会议体现了中国决策者统筹国内国际经济金融大局做出的明智政策判断。当前世界经济持续复苏,但在国际金融领域出现一些新的风险点不容轻视。
  
  风险一:美联储加息与“缩表”风险
  
  今年6月,美联储年内第二次加息,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今年12月将再加息一次。美国此轮加息周期,其步伐属于“慢刹车”,即加息步子小,加息节奏稳,并且对市场的预期管理做得比较充分,没有过度的“政策意外”。
  
  除了加息,与美联储有关的一个新的重要风险在于缩减资产负债表(“缩表”)。美联储在6月份加息的同时公布了“缩表”计划。
  
  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联储先后通过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购买大量美国国债和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其资产负债表的规模从危机前的不到1万亿美元膨胀至目前的约4.5万亿美元。
  
  “缩表”可谓“QE”的反向操作,其对美国经济产生的影响以及对世界经济的外溢影响不容小视。美联储“缩表”关键在于避免长期利率水平失控,如果长期利率大幅跳升,就会伤害美国经济复苏,其外溢影响也可能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并诱发风险和危机。
  
  风险二:全球货币政策转向风险
  
  在美联储收紧银根货币政策的影响下,欧英日等主要经济体和储备货币发行主体的货币政策出现新动向。不少分析人士和投资者担心,全球利率处于历史低位和央行史无前例购买国债的时代很快要告终。
  
  欧洲央行近日维持了宽松政策,但排除了进一步降息的可能性,认为欧元区通缩风险消失,这表明其已经在谨慎考虑未来如何从刺激政策中退出。英国央行将基准利率维持在0.25%的历史低位,同时维持国债购买规模,但表示考虑未来几年逐步撤出超宽松政策,正在制定对银行提出逆周期资本要求。日本央行尽管仍在扩大货币供应量,但告知公众正在思考如何退出货币刺激。
  
  越来越多的市场分析人士和投资者预计,2018年将成为全球货币政策宽松浪潮消退的一年。全球央行在这轮市场周期一直扮演“超级英雄”角色,但这一角色终将在某一时刻结束。
  
  风险三:全球债务风险
  
  当前,全球主要经济体公共债务过高的情况没有根本改变。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今年4月的《全球财政监测》报告,今明两年全球政府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例将继续有所恶化。今明两年全球政府财政赤字比率分别为3.4%和3.1%,比去年同期的预测分别恶化0.2和0.4个百分点。
  
  最近几十年来,全球经济增长的债务密集度显著上升。也就是说,要驱动同样水平的经济增长,需要提供越来越多的债务增量。然而,债务累积通常会造成资产价格泡沫的膨胀,最终引爆金融危机。而在金融危机爆发后,由于较高的债务积压,又会使得经济复苏变得非常缓慢,甚至旷日持久。
  
  风险四:金融业出现自满情绪
  
  最近,美国银行业弥漫着一股乐观情绪。美联储6月28日批准了34家美国大银行的分红和股票回购计划,这标志着美联储对银行业的年度压力测试顺利完成。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美联储决定每年对大型银行进行压力测试,以免遭遇经济危机时,银行业再次爆发系统性风险。美联储主席耶伦日前在伦敦表示,不会在有生之年遇到类似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
  
  分析人士认为,美联储这项压力测试获得全面通过一方面表明,美国银行业自身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加;另一方面,这一“优秀答卷”是在美国放松金融监管的背景下实现的,有关压力测试的方法论已经放松了要求。从金融伦理的本质上看,美国金融业“大不可倒”的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实际上,全球主要经济体的银行业仍存在局部危机点。欧洲第四大经济体意大利面临的银行危机事件就是一例。意大利政府6月25日宣布拨款52亿欧元,救助两家濒临破产的地方银行。
  
  风险五:与金融科技等新技术伴生的新风险
  
  6月27日,全球遭受新一轮勒索病毒攻击,俄罗斯最大的石油公司、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设施辐射监测系统以及欧美等多国企业纷纷中招。与今年5月爆发的“永恒之蓝”勒索蠕虫病毒攻击类似,被袭击的设备被锁定,并被索要300美元比特币赎金。网络攻击和勒索病毒对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性造成影响。
  
  另一方面,金融科技(FinTech)方兴未艾。微信、支付宝等各类电子支付的迅速拓展使“无现金社会”日益成为全球普及的新现象,改变着全球金融版图。与此相伴,资金的即时跨界流动变得更加容易和不可控。这对全球的金融规则、金融监管都在形成新的挑战。
  
  此外,地缘政治不稳定、保护主义、民粹主义抬头形成新的不稳定性,也在对国际金融领域形成新的风险源,值得密切跟踪关注。(执笔记者:刘丽娜;参与采访记者:高攀、金旼旼)(完)
  
  
(责任编辑:苏玉梅)
>相关新闻
  • 财经观察:中欧经贸合作迎来新机遇——欧洲展商热议中欧地理
  • 财经观察:“中国制造”助力尼泊尔发展
  • 财经观察:“与中国合作”缘何成为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热词
  • 财经观察:治理智慧引领中国经济实力
  • 财经观察:世界缘何看重中国经济数据飘红
  • 财经观察:中国人环球“春游”新动向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