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评:以人民为中心聚合强劲“网动力”

时间:2019-04-18 13:56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在2016年4月19日召开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这为我们推进网络强国建设、促进网信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以人民为中心,决定了网信工作需要植根人民立场,顺应人民期待。据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8.29亿,全年新增网民5653万,互联网普及率达59.6%。这些数据表明,互联网日益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新空间和获取公共服务的新平台。当今世界,互联网不单是一种新技术和新工具,已经深度融入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催生了一系列新经济模式,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网信工作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网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更多人平等享受到技术变革带来的便利。
 
  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加快信息化服务普及,降低应用成本,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一方面,针对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要加大投入力度,尤其是加快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扩大光纤网、宽带网在农村的有效覆盖;另一方面,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做好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提高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水平,实施“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文化”等,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更多困难群众用上互联网,让农产品通过互联网走出乡村,让山沟里的孩子也能接受优质教育,使网络真正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新发展的新引擎。
 
  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破解制约人民群众获得感提升的体制机制。针对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的问题,要加快推进电子政务,鼓励各级政府部门打破信息壁垒、提升服务效率,让百姓少跑腿、信息多跑路。对于国家治理中存在信息共享、资源统筹、工作协调不够等问题,要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通信息壁垒,构建全国信息资源共享体系,更好用信息化手段感知社会态势、畅通沟通渠道、辅助科学决策。说到底,就是要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网信工作的标准和尺度,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让老百姓得到真真正正的实惠。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网信工作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人民共享,必将聚合起蓬勃强劲的“网动力”,助力网信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更好地造福国家和人民。
(责任编辑:苏玉梅)
>相关新闻
  • 新华网评:涵养基层党组织人才“蓄水池”
  • 新华网评:情谊心相知,未来诚可期
  • 新华网评:掌声,凝聚团结的力量
  • 新华网评:守住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
  • 新华网评:致敬台风中英勇无畏的他们
  • 新华网评:推进自我革命永葆青春活力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