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西和尾砂泄漏:源头污染已经切断 但根治仍需时日

时间:2015-12-30 16:40来源:新华社 作者:屠国玺 点击: 载入中...

  记者28日赶赴陇南市西和县陇星锑业有限责任公司尾矿库尾砂泄漏现场采访了解到,造成此次重大突发环境事件的污染源头已经被切断,尾矿库涵洞口附近水质污染大幅减小,但修复破损的尾矿库溢流井隔板等“根治”工作仍需时日。


  11月24日上午9时,西和县陇星锑业公司崖湾山青尾矿库二号溢流井隔板破损出现漏沙。经初步勘查,约3000立方米尾沙溢出,经太石河流入西汉水。


  28日下午,新华社记者在事故源头看到,该尾矿库夹在两个山坡中间,长约1000米,宽100多米。二号溢流井就位于尾矿库的中间位置。24日,原本位于可见平面以下的5块溢流井隔板出现破裂,大量尾砂沿着尾矿库涵洞口溢出,造成下游水污染,而原本从这个涵洞口排出的应该是环保达标的水。


  据了解,事件发生后,甘肃省启动了重大突发环境事件二级响应,并组建了源头堵截、数据监测和污染物处置、新闻和综合信息组等4个专项工作组。


  截至目前,陇南市共组织市县乡村干部群众1.4万多人参与应急处置工作,修筑拦水坝46个,出动大型机械98台,及时开展了尾矿上游溪流外排、河道滩涂遗留尾砂处理等工作,对尾矿涵洞出水进行围堰,对太石河沿河3县投放絮凝剂40吨、石灰400吨,沿河设置了14个监测点位,对出省断面每小时监测1次,及时掌握水质动态。


  在尾砂泄漏现场指挥事件处置的西和县县委书记曹勇告诉记者,“坚决切断污染源,不能让污染去下游”成为当地处置的工作重点。当地已经完成了对尾矿库上游溪水的截流外排、在尾矿库涵洞出口下方设置多级围堰,对尾矿库涵洞出水进行拦截并投放石灰、絮凝剂处理,以及对太石河主河道进行导流等多项措施。


  目前,“根治”污染源的尾矿库溢流井破损口封堵施工已经在进行当中,预计还需要数日时间。28日下午记者看到,当地干部群众通过用油桶、椽木和树枝搭建浮桥,已让专家和技术人员可以到达溢流井破损口处进行实体查验。


  记者沿河走访时发现,每个沿河乡村都贴上了“禁止用太石河水西汉水水源作为生活用水的紧急通知”。在距离尾矿库约30公里西和县大桥乡鱼洞村,多位村民告诉记者,27日该村的水源井水颜色出现了变化,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已经取了水样进行送检,村民们的饮用水只能拉运1公里外的山泉水。


  记者走访时看到,在尾矿库涵洞口的水流颜色已经相对清澈,但在下游几十公里的范围里,河水颜色仍然较为浑浊,为类似于水泥的青色。监测快报显示,到28日上午10时,在尾矿库涵洞口排水的锑浓度为超标0.6倍,但在太石河汇入西汉水的前300米断面,锑浓度尽管比峰值减少了5倍,但仍然超标23.8倍。


  西和县县长郝爱龙在回答记者有关当地政府对于该尾矿库的监管情况时说,当地在今年4月进行矿山安全生产大检查时,该矿由于环保不达标原因而停产,其后在8月、9月和10月进行了多次暗访,均发现其为停产状态。


  目前,该企业负责人已被控制,接受调查和配合事件的后续处置。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甘肃省唯一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平台“陇明公”上线运营
  • 今年一季度,甘肃省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86.2亿元人民币
  • 甘肃省超九成规上工业企业复工
  • 甘肃省已完成春播面积1326.2万亩
  • 2020年夏季甘肃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报名通知
  • 甘肃助力白俄罗斯抗疫“甘肃方剂”将于本周抵达明斯克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