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视频】春华秋实看丰收享喜悦

时间:2018-10-03 12:56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央视新闻 点击: 载入中...
  春种秋收、春华秋实。眼下,各地农村正值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时节,国庆假期,秋色正浓,丰收正旺,下面跟随镜头去看看各地秋收的美景,一起分享丰收的喜悦。
 
  五彩斑斓海盐田色彩艳丽似瓷砖
 
   这是山东滨州沾化北部的盐场,金秋十月,又到一年海盐收获季,从空中俯瞰,不同浓度的盐池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五彩斑斓,像一块块马赛克镶嵌在大地上。
 
  此时,工人们正在用联合收盐机组与水力管道结合的方式收盐,相比以前效率大大提高。这里产的原盐色泽好看、颗粒均匀。刚生产出来的原盐被立即送往附近的工厂再加工,不光能吃,还可以用来制作工艺品,以及沐浴盐、果蔬盐等,附加值大大提高。
 
  这几年,当地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初级海水养殖对虾、贝类,海水浓缩后再提取附加值较高的溴素,高浓度的海水用来晒制工业盐,生产废料制作水泥,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1吨海水上岸,通过各个环节的不断利用和加工增值,最终可实现超千元的效益。(央视记者窦效磊陈恺韩森张鹏李玉广)
 
  盛“柿”好光景金秋“晒”丰收
 
   金秋十月,福建龙岩永定土楼的柿子又到了丰收的季节。每年国庆,土楼人家摘下成熟的柿子后,就开始晾晒,将柿子制作成柿饼。乡亲们把摘下来的柿子整整齐齐晒在自家门庭,十到十五天的时间里,阳光和空气会给柿子“撒”上一层均匀的柿霜。永定是华东地区重要的柿子基地,红柿的种植面积超过了8.6万亩,产量达6万多吨。从2012年开始,永定开发了新型苹果柿,个头大,营养高,比传统的红柿贵三倍。这个国庆假期,不少游客来到永定土楼景区,旅游收入的增长,也让土楼人家迎来了“双丰收”。(央视记者黄珊李鹏冲)
 
  枝头挂红贫困县里的致富果熟了
 
   而在山西吉县吉昌镇,这几天,这里的苹果陆续开始采摘上市了。吉县地处吕梁山南端,黄河壶口岸边。眼下这黄土高原上的层层梯田里,一排排苹果树正在等待收获的人们。果树之间的一条条银光闪闪的带子是反光膜,因为苹果刚摘掉套袋没多久,品相没到最佳。用上它能让果子光照更充分,不仅可以使苹果着色更均匀,看起来颜值更高,而且还能提高含糖量。苹果一直是当地农民致富脱贫的支撑产业。目前,全县苹果面积稳定在28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80%以上,去年总产量达到了22万吨,产值达到了10亿元,果农人均果品收入上万元,成功带动了2.3万余口人脱贫摘帽。(央视记者王宇宋振兴)
 
  金秋红提收获季关中葡萄采摘忙
 
   金秋十月,是红提葡萄的成熟期,陕西渭南临渭区下邽镇万亩葡萄园,也迎来一年中最忙的收获季。红提葡萄因产量高、耐储存、口感佳等特点成为这里种植面积最大的葡萄品种。今年,红提平均亩产6000斤,净利润可达1万元。如今,渭南市临渭区有4万2千多户农民通过不同形式参与葡萄种植产业,1000多户贫困户因此实现脱贫。葡萄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央视记者杨永青耿晓斌文豪许辉白龙飞赵振凯)
 
  千年百层古稻田丰收旅游两相宜
 
   浙江丽水的云和梯田最早开发于唐朝初年,距今已1000余年历史,总面积约51平方公里。秋天的梯田,是一幅色彩浓郁的油画,在阳光的照耀下,金黄的稻穗为梯田披上了金色的外衣。当地农民依然保留着手工种植、手工收割的传统,这里生产的“五彩稻米”不仅是可口的粮食,也是酿酒的好原料。从十多年前起,云和梯田逐渐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旅游景点,许多外出务工的村民陆续回村,开起农家乐、民宿,售卖梯田里生产的生态稻米、五彩纯酿酒、梯田老茶等,村民年均收入从两千多元上升到了如今的1万5千元。背着犁耙种田地,唱着山歌搞旅游,当地农民自称“两栖农民”,生活就像这梯田里金灿灿的水稻一样,金光闪闪步步高。(央视记者梁烨马迅)
(责任编辑:苏玉梅)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