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将“荒山”变“绿海”——定西车道岭林场播绿四十年记

时间:2018-08-03 17:05来源:大西北网-甘肃经济日报 作者:通讯员曹应森 点击: 载入中...
    
  【见证改革开放40年】
  
  誓将“荒山”变“绿海”
  
  ——定西车道岭林场播绿四十年记
  


巉口龙滩林下放养鸡。

  
  巉口龙滩万亩桃林花开烂漫,吸引艺术家来园献艺。雪永鹏摄
  
  车道岭育苗基地一角。
  
  本报记者丁陆军通讯员曹应森
  
  车道岭,是旱塬陇中一道绿色屏障,是勤劳的定西人民与干旱的自然环境作斗争所创造的“人间奇迹”,更是甘肃干旱少雨、年降雨量300毫米左右同等条件地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一面旗帜。它记录着陇原儿女与旱魔斗争的艰苦历程,承载着旱塬人民改造山河的希望,见证了陇原农村40年生态环境的巨大变迁。
  
  1个人30年15万株树
  
  盛夏时节,站在车道岭,放眼远眺,山头上的烽火台依稀可见,而狼烟不再。古道犹存,杂草、杏林、杨树、松柏已经覆盖了历史的车辙与印记,这是一代代林业人种树播绿的“杰作”,是定西人40年绿化荒山、生态环境建设的丰厚“收成”。
  
  75岁高龄的王宗刚老人是车道岭林场老林业人,他已经于27年前退休,成了“闲人”。眼下,尽管他腰腿疼痛,步履蹒跚,出行艰难,可他依然不定期地要从榆中甘草店乡车道岭村的家里出发,步行1公里来到车道岭林场,看看这个曾经奋斗半辈子的“家”和那些孩子一样的树木。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习惯了,来这里看看树,摸摸草,看看蓝天,听听鸟叫,心里舒服,感到是一种安慰。”
  
  1958年9月至1959年9月,原定西县(今安定区)组织大量劳力,10万人大战车道岭,拉开了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大幕。
  
  在王宗刚的记忆里,大战车道岭是一场轰轰烈烈治理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的战斗,荒山修反坡台造林,坡耕地修坡式梯田或水平梯田,支毛沟修筑谷坊,山湾及村旁修涝池、水窖等。两年时间,车道岭造林保存面积达到2500多亩。
  
  有了树,大地便有了生机;有了绿色,人们便有了希望。王宗刚曾目睹了自己家乡那个荒凉的场面——山梁沟壑“穷”得连草都不长,黄土裸露、水土流失、山秃地瘦、风起尘土飞扬。
  
  “林场刚刚成立时,只是个挂了名字的单位,除了有5个人外,‘穷’着啥都没有,无房无水无工具,真是‘一无所有’、‘一穷二白’。”王老感慨万千。
  
  没有场房,就暂时住在半山坡以前当地住户废弃的土坯房里。土炕上不要说铺上被褥,连一张草席也没有,几个人盖一床被子。遇上雨天,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房子漏雨时几个人换着用洗脸盆接水避雨。这样过了3年后,1963年春季林场才修建了土木结构的新房。
  
  那时,国家处于困难时期,林场人的生活也就更艰苦了。每月供应面粉由42斤调整为面粉32斤、豆饼10斤。为了节约,一日两餐全都是靠稀糊糊充饥,对于青壮年劳力来说,根本不够吃,肚子经常饿得咕咕叫。
  
  育苗没有树种,栽树没有苗木,怎么办?他们就采取为当地老乡义务修剪树木的办法,把剪掉的树枝搞扦插育苗,采集老榆树的榆钱育苗,杏树、柳树也成了他们修剪育苗的对象。
  
  “一缺钱,二缺技术,全凭自力更生,全凭老经验、土办法。大家只有一个念想,就是把林场发展好,把苗木育好,把树栽活栽好。”这就是王宗刚等老林业人纯朴的信念和执着的坚守。
  
  当年,林场协调原御风乡山林村(今鲁家沟镇山林村)15亩耕地作为育苗基地,试验育杏树、榆树、白杨树苗各5亩。育的苗两年后栽植,植树面积达500亩3万株,成活率80%以上。
  
  “抽烟会上瘾,喝酒也会上瘾,植树造林更会上瘾。当想起来一辈子为咱这穷地方植树造林,让山绿起来,让天蓝起来,让环境美起来,让气候好起来,对子孙后代享福有好处,我们浑身是劲。”王老朴实的话听在耳际,感动在心里。
  
  在儿子王富军的记忆里,父亲王宗刚爱场爱树胜过爱家。在距家10公里的朱家店绿化基地上挖反坡台、植树造林时,王宗刚干在那里,吃住在那里,难得在家里和妻子儿女一起吃个团圆饭。
  
  王老给儿子王富军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一出门十天半个月不回家,偶然回一次家还是晚上家里点上了油灯时。一回家便倒头睡觉,一阵子便打起呼噜,天麻麻亮又出发了。“他只要出门,总是要把一米长的木尺子带在身上,作为栽树时测量尺寸用。”
  
  一个人,一顶草帽,一套黄军装,一把铁锹,一年栽树6000株,三十年寒来暑往,三十年风雨无阻。从进场至退休,王宗刚从帅小伙变成了耄耋老者,双手的老茧、额头的皱纹、“跛”着的双腿,彰显岁月的艰辛。他花费30年心血栽树15万株以上,成活保存至今成林树木达5万株以上。
  
  就是因为有像王宗刚这样的一代又一代林业人的艰辛付出,才有了今天青山翠绿、林草繁茂的好环境。如今,在车道岭的大小8座山梁、50多条(个)沟湾,面积13050亩的土地,全被茂盛的树木覆盖,杨树、杏树、榆树、山毛桃、柠条、油松、侧柏、核桃、文冠果等树种长势喜人。
  
  
(责任编辑:张云文)
>相关新闻
  • 甘肃永靖:肩扛手挑运苗木 昔日荒山变绿洲
  • 兰州红古荒山蝶变"菊花台"重阳偕老登高赏花行孝德
  • 谎称有兰州新区的荒山造林土方工程 无业男诈骗45万获刑7年
  • 承包荒山无下文政府解合同成被告高院全程直播审理过程
  • 甘肃启动荒山 荒沟 荒丘 荒滩等4荒地开发利用清理整顿工作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