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一碗面陪伴改革开放40年

时间:2018-06-17 14:15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人民网 点击: 载入中...
  “印记”,在兰州,就是一碗牛肉面。
 
  “兰州到嘉峪关,从蒸汽机车时代的数天往返,到高铁时代的朝发夕至,改革开放40年,兰州铁路交通快速发展,缩短了我与一碗牛肉面的‘见面’时间。”兰西机务段动车司机张军说。
 
  与之相比,工作在兰州新区的紫金实业集团副总经理汤建国,则告别了日思夜想的常州“小笼包”。汤建国说:“现在习惯吃牛肉面,就像习惯跟西北人做生意一样,真诚、豪爽。改革开放40年,让我有机会走进西北,寻求不一样的发展平台。”
 
  “两毛、一块二、两块、两块三……七块。”兰州人王正禄回忆着不同时期一碗牛肉面的价格,“牛肉面两毛钱时,吃一碗算是改善生活,现在一碗面七块,却成了大众美食。改革开放四十年,一碗牛肉面价格的变化,也反映着兰州经济的发展,老百姓收入和购买能力的提高。这些年来,兰州的天蓝了、空气好了,城市变得越来越美,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城市变革和生活的幸福感、获得感。”
 
  改革去旧貌,开放换新颜。转眼40年,“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的牛肉面,传承着包容、开放与协作的“丝路精神”,陪伴着无数生活在兰州的人们,他们耕耘、奋斗在自己的岗位上,被烙上兰州的“印记”。同时,无数个被牛肉面陪伴的他们,也用自己的辛勤与付出,为改革开放40年兰州的发展,烙上属于他们的“印记”。
 
  改头换“面”:内陆城市变身交通发展前沿

 
 
  兰西机务段动车司机张军走出动车组。(牟健摄)
 
  “今早出发没来得及吃牛肉面,一会儿去补回来,晚上就不留饭了。”张军一边走出驾驶室,一边给妻子打着电话。
 
  今年40岁的张军,一碗牛肉面陪伴他工作近20个年头,但能够让他在火车司机的岗位上坚守至今的原因,却是改革开放40年,西北内陆城市兰州铁路交通事业的发展,以及带给他工作、生活的变化。
 
  “远看是个拾炭的,近看是个要饭的,细看是个机务段的。”刚参加工作时,驾驶过蒸汽机车的师傅告诉张军,“火车司机不好干,围着煤炉打转转。”
 
  “我师傅那个时代,火车司机算是铁路工种里的苦差,工作环境差、噪音大,就连吃饭都是问题。”张军说,“冬天里锅炉上热好的馒头,两手一抓,十个黑指头印,就着咸菜,就是一顿饭。到我工作时,工作环境虽然有改善,但依旧艰苦。”
 
  行驶速度慢、驾驶自动化程度低、工作环境差是张军驾驶电力机车的“初体验”。
 
  “一开始我驾驶的线路是兰州至嘉峪关段,普速列车单程运行在20多个小时,一个来回最少三天。”张军告诉记者。三天一个来回,爱吃牛肉面的张军只能与其“隔日相见”,直到兰新高铁(甘肃段)通车。
 
 
  兰渝铁路甘肃陇南境内的汉王特大桥(右)与高速公路及国道交错。(陈斌摄)
 
  2014年,世界上一次性建设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兰新高铁甘肃段经过联调联试,正式通车运营。张军告诉记者:“现在从兰州到嘉峪关只需要4个多小时,我几乎每天都可以吃到兰州牛肉面啦!”
 
  兰新高铁通车,在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间形成了一条新的大能力铁路客运快速通道,在完善国家西部铁路网的同时,大大提升了亚欧大陆桥铁路通道的运输能力,增进了西部地区与华北、华东和西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更是促进了西北地区的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进程,让甘肃逐渐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新平台。
 
  从“围着煤炉打转转”到“铁路白领”,铁路司机成为铁路交通技术进步、事业发展的见证者。“现在工作服都是白衬衣,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张军说。对于张军这样的“吃货”来说,兰州铁路交通的发展,带给他的不只是一碗牛肉面。
 
  2017年,陕西宝鸡至甘肃兰州的宝兰高铁正式通车运营,打通了中国高铁横贯东西的“最后一公里”,将中国西北地区全面融入全国高速铁路网,使西北地区真正融入“四纵四横”全国路网布局,实现了与中东部地区的大贯通、大贯联。
 
  “这条线路开通后,如果从上海出发,早上还在吃上海小笼包,中午可以吃上西安羊肉泡馍,晚上就能吃上兰州牛肉面。”张军开心地说。
 
  宝兰高铁横跨在祖国的版图上,连通了丝路沿线的西安、宝鸡、天水、兰州等多个主要城市,成为“新丝绸之路”上的高速通道,而兰州作为西北重要的交通节点城市,从一个西北内陆城市,跻身交通发展的前沿。
 
  “今年休假,我准备带着家里人去重庆吃火锅。”张军说,“兰渝铁路通车后,去趟重庆很方便。”
 
  2017年9月,历经9年攻坚克难后,全长886公里的兰渝铁路全线通车,将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连接起来,在中国西北和西南之间画出最近的连线,成为西北到西南出海口距离最短、最便捷的铁路运输通道。
 
  “身为一名火车司机,有幸参与、见证改革开放带给兰州铁路事业的发展,我很骄傲,也很感恩这一切带给我工作的变化。”张军感慨地说,“作为一个普通人,我更要感恩这个时代带给我们方便快捷、幸福安逸的生活。”
 
  别开生“面”:秦王川上崛起经济新增长极

 
 
  紫金实业集团副总经理汤建国(前排右一)和员工在一起。(牟健摄)
 
  “马子禄、白建强、东方宫……”谈起兰州牛肉面,汤建国一口气说出了好几家有名气的店,“这些店我都去吃过,这些年习惯了吃牛肉面,都快忘了家乡小笼包的味道了。”
 
  离开家乡江苏常州,来到兰州投资创业近十年,汤建国坦言:“一碗纯正的牛肉面改变了我的饮食习惯,让我流连忘返。但真正留住我的,还是兰州勇于改革、不断开放的投资营商环境,以及提供给我们这些外来投资者的发展平台。”
 
  初到兰州,实业起家。汤建国看准了西北开发、建设的时机,做起了工程机械的生意。“那时候,公司效益虽然不错,但总觉得缺乏明确的发展方向。”汤建国告诉记者,“直到2012年,我和员工们才觉得公司发展的机会来了。”
 
  2012年8月20日,兰州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成为全国第五个、西北第一个国家级新区。汤建国坚信,兰州这片希望的热土拉开了大开放、大建设、大发展的序幕。激动不已的他随即给远在常州的朋友打电话,并热情邀请他们来兰投资、共同发展。
 
  “40多分钟的车程,一会就到了。”2013年初春的一天,汤建国开着车载着几位家乡的朋友,兴冲冲地前往兰州新区考察。
 
  “噗!好大的土!”到了目的地,一开车门,朋友埋怨,“老汤,这个地方真是够‘土’。”汤建国连忙解释道:“刚起步,还在建设中,要看前景。”汤建国的热情并没有换来朋友们的认可。一天考察下来,朋友们都觉得这里投资前景堪忧,便打道回府了。
 
  被朋友泼了冷水的汤建国感到了“孤独”。“当时心情很低落、很复杂,却又异常的坚定。”汤建国说,“我坚信选择了就要坚持,对于我、对于企业,亦或者对于兰州来说,建设新区是挑战,但更是机遇。”2013年,汤建国毅然带领着自己的团队入驻兰州新区。这一次,兰州没有让汤建国失望。
 
  “刚来新区,我们改变了企业发展的方向,注册成立了新公司。”汤建国说,“让我感到激动和兴奋的是,在资料准备完备的情况下,我们只用了一天就处理好了原本一周都办不了的事。”之后的日子里,汤建国不断被新区的“办事效率”和“服务意识”折服。“小到盖章批文,大到投资建设,只要手续齐备、符合规定,基本没有阻碍。”汤建国坦言,“主管部门不再是管我们,而是服务我们,这样的转变,对于企业真是太好了。”
 
  70人变300人,这家独立法人公司变身为拥有7家子公司的集团企业。五年的时间,不断改革、开放的兰州新区,不仅让汤建国证实了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也让其他投资创业者实现了梦想。

 
 
  兰州新区二号湖全景。(兰州新区党工委办公室提供)
 
  一路走来,初心不改。作为改革开放以来兰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增长极,兰州新区在一张白纸上起步,描绘蓝图、砥砺奋进。2012年至2017年,在基础设施、交通网络、生态环境等各方面不断建设完善的同时,兰州新区围绕“建链、延链、补链、强链、优链”,着力强化产业链,精准招商,累计引进产业项目358个,总投资5000多亿元,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6.57%。
 
  借助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建设的契机,兰州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综合保税区、中川国际航空港、中川北站铁路口岸等陆续建成投运,通过“一区一港一园一口岸一通道”的改革发展,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平台。
 
  “作为一个在沿海城市与西北内陆城市都进行过投资创业的人,我虽然不能完全讲述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但毋庸置疑是改革开放政策的受益人之一。”汤建国坦言,“好政策引领了好作风,好作风带来了好发展,这就是一个南方人对兰州改革开放最深的体会。”
 
  汤建国还告诉记者,他那几位最初不看好兰州新区发展的朋友如今后悔了。“今年3月份,他们又来新区,对这里的发展变化竖起了大拇指,并且给我的企业追加了1000万元的投资。”汤建国乐呵呵地说,“上次他们走的匆忙,这次我还带他们去吃了正宗的兰州牛肉面。”
 
  全“面”发展:黄河岸边诞生宜居幸福新城
 
 
  兰州牛肉面做工展示。(牟健摄)
 
  “1980年初,一碗牛肉面两毛钱左右,轻易都舍不得去吃。当时牛肉面馆里常看到这样的画面:一碗面,孩子吃面,大人汤里泡馍。”王正禄回忆说,“工资收入低,吃碗牛肉面就算改善生活。”
 
  改革开放前,虽然在全国的知名度不小,但是兰州的城市建设、交通发展、人居环境等还是相对落后。“小时候,我最爱去的是舅舅家。舅舅是一家国营企业的员工,住着一栋苏式6层小楼,每次去他家,最爱干的事是爬楼梯。”王正禄说,“我们家是砖木结构的平房,特别羡慕能住上楼房的人。”
 
  上世纪80年代末,王正禄参加工作,做了单位的采购员,开始每天穿梭于兰州市内。“我家在兰州市最西边的西固区,一般买东西要去最繁华的西关。当时只有一趟往返公交车,单程时间2小时。”王正禄告诉记者,“那时候别人都特羡慕我,每天可以坐公共汽车。”
 
  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王正禄所在的国有企业经过改制,建立了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活力与效率大大提高。“企业的效益越来越好,我们的收入也不断增加。后来,单位有了单身宿舍,我也算是住上了楼房。”王正禄说,“再后来,我结了婚,有了属于自己的楼房,生活越来越好。”
 
  稳定的工作、幸福的家庭,王正禄在家和工厂之间,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直到90年代末,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西北地区市场经济越来越活跃,“下海”这个词第一次闯进了王正禄的生活。
 
  “有几个同学好多年不联系,听说是去了外地打工,回来以后都成了小有积蓄的老板。”王正禄说,“也是他们,把‘下海’这个词带进了我的生活。”
 
  2001年,经朋友介绍,王正禄花了6000元,买了一辆二手的面包车,从跑市内运输开始,慢慢做起了小商品生意。“第一年下来,我挣了2万块钱,那时候厂里的工资一年才1万左右。”
 
  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无疑给像王正禄一样的兰州人带来了丰裕的物质生活,但粗放的发展方式,在面对“如何把兰州建设好”、“打造宜居城市”、“提升百姓幸福感、获得感”等问题面前,“刚性有余,柔情不足”。
 
  为了让不断发展的兰州“内外兼修”,解决城市经济高速发展中百姓急切盼望解决的社会问题,2017年1月1日,为期半年的兰州市交通秩序、城乡环境、背街小巷“三大整治行动”在百姓的期盼中拉开帷幕,在城市管理规范化、标准化、长效化方面,效果凸显。
 
  “住上新楼房、开上小汽车、生意越做越红火……改革开放四十年,我过上了富裕的日子。”王正禄说,“如今,天变蓝、水变清、空气变干净……越来越美的兰州,我的生活更幸福了。”
 
  美丽兰州,城市一隅。(牟健摄)
 
  如今,这碗带着兰州发展“印记”的牛肉面,告别了只在兰州拉得“噼啪”作响的历史,从黄河两岸起步,遍及全国,门店达到3万多家。与此同时,借助“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兰州牛肉面走出国门的步伐不断加快,在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开设标准化门店40多家,成为改革开放40年来兰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四十年,曾经“闭塞”“落后”的兰州奋斗不息,从未停下改革发展的步伐;四十年,经历发展“苦楚”的兰州扬帆起航,母亲河畔展现出新的容颜。(记者林治波牟健王文嘉)
(责任编辑:张云文)
>相关新闻
  • 气象部门发布霜冻蓝色预警48小时内兰州等市州局地低温降到0℃
  • 兰州市殡仪馆4月23日起恢复群众祭祀、告别、守灵等治丧活动
  • 兰州:城关区小饭桌5月6日起逐步恢复经营
  • 兰州高三“一诊”结束一线老师划重点
  • 甘肃省兰州新区打造水阜河新生态助力城市建设
  • 兰州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有序推进盾构机精准施工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