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理政地方谈系列之五:
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地,那是我的家。“兰州蓝”之所以引人注目,不仅是各地雾霾的“同行衬托”,不仅是今昔对比的“变革进步”,还在于“兰州蓝”给甘肃人带来的家味儿,令其他人艳羡不已。
对民众来说,既想要发展的成果,又不想留下雾霾这个有害的副产品,民间舆论场上,这样的想法比比皆是。在民众看来,发展和雾霾并非只能二选一,应当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而不是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其实,底层朴素的直接观感,和顶层设计不谋而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提出“绿色发展”的理念,突出绿色惠民、绿色富国、绿色承诺的发展思路,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显然,这样一个“绿色中国”传递出来的家国味道,将会凝聚更多的认同。
空中的雾霾,只要有了合适的环境,就跋扈地影响人们的生活,超越了时间和空间。因此,省委书记王三运在大力治理雾霾时,打了两场“战役”,一个是超越行政区划的“整体战”,按照顶层设计的“绿色发展”理念,通过技术层面、立法保障、政府规章,建设覆盖甘肃惠及周边的制度“净化器”。一个是“攻坚战”,自上而下全部动员起来,借助权威专家团队的力量,标记好大气污染的各个环节,集中力量精准击破,找回失去已久的蓝天,这是救急的“灭火器”。
而且,今日“兰州蓝”和过去的蓝天相比,也是旧貌换了新颜。显然,那带着乡愁的儿时天空,还处于农业社会的最后阶段,尚未接受工业社会的严峻考验,后来不出意外地败在唯GDP的发展路径上。今天的“兰州蓝”,经历了自身的挣扎,已经将工业化的“后遗症”甩到身后,甚至沐浴了信息社会“互联网+”带来的益处。简言之,我省根据顶层设计和基层民意,并结合当地现实情况,走出了“兰州蓝”的道路,“绿色甘肃”的新型发展模式成了新常态,背后党政机关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实践也获得现实认可。
一言以蔽之,在省委书记王三运铁腕治霾的过程中,甘肃的地方治理出现了突破性进展,所以才能走好绿色发展的道路,留住经济、不要雾霾的同时,还开创性地让“绿色”成为社会发展的新动脉。如今,甘肃的产业改革、扶贫脱贫、医疗卫生、丝绸之路等多个层面,都沾上了光,这个命运共同体成了绿色中国的先行者,也让更多人呼吸到家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