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根”固“魂”,建设“中国道路”上的文化强国

时间:2019-06-21 17:55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中国江苏网 点击: 载入中...
  6月16日出版的第12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章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先秦诸子、汉唐气象、宋明风韵……五千年文脉涵养出泱泱中华。今天,有人把中国的崛起,称作为“21世纪最激动人心的大事”,这里不仅有物质财富的积累、制度模式的创新,更是中华文化的弘扬、价值体系的重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这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
 
  把握方向,留住中华文化之“根”。把握文化方向,就需要把握其高远之处、其仰止所在,才能在高天厚土间树立文化的坐标。文化软实力的比拼,说到底是核心价值观的较量,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力量。坚定文化自信,要让24颗种子生根发芽。当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我们的文化自信就有了深厚的土壤,也拥有卓越的力量。
 
  创新载体,守住中华文化之“魂”。一味固守,千篇一律,只会让文化丧失活力;善于推陈出新,呼吸现代新鲜的“氧气”,才能不断让文化的枝叶舒展,绽放新芽。千年生生不息,文化可谓“别具一格”;而面向未来,更需要让文化在时代的土层中“别开生面”。坚持创新创优文化内容,实现观念与手段、内容与形式的向纵深方向创新,让文化服务新时代的人民,让文化的光芒无“微”不至照射进百姓日常生活之中。
 
  多元共存,收住中华文化之“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要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当代文化建设中的指导作用。善于鉴别不同性质的文化,自觉抵制腐朽没落的文化,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以文化自信作为甄别文化优劣、应对文化冲击的核心力量,在自信、自立、自强中,彰显中国特色。洋为中用、开拓创新,中西合璧、融会贯通,我国文化才能更好发展繁荣起来。
 
  一个有深厚文化自信的民族,才有长久屹立的精神支撑,才能拥有复兴之魂。在时间的轴线上,把握住历史、现实与未来;在精神的维度中,把握住时代精神、民族精神与核心价值;在世界的尺度上,把握住文化的交锋、交流与交融,建设“中国道路”上的文化强国,我们正大踏步走向世界、走向未来。(陶然)
 
(责任编辑:张云文)
>相关新闻
  • 强国论坛|为建设交通强国努力奋斗
  • 信用交通系列评论①|让信用成为交通强国建设的硬实力
  • 评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
  • 壮丽70年走出最美中国道路
  • 短评|吹响建设交通强国的号角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彰显中华文化魅力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