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外媒记者点赞中非合作:太阳升起,就能感受到温暖

时间:2018-09-04 23:43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央视网 点击: 载入中...
 
  
  
  津巴布韦先驱报记者木萨热瓦•塞维斯塔•塔万达(李文亮摄)
  
  央视网消息(记者李受恩李文亮唐诗颖)9月3日下午,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外媒记者积极点赞习主席的讲话和中非关系,称中非关系的未来发展,就像在隧道尽头能看到的光明,必将变得越来越强,越来越好,越来越密切。
  
  
  
  埃塞俄比亚记者萨拉马薇•卡莎•沃达雅内(李文亮摄)
  
  萨拉马薇•卡莎•沃达雅内来自埃塞俄比亚芳纳广播公司,她说:“习主席把青年人比喻为初升的太阳,‘太阳’一旦升起,我们就能感受到它的温暖。既然我们在等待‘太阳’升起,就应该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教育,投资青年人,就是投资国家的未来。目前,非洲有着世界上最大的青年人口,他们对于国家而言,就像是一股蓄势待发的能量,中非未来的人文交流将给他们提供更多的成长机会。”
  
  萨拉马薇•卡莎•沃达雅内认为,在中国的支持下,不只是修建了更多的公路、铁路,更重要的是,中国项目为非洲人民,尤其是青年人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
  
  在她看来,“一带一路”倡议对于很多国家而言,都非常关键。非洲国家需要通过建设基础设施实现互联互通,非洲联盟制定了“2063议程”,重点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一带一路”倡议因此为非洲人民带来巨变。在埃塞俄比亚,她们已经深切感受到了这些变化,比如连接埃塞俄比亚和吉布提的亚吉铁路,就极大地改变了当地人的生活。
  
  萨拉马薇•卡莎•沃达雅内希望未来中非合作能提供更多技术转让和知识传授,为更多的非洲学生创造来华留学的机会,希望他们能学有所成,为家乡、为社区、为国家贡献自己的才干。
  
  她曾经专门到访过中资设立在尔塞俄比亚国内各地农村的工厂,了解到年轻人接受教育后,就能在厂里找到工作,过不了几年,就有机会被提升为管理人员。她说这些都是能亲眼看到的实实在在的变化。“非洲人非常欢迎中国人,因为中国人帮我们创造了更多工作机会,改善了当地人的生活,也为他们带来了改变人生的机会。
  
  
  
  尼日利亚记者瓦基里•贝罗•阿罕默德(李文亮摄)
  
  尼日利亚联邦广播公司记者瓦基里•贝罗•阿罕默德认为,中非关系的未来发展,就像我们在隧道尽头能看到的光明,中非关系必将变得越来越强,越来越好,越来越密切,相信非洲国家会更积极地继续与中国开展各项合作。
  
  
  
  安哥拉日报记者维罗拉•桑托•赛维尔(李文亮摄)
  
  安哥拉日报记者维罗拉•桑托•赛维尔已经是第三次来中国了,曾经参加过2008年奥运报道。他感觉中国人对非洲人越来越友好,认为这次峰会,对中非是互惠互利的。作为一名安哥拉人,他希望中国能在基础设施建设、住房建设,以及为年轻人创造更多工作机会等方面提供更多支持、开展更多合作。
  
  维罗拉•桑托•赛维尔相信,峰会之后的未来三年中,就将能看到中非关系呈现出的更多正面变化,不仅仅是投资会继续增加,人文交流和文化交融也将变得越来越重要。未来会有更多的中国人到访安哥拉,中国也将迎来更多的安哥拉朋友。
  
  津巴布韦先驱报记者木萨热瓦•塞维斯塔•塔万达也对中非合作未来充满了信心,认为中非关系是互惠互利的双边关系,双方必将朝向更为积极、更加美好的方向前行。
(责任编辑:张云文)
>相关新闻
  • 习近平向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落实协调人会议致贺信
  • 习近平向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落实协调人会议致贺信
  • 合作共赢,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权威论坛)—
  • 南非专家学者热议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
  • 携手共命运同心促发展——国际社会积极评价习近平主席在中非
  • 让中非友好的接力棒代代相传——论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