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兰州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开幕

时间:2016-12-14 17:11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孙雅彬 点击: 载入中...

政协兰州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开幕
 

  大西北网讯      昨日上午,政协兰州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兰州开幕。来自全市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的300多名政协委员齐聚一堂,为促进兰州改革发展献计出力。


  大会首先通过了政协兰州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议程。


  兰州市政协主席王冰代表政协兰州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报告从把握方向、深化学习,思想理论建设实现新突破;围绕大局、献计出力,助推发展作出新贡献;关注民生、服务群众,履职为民取得新成绩;创新工作、提高实效,协商民主建设获得新进展;夯实基础、多措并举,自身建设迈上新台阶等五个方面回顾总结了过去五年兰州市政协常委会的工作。


  在过去五年,十三届市政协继承和发扬历届政协的优良传统,不断深化对人民政协事业特点和规律的认识,努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实践中积累了许多有益经验。这些经验包括,坚持党的领导是政协工作的根本保证、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是政协工作的关键、促进发展是政协工作的第一要务、履职为民是政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及不断创新是政协事业永葆活力的源泉。


  报告指出, 今后五年,是兰州市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关键阶段。中共兰州市委第十三次代表大会确定了宏伟蓝图,也进一步明确了人民政协肩负的使命。在新的征途上,新一届市政协一定能抓住新机遇、展现新作为,为促进兰州改革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报告对今后的政协工作提出五点建议:加强学习、把握方向,切实保障科学履职;突出重点、发挥优势,大力推进改革发展;把握关键、凝聚力量,努力促进团结和谐;完善机制、强化监督,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深入探索、创新工作,不断深化协商民主。


  据了解,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全面助推发展、热情服务群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市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一条主线”、“三大任务”、“五大发力重点”和八个方面重点工作将是今后五年兰州市政协工作的一条主线。将持续关注城市功能布局、基础设施建设、治堵攻坚、大气污染治理、县域经济发展、小康村建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非公经济发展以及文化、教育、医疗、养老、社保、公共安全等发展问题和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充分发挥政协优势,有效利用协商手段,积极协商议政、建言献策,为党政决策提供积极的帮助和有力的支持。并结合兰州改革发展实际,深化对国家和省、市各项战略部署的认识,努力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开拓新视野,推进协商民主建设迈上新台阶。


  昨日,孙晓钢受政协兰州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托,向大会作政协兰州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


  报告指出,五年来,共收到提案2312件,经审查,立案1828件,立案率79.1%。其中,大会提案1766件,平时提案62件;委员个人或联名提案1508件,党派团体提案309件,政协专门委员会提案11件。截至2016年9月底,提案全部办理完毕,其中,办理类型为“A”、“B”两类的提案共1729件,占94.6%,高出上届4.7个百分点,提案者满意率达到98.6%。


  五年来,常委会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高质量、讲求实效”的提案工作方针,切实加强领导,不断更新工作理念,着力健全工作机制,积极创新工作方法,提案工作规范有序、扎实活跃、成效显著。


  报告还对今后提案工作提出建议,今后五年,是兰州市实施“十三五”规划、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实现兰州新跨越的关键时期,新形势新任务为提案工作提供了广阔舞台。为此,建议新一届市政协提案工作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积极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全面贯彻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全力服务发展大局,切实提高议政建言实效,努力开创全市政协提案工作新局面。


  省委常委、兰州市委书记李荣灿出席了昨日的开幕大会并做重要讲话。


  市民盟提交《加快和加强我市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提案》——


  创新融资机制 走市场化小城镇建设之路


  近年来,兰州市以特色小城镇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小城镇建设,目前已形成了青城、河口、什川等特色鲜明 ,发展良好的小城镇,被列入省政府公布的18个重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小城镇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但就兰州市小城镇建设仍然存在总体水平比较低、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支撑小城镇长远发展的产业缺乏以及规划滞后,缺乏连续性等问题。为此,市民盟向政协兰州市十四届一次会议提交《加快和加强我市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提案》,建议创新融资机制,走市场化的小城镇建设之路。


  市民盟呼吁小城镇建设应上升为国家战略。要以“五大”发展理念统领和指导小城镇建设,摈弃重大城市发展,轻小城镇建设的观念,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道路,坚持以人为核心,把人的生存、生活和发展放在首位,不能为城镇化而城镇化。把小城镇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扩大内需,启动消费,吸纳就业,解决现阶段城乡经济社会面临的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的重要抓手,加快和加强小城镇建设。


  创新融资机制,走市场化的小城镇建设之路。小城镇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大量资金,仅靠政府之力难以解决。要创新小城镇建设资金筹措的渠道和机制,切实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作用,放宽准入,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小城镇的公用事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和社会事业等领域,支持民营经济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全方位拓展;保护民营资本参与小城镇开发建设的合法权益,让民营资本在小城镇开发中实现其利益,实现多方共赢;拓宽民营资本参与小城镇建设的渠道,创新民营资本参与小城镇建设的融资方式;营造良好的招商引资环境,加强后续服务工作。


  坚持以人为本,保护好农民的利益。小城镇建设的根本性目标是转移农村人口,使农村人口逐步向小城镇集中,从而实现土地等资源的集约化利用。要坚持多元化发展,不搞一刀切。要尊重农民意愿,防止被城镇化。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政策,土地收益要优先考虑农民的利益,保证农民失地不失业,失地不失利,最大限度的保护农民的利益。


  要把就地就近城镇化作为我市新型城镇化的一个主要的方向,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减轻农民外出务工成本,减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重要抓手,纳入我市社会“十三五”规划; 市县财政在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方面向小城镇倾斜,逐步解决小城镇的污水、垃圾等环境治理问题,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深化户籍、产权、社保、土地等方面的改革,构建有利于小城镇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为县、镇、村的加工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创造条件,从而引导中西部地区的农民就地、就近城镇化。优化创业环境,鼓励和吸引在大中城市务工、有一技之长和一定资金积累的农民工回归创业。


  市妇联提交《关于成立兰州市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的提案》——


  为救助困境中妇女儿童开辟资金来源


  关爱母亲,关爱贫困家庭历来是妇联工作的好传统,广大妇女在生产生活中担任着重要角色,在构建和谐社会、传承社会文明、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广大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的根本保障。关注贫困妇女儿童、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党委政府一直非常关注民生,从政策层面制定了关心关注民生问题的相关规定,有效缓解了妇女儿童因病因灾面临的困境。但在生活中,由于疾病、灾害等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导致许多家庭因病因灾而突然面临生活窘困的问题。为此,市妇联向政协兰州市十四届一次会议提交《关于成立兰州市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的提案  》,建议让社会爱心人士积极捐助的善款在紧急情况下及时有效的发挥作用,使需要帮助的妇女儿童真正摆脱困境。


  近年来,女性宫颈癌、乳腺癌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兰州市纳入全国妇联农村“两癌”免费检查项目数据采集系统中的重症患者,且未享受过全国妇联救助的有239人,国家虽然设立了新农合和城镇医疗保险,但疾病或意外事故发生后,新农合或城镇医疗保险报销的比例相对有限,因病因灾返贫的现象较为严重,同时,因为缺少资金,往往使患者错过了最佳手术期,严重影响后续的治疗与康复。


  单亲贫困母亲、贫困留守流动儿童、贫困学生等都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目前,兰州市共有残疾妇女1859人、单亲特困母亲1053人、重病妇女810人、贫困留守流动儿童3068人、困境儿童2089人、困难女学生4108人,她们因为疾病、贫困等问题正常生活得不到保障,甚至因为缺少资金而无法完成学业。目前,儿童福利制度虽已建立,但需要进一步完善,需要救助的贫困儿童数量每年仍呈上升趋势。


  目前,全国范围内,湖北、山西、天津、贵州等地均设立了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这也是近年来各级妇联组织寻求解决特殊群体实际困难的有效做法,各地在实践中总结出了许多先进经验,有很强的借鉴性。市妇联建议,兰州市有必要成立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政府每年注入一定资金,同时,基金会依靠社会力量、爱心人士等广泛吸纳筹集资金,为救助陷入困境的妇女儿童开辟资金来源,使陷入困境的妇女儿童得到急需的救助和应有的基本保护,也能让贫困妇女儿童在生病或遭受意外时及时得到救助,促进整个社会为贫困妇女儿童的生存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让她们共享党和政府的关爱与社会发展成果。


  市九三学社提交《关于完善兰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提案》------


  促进垃圾分类处置立法   动员全民“变废为宝”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城市的扩大及消费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不断增加,城市垃圾问题随之日趋严峻,受到普遍关注。目前,兰州市人口300多万,每天产生约3000多吨垃圾。为了深入了解兰州市市区及近郊环境卫生管理情况,兰州市九三学社一行六人于2016年10月18日对兰州市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及处理情况等进行了调研,明显体会到兰州市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工作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市容环境卫生面貌明显改善,城市管理水平有所改进,城市对外形象有所提升。但在垃圾处置及资源化方面,尚存在问题。


  为此,市九三学社向政协兰州市十四届一次会议提交《关于完善兰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提案》,建议增强生活垃圾的综合利用,遵循“源头分类—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管治定责”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加大垃圾分类宣传并逐步予以立法。


  针对垃圾收集设施及环卫保洁人员存在缺口,垃圾收集尚未全面覆盖的现状,市九三学社建议城市管理部门应积极争取专项资金,加大生活垃圾收集、压缩、清运设施的数量,并淘汰现有陈旧、老化、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垃圾车,尽快增加全市垃圾收集清运能力,全面覆盖市区四郊,真正做到“垃圾不落地”,有效改善我市环境卫生面貌。


  市九三学社建议政府应大力推行垃圾分类。一是要大力推进垃圾分类处理的市场化运作,鼓励更多的企业去做垃圾分类、回收和再利用,从而建立健全考核评估制度和处罚制度等,政府则作好公共服务和行业监管工作。二是加强垃圾分类回收的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大垃圾分类宣传并逐步予以立法,真正有效地促进我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遵循“源头分类—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管治定责”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


  强化政府监管首先是要设立垃圾焚烧厂建设与运行的专门监管机构,负责对中铺子垃圾焚烧厂的日常监测、考核和在线监测仪器的年检,对焚烧厂产生的渗滤液、飞灰和炉渣进行跟踪调查等。其次是向垃圾焚烧厂派驻由专业技术人员、居民代表和政府工作人员组成的监管团,并委托有资质的监测机构对垃圾焚烧厂周边的环境质量进行跟踪监测。引入第三方监管垃圾焚烧项目作为有关公众利益和环境生态的公益性项目,且采用BOT方式运作,为防止权利寻租,有必要引入第三方监管。独立于政府之外且具备相应技术资质的民间监管和检测机构方可作为第三方监管,培育独立于政府之外的民间监管和检测机构。


  当前,处理生活垃圾的国际趋势是“综合性废物管理”,就是动员全体民众参与三R行动即减少浪费(Reduce)、物尽其用(Reuse)、回收利用(Recycle)。建议综合利用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可用物资(废纸、金属、玻璃等)的回收再生利用;易腐有机物的堆肥处理;高热值不易腐烂有机物的能量利用;灰渣的固化处理,实现灰渣的材料化。


  通过以上综合利用途径,生活垃圾最终处置的量将大大减小,不但可有效减少垃圾填埋占地、生态破坏以及环境污染,同时大大减少了垃圾收集、转运以及最终处置的费用,并实现资源化综合利用,实现“双赢”的良好运行模式。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