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村里的新变化还真不少

时间:2015-02-23 08:25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记者陈冬梅 点击: 载入中...
  大西北网2月23日讯 每年春节,生活在外乡的人都会尽一切可能回家过年,因为只有回到自己出生、长大的地方才能真正感觉到年的味道,在自己的乡土上见过了从小就熟悉的那些面孔,问候过了从小就熟识的那些人,才觉得真正过了一个完整的年。当然,每次回去,熟悉的家乡都会这样那样的新变化,给我们意外的新鲜感。车子刚开进村子,新修的村道就让陈先生一家开心不已,因为他们再也不用踩着一脚的泥巴走亲戚了。村里很多乡亲家的门口停着崭新的小轿车,以前开起来轰隆隆响,一走一路灰尘飞扬的摩托车也几乎不见了……当然了,这只是表面的变化,真正让人喜悦的是人们身上的转变,那才是这个世界不断进步的见证。
  
  老家的堂屋也装上“地暖”了
  
  刚刚走进五哥家的堂屋,迎面就扑来一阵热气。陈先生习惯性地将手伸向屋子中央的火炉,谁知火炉却是冰凉的。他疑惑地问侄女:“没生炉子吗?怎么屋里这么热?”侄女兴雪笑着说:“小叔,我们现在也和你们城里一样了,屋里装上‘地暖’了,再也不用一大早就起床生炉子了。”
  
  看着叔叔一家一脸的迷惑,侄女兴雪详细地介绍了她家新装的“地暖”。
  
  以前,村里家家户户都是生煤炉取暖,因为不能一直保持恒温,人特别容易感冒生病。每天早上起来,炉子都灭了,屋里特别冷,要重新生火。一个冬天特别费煤,还要准备很多引火用的柴火。“用现在时髦的话说,就是特别不环保。”兴雪笑着说。生了煤炉每天都必须特别操心,一不小心炉子就会灭火得重新生火,非常麻烦。到了晚上,不多添点儿煤吧,睡着睡着屋里就冷得不行,添多了吧又怕煤烟熏坏人。晚上睡觉的时候,炉火灭了,火炕是烫的,人睡在炕上,被窝里特别热,头和手在被子外面却冻得冰凉。一个冬天买煤买碳一分钱没少花,大人小孩却没少受罪。现在盖新房的时候,大家都开始学城里人做“地暖”了。
  
  其实,村里人所谓的“地暖”就是一个大地炕。盖房打地基的时候,在房子下面预留一个大火炕,上面盖上水泥板,抹上水泥,再铺上地板砖。这个大火炕的炕洞门留在院子外面,冬天的时候,人们把秋天扫的树叶,田里收完庄稼剩的麦秸、烂菜叶子,不穿的旧衣服、破鞋,废煤渣等等填到里面,十天半个月一次,这些废旧物品就发挥余热,给人们温暖。这样不仅节约了买煤买碳的钱,也不用再为了准备引火用的柴火砍树剁枝了。烧火炉的屋子,因为煤炭燃烧过程中有煤烟,屋子不同程度被熏坏。现在装上“地暖”之后,屋里干干净净没有一点儿“黑色污染”,打扫起来也特别方便。房子里的温度基本是恒定的,人睡在屋里,再也不用担心头和手被冻着了。装了“地暖”的人家还像城里人一样养起了花,过年看着郁郁葱葱的植物,问着花香,心里别提多舒畅了。
  
  村里人老老少少也跳起了广场舞
  
  在城市里,人们吃完饭都会出来散步、遛弯、跳广场舞。村里人吃完饭都忙些什么呢?
  
  在陈先生的记忆中,乡亲们吃完饭,老人大多都是守在电视机前消磨时间,而年轻人则喜欢在大门口、公路旁、铁道边聊天拉是非,有些人甚至聚在一起喝酒、赌博。聊天拉是非的常常拉出一堆闲话,引起不少家庭矛盾、邻里纠纷;喝酒的年轻人则常常是伤了身体,打架闹事,久而久之还会引得夫妻适合闹起离婚;聚在一起玩牌、打麻将、炸金花的,更是赌博成性,害人害己。可是,大年初一这天吃完饭,兴雪并没开电视机,而是邀请叔叔一家去村里新建的广场逛。陈先生一家来到漂亮的广场一看,这儿已经聚了好几十口人,响着热闹的音乐——原来村里人也跳起了广场舞。
  
  您可千万别以为村里人只是玩玩而已。他们也有专业的舞蹈老师——村里两个小媳妇专门从外面学过的,专业的音响设备一点儿不必城里人的差,最新最时髦的音乐是上学的孩子们从网上下载的。“这个广场建的好,让人们闲的时候有事干了。”家住武胜驿镇富强堡村的严大姐说,“自从有了这个广场,一吃完饭大家都去跳舞。一开始,很多人还不习惯,可时间长了,参与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放开了,现在很多老年人也参与进来了,不仅锻炼了身体,而且增进了相亲的感情,无事生非吵架闹事的人已经很少了。用城里人的话说,有这样陶冶情操的活动,谁还有那个闲心扯是非呢?!”
  
  村里很少出门的徐大娘说:“以前啊,我一个人在家带孙子,很少出门,一天到晚胡思乱想,心情也不好。现在有了这个广场,我每天晚上吃完饭出来看看年轻人们跳舞,听听热闹的音乐,回家能睡个好觉了,整个人精神状态都好多了。”
  
  女儿女婿回娘家可以睡一张床了
  
  家住武胜驿镇的张大娘今年有个“惊人”的大变化——同意回家过年的女儿女婿睡一张床。
  
  按照张大娘的老规矩,出嫁的女儿和女婿一起回来过年,是要分床睡的。女儿们和她谁在一起,女婿们则和老丈人睡一张床,只有儿子和儿媳才有“特权”在一张床上睡觉。
  
  张大娘的小女儿家在兰州,小外孙女出生之后一直和父母一起睡。几年前,过年女儿女婿带着孩子回家,她一定要按自己的老规矩来,可小外孙女根本不能理解这些“奇怪的”规矩,非要像在自己家一样和父母睡一张床。无论孩子怎么哭闹、怎么求,固执的张大娘一直坚持让女儿女婿分床睡,孩子一直哭到晚上两点多,直到哭的精疲力尽睡着了,她还是没让女儿一家睡在一起。第二天一早,无奈的女儿只能喊着泪水带着孩子回家了,弄得一家人都没有心情过年。之后,过年回家,三个女儿都尽量不带孩子,或者只住一夜就回去了。
  
  这两年,张大娘和城里的亲戚走动多了,见得也多了。这不,今年想通了,把几个屋的床全烧得暖暖的,让女儿们各自一小家睡一张床。
  
  “现在没那么多讲究了,儿子女儿都一样,他们都是我的孩子,不应该给儿子搞‘特权’。”张大娘说:“以前的封建思想该改改了,让他们一家子睡一起,晚上孩子上厕所、喝水也好有个照应,方便他们我也能休息好。再说了,女婿们和老丈人睡在一起也不方便,谁都不畅快。”
  
  男人们喝酒懂得爱惜身体了
  
  永登人喝酒有“挖到底”的习惯,这是十里八乡众所周知的。
  
  以前过年,陈先生的侄子们会在除夕或者大年初一到拜完年之后到他家喝酒。侄子们傍晚在他家吃晚饭,就开始喝酒,喝了白的喝啤的,一直喝到后半夜两三点才散场。每到这种时候,陈先生的妻子就得给侄子们炒菜煮肉,忙一晚上。侄子们喝完走了之后,陈先生两口子担心他们的安全,还得等他们回去后,侄媳妇打电话报完平安才能睡觉。侄子们常常喝得一边走一边吐,回家之后还会耍酒疯打孩子骂老婆,搞得陈先生又希望他们来家里热闹,又害怕他们来——一来半夜三更陪着他们太累,二来怕他们醉酒之后打架闹事、耍酒疯。
  
  今年大年初一这天晚上,陈先生在五哥家睡觉。几个侄子一听他来了,都来看他,他也最好了陪这侄子们熬夜的准备。谁知刚到了九点半,侄子们就收起了酒瓶,坐着喝起茶来。陈先生的妻子疑惑地问:“你们怎么不喝了?”大侄子笑着说:“我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喝了,差不多就行了,太伤身体。现在的小辈们不像我们年轻的时候那样喝了,我们向他们学习,也不再非要喝到吐了。过年本来就是过个开心,喝太多只要坏处没好处,打架的、闹事的、打娃娃、骂媳妇的都很少了。”
  
  陈先生看着侄子们,想起几年起侄子们喝大了打架,他气得不行还打了他们。“你们现在知道爱惜身体,不再胡闹了,挺好的。过年大家见了,好好聊聊,喝茶比喝酒强。”陈先生说。
  
  十点一到,侄子们纷纷起身回家,陈先生也早早安心上床休息了。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甘肃定西脱贫村里看“年景”
  • 陇南稻坪村入股村民分享785574元红利
  • 【脱贫攻坚】乡间村里小车间 脱贫致富大作为
  • 【我和我的祖国 新春走基层】脱贫村里闹新春
  • 【脱贫攻坚奔小康】村里有个贴心人
  • 甘肃静宁:贫困村里的快乐文化舞台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