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媒体看甘肃】大坪村,变化大

时间:2017-02-03 10:08来源:大西北网-甘肃日报 作者:王锦涛 点击: 载入中...

  【中央媒体看甘肃】大坪村,变化大


  大西北网2月3日讯      大坪村,甘肃天水麦积区一个普通的小山村,那里便是我的家乡。虽然叫大坪,却一点都不平。村里全是山地,吃水也成问题。小时候,早上4点多起床,推个手推车摸黑出门,在村里唯一的泉眼边等水,去得晚,水就会被别人舀没了。


  13岁之前,我从未走出过村子。在村里上小学,帮着干农活。那时候,对一个农家男孩而言,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是掌握种庄稼的本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让我很早就明白,在十年九旱的山区,丰收和勤劳并非正相关。当千禧年的钟声敲响时,顿顿能吃白馒头,是我心底最大的愿望。


  那时,从村里到镇上赶集,要走20多里山路。起初都是步行,来回一趟好几个钟头。后来,农用车开始载客,一车能拉数十人。由于坡度大、弯道急、尘土厚,出过几次严重的车祸,我的表弟也在一次车祸中停止了心跳。


  这条山路,也是我的求学路。村里只有小学,初中要去镇子上。无论风霜雨雪,每个周六的晚上和周日的下午,都会看到三五成群的山里娃,背着书本和一周的干粮,走在或泥泞或积雪的山路上。


  如今的大坪,早已不是当年的大坪。带着记忆返乡,我看到了新的活力正在迸发。


  村里不再穷。现在,村里基本上都已转向种植经济作物。苹果、花椒、外出务工支撑起了大坪村脱贫致富的脊背。今年从省城驱车回家,上山的路都已硬化,班车准点发车,弯道和崖边均设置了护栏。


  勤劳就有回报。“谁家的孩子挣了多少钱”“谁家的娃娃买了新车”,既是街坊的谈资,也是父母的面子。村里的年轻一辈都说,在外工作,只要人勤快,就能挣上钱。


  观念的改变才是最大的改变。农民一辈子两件大事,造一座新房、给儿子娶媳妇。近几年,村里人基本上都盖起了新房,曾经破败的土房子,永远地存留在了上世纪的照片里。


  娶媳妇,过去“干礼”张嘴就是十来万。此外,表面上看,孩子是自由恋爱,实际上,到最后还是家长说了算。今年,一个族弟订婚,双方父母见面,不再谈“钱的事”,只要“孩子愿意就行”。


  一个村子里有一个中国。当我回到大坪村,切身感受这里的变化,就像在触摸时代的变迁。全面小康的建成,必将让农村落后、农民贫穷的固有观念,成为泛黄的记忆。


  (原载2月2日《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甘肃省唯一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平台“陇明公”上线运营
  • 今年一季度,甘肃省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86.2亿元人民币
  • 甘肃省超九成规上工业企业复工
  • 甘肃省已完成春播面积1326.2万亩
  • 2020年夏季甘肃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报名通知
  • 甘肃助力白俄罗斯抗疫“甘肃方剂”将于本周抵达明斯克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