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债券市场规模已逾90万亿元居世界第二位对外开放持续扩大

时间:2019-08-14 15:51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金融时报 点击: 载入中...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国债券市场规模已逾90万亿元人民币(约13万亿美元)。这意味着,中国债券市场规模已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
  
  
  伴随着近年来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措施的加速推出,中国债券市场在国际化建设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吸引外资表现十分亮眼。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已有逾1800家境外投资者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持债规模近2万亿元人民币。
  
  
  据统计,今年以来,境外机构积极配置中国债券,前6个月净买入规模逾5000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10%,增速相对平稳,没有出现跨境资金大进大出、快进快出的现象。与此同时,境外投资者多元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所投债券品种更加丰富,结构更加均衡。
  
  
  专家指出,当前中国经济延续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债券收益率与发达国家相比处于较为舒适的区间,且信用债券违约率整体处于较低水平,具备收益和安全的双重吸引力。近年来,境外投资者持续增持中国债券,充分反映了国际市场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和对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认可。
  
  
  从外资持有占比来看,目前我国债券市场上外资持有比重约为2%,这个水平明显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一些主要的新兴市场国家。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表示,随着中国债券市场被更广泛地纳入国际主流指数,中国债券市场在全球负利率范围扩展背景下保持较高的收益水平,外资投资空间较大。
  
  
  境外机构在境内发行熊猫债方面,截至6月末,各类境外主体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累计发行熊猫债超过2100亿元人民币。
  
  
  近年来,央行加大力度推动债券市场从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并以开放促进债券市场改革发展。据《金融时报》记者梳理,2019年上半年,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和市场各界,采取多项举措继续扩大债券市场对外开放。一是批准标普(中国)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开展信用评级业务,推进评级行业对外开放。二是进一步完善境外非金融企业发行熊猫债相关规则,提升透明度、市场化和规范化。三是同意彭博公司与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开展合作,通过境内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支持境外机构投资运作。四是进一步优化境外机构入市制度,便利各类投资者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五是完善“债券通”相关交易安排,提高市场价格发现能力和交易效率。六是推动中国债券市场于4月1日如期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提升我国债券市场的国际影响力。
  
  
  7月20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又推出11条金融业对外开放措施,其中有3条涉及债券市场开放,包括:允许外资机构在华开展信用评级业务时,可以对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的所有种类债券评级;允许外资机构获得银行间债券市场A类主承销牌照;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
  
  
  其中,进一步提高境外投资者入市投资便利性方面,目前境外投资者可以通过QFII/RQFII、直接入市、债券通等多条渠道入市投资,但不同渠道相互分割也给同一境外投资主体在市场准入、债券过户、资金划转等方面造成不便。为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提升投资效率,有必要整合不同开放渠道政策要求,打通债券和资金账户。为此,人民银行在充分听取结算代理人、托管人和境外机构投资者意见的基础上,会同外汇管理局起草了《关于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有关问题的通知》,并于2019年5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拟于近期发布实施。
  
  
  人民银行表示,下一步将与有关部门一道,加强中国债券市场及配套制度的建设,制定完善协议规则,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开展风险管理,继续推进托管结算体系建设,健全债券违约处置机制,为境外机构提供更加友好、便利的发行和投资环境,推动中国债券市场更为开放与国际化。
  
  
(责任编辑:张云文)
>相关新闻
  • 空军第四次向武汉大规模空运医疗队员和物资
  • 2022年北京信息消费产业规模1.4万亿
  • 前三季度规模近4万亿元,新技术加速融入各个领域
  •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发布:经济规模明显扩大发展质量稳步
  • 规模更大、质量更优...... 一组数据带你感受进博会越办越好
  • 【数据发布】2019年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