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动经济增长“新引擎”——我省非公经济发展综述
大西北网8月10日讯 省政府近日下发《关于进一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意见》,《意见》共20条,涉及市场准入、改善融资、支持“双创”等多个方面。这是我省继2013年出台《关于推动非公有制经济跨越发展的意见》、2014年出台《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非公有制经济跨越发展的实施意见》后,第三次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聚焦”非公经济。
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但今年上半年,全省非公经济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全省非公经济市场主体数量同比增长17.13%,可以说,非公经济正在逐步成为我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引擎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全省非公经济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作出要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重大决策部署后,全省上下高度重视非公经济发展,通过加强政策引导、搭建服务平台,努力为非公经济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全省非公经济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
数据显示: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全省非公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12.3%,2014年全省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45.7%;非公经济市场主体年均增长11.8万户,2014年达到107.24万户,是2011年的1.49倍;实现地方税收年均增长15.97%,2014年非公经济实现税收占全省地方税收的比重达到53.67%;非公经济年均新增从业人员37.3万人,2014年非公经济从业人员达到317.76万人,是2011年的1.54倍。今年上半年,全省非公经济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全省非公经济市场主体数量同比增长17.13%,实现地方税收收入同比增长1.63%,新增就业同比增长19.39%。
可以说,非公经济已经成为全省促进经济增长的主力军、税收的主来源、新增就业的主渠道。
非公经济发展尚存瓶颈
非公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效的同时,必须正视我省非公经济总量小、层次低的特征还没有根本改观。
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多年积累的一些深层矛盾显现,我省非公经济发展仍然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方面,政府服务效能还不能完全适应非公经济加快转型发展的要求,非公经济发展环境仍需优化,特别是一些政策和改革措施不到位,效应释放不充分,许多政策还停留在文件上。据国家统计局甘肃调查总队对我省2014年新设立商业小微企业和个体户经营情况进行的跟踪调查分析显示,被调查的348家小微企业和个体户反映享受优惠政策的比例不到一半。在享受优惠政策的企业和个体户中,只有18.7%的享受过税费减免政策,近3%的享受过政府资金支持或贷款优惠。另一方面,许多非公经济市场主体自身经营能力有限、视眼不宽、竞争意识不强,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对市场需求转好缺乏信心,投资兴业、发展壮大的愿望不强烈。
客观来看,有发展愿望的非公经济市场主体,又受到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的制约,一时难以实现加速转型发展。
新常态下增添新动力
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今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批扩大投资、促进消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为非公经济加速转型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与我省的发展重点高度契合,用足用好这些政策是我省促进非公经济发展,更好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着力点。
刚刚召开的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进工作视频会议上明确要求,各级各部门要继续清理现有行政审批事项,最大限度地减少对非公经济投资项目的前置审批,除国家明令禁止的领域和已经公布的“权力清单”以外,一律对非公经济不设行政或非行政许可审批,降低非公经济准入门槛、消除隐形壁垒,把该由市场承担的职能交给市场。对一些涉及市政、民生、特殊从业资质等确需审批的领域,要进一步优化审批程序,明确审批流程、时限以及各环节责任人,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大力推行“一站式”办理,为市场主体提供便捷高效服务,切实解决好服务非公经济“最后一公里”问题。进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坚持市场主体法不禁止即可为,简化和完善企业注销流程,更好地为创业创新提供便利的工商登记服务。与此同时,最新出炉的《关于进一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意见》还在改善融资环境、加大科技创新等多方面给予非公企业扶持。
目前,距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到2016年全省非公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0%以上,使其成为我省国民经济半壁江山只有一年半的时间,我们相信,随着一批批具有“含金量”的政策出台,非公经济必将迎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