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时间:2011-12-20 16:52来源:中国国家地理网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被誉为“童话世界”的九寨沟位于中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的九寨沟县中南部,是长江水系嘉陵江白水河的一条支流,因景区内有荷叶、树正、则渣洼等九个藏族村寨而得名。游览区海拔2000米至3100米,气候宜人,冬无寒风,夏季凉爽,四季美丽,是世界上旅游环境最佳的景区之一。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于1992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1997年被纳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2000年评为中国首批4A级景区;2001年2月取得“绿色环球'21 ”证书;九寨沟风景区是全国优秀风景名胜区;中国风景名胜40佳;省级文明单位;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四川省三大旅游精品之首。

九寨沟集翠海、叠瀑、彩林、雪山和藏族民俗文化于一体,原始和天然是她的个性和特征。在景区的树正沟、日则沟和则渣洼沟“丫”字形沟内,分布着114个翠海、47眼泉水、17群瀑布、11段激流、5处钙化滩流和9个藏寨。景区面积1320平方公里,原始森林3万公顷,原生物种2576种,有大熊猫、金丝猴、独叶草等国家保护的动植物几十种。

九寨沟的水是九寨沟的灵魂,因其清纯洁净、晶莹剔透、色彩丰富、故有“九寨沟归来不看水”之说。水、倒影、石磨、藏寨、经幡和藏羌歌舞等,构成了九寨沟独特的旅游文化。

“绿色环球'21”证书的取得,证明了九寨沟正在走一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生态旅游之路。在资源稀缺的今天,九寨沟立足绿色旅游的观念,服务设施日益完善成熟,现已成为世界旅游的一颗璀璨明珠。

九寨沟,充满梦幻与诗意的“童话世界”,是自然造化赐予人类最美丽的乐土,是我们回归自然的精神家园。

黄龙风景名胜区位于四川省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境内的岷山山脉南段,属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向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距成都300多公里。风景区的地质结构、冰川遗存、江源地貌均保护完好,有珍贵的生物种质资源,景观类型丰富、生态原始、整体完美、内涵深邃、格调明快,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它以彩池、滩流,雪山,峡谷、森林“五绝”著称于世,包括黄龙沟、牟尼沟、丹云峡等景区。巨型地表钙华坡谷,如一条金色巨龙,蜿蜒于原始林海和石山冰峰之间,构成了黄龙奇、峻、雄、野的环境特色,使其享有 “世界奇观”、“人间瑶池”之誉,被称为“中国一绝”。

黄龙沟风景区以罕见的岩溶地貌蜚声中外。景区内整个山谷几乎全被乳黄色的碳酸钙质覆盖,宛若一条从岷山雪峰飞腾而下的黄龙,蜿蜒于茂林翠谷之中。千层碧水形成了层层叠叠的梯状湖泊、池沼,如璞玉,似牙雕。池水澄清无尘,水色因水底沉积物和树木、山色的干变万化,而呈现出黄、绿、浅蓝等颜色,堪称人间仙境。

牟尼沟景区位于松潘县城西36公里处,面积160平方公里,最低海拔2800米,最高海拔4070米,年平均气温70C,由扎嘎瀑布和二道海两部分组成。景区空气清新,阳光充沛,沟内瀑布、彩池、草场、海子、山泉、溶洞、石杯星罗棋布,且无冬季封山的苦恼。

从黄龙沟东行18公里,就到了险峻壮丽的丹云峡景区。丹云峡为黄龙的“五绝”之一,拥有丰富的树种、灌木和花草,是植物爱好者的天堂。

丹云峡景区起于玉笋群峰,止于扇子洞,绵延18.5公里,落差1300米,峰谷高差为1000米至2000米。这里冬天一片雪白,夏天山林翠绿,尤其是春天漫山遍野的红杜鹃、秋天一路枫叶红遍峡谷,那情景仿佛夕阳之下的火烧云从天而降,丹云峡因此而得名。丹云峡几乎每天都有云雾从林中升起,缭绕山间,时隐时现,游入至此,宛若走进了神话匹界。

发源于雪宝鼎的涪江,在丹云峡内奇石怪岩的夹逼中跳跃,水色如雪,好似一条白龙摇头摆尾,奔游林间,与身边的黄龙遥相呼应。

“四沟景区”距黄龙沟约12公里,为一条开阔的古冰川沟谷。沟口一带为平坦开阔的洪积阶地,古色古香的深山小镇黄龙乡即在此。

景区海拔2700—4200米,地形复杂多变,既有高耸入云的奇峰,又有开阔的河滩地带。原始森林和冰川、地震遗迹历经亿万年的沧桑变迁,至今仍然保持着当时的原貌,与美丽的田园风光相映成趣。

雪宝鼎景区发育有壮丽的现代冰川和数个冰川堰塞湖,它既是岷江与涪江的分水岭,又是两江的发源地。在主峰“雪宝鼎”旁并列着3座海拔5000米左右的大山,它们连结成一线,同黄龙山、雪山梁组成松潘东南之屏障,所跨面积达160平方公里。雪宝鼎主峰好像一座雄伟的金字塔,景色十分壮观,令人肃然起敬,是藏族同胞心中的圣山。

红星岩景区位于漳腊盆地东侧、岷山山脉西坡,以第四纪冰川作用形成的大量奇峰异石地貌景观和冰川堰塞湖为其显著特色,人迹罕至,颇具神秘色彩。位于海拔4300米的“红星海”,湖面呈不对称的五角星型,宁静秀丽,周围繁花似锦。在其悬崖中部绝壁上有一眼红色岩洞,像鲜血染红一般,其成因至今未知。

黄龙风景区内野生动物资源十分丰富,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大熊猫、金丝猴、牛羚、云豹等9种;属二级保护的有小熊猫、大灵猫、猞猁等21种,有的(如胸腺齿突蟾)为当地特有种。黄龙植物种类丰富,植被类型复杂,森林覆盖率为65.80%,植被覆盖率达88.90%。植物群落结构完整,生态系统十分平衡。林中古木参天,枝头松萝扶地,树下箭竹、水柳等花木丛生。地上,以至树木枝干上,苔藓类和低等植物广泛发育,最厚可达1米以上,茵绿鲜嫩,松软如絮,是亚热带山地原始植被的典型景观。受气侯分带性控制,黄龙植物垂直带谱明显而完整。

黄龙有着无数珍稀而极具观赏价值的高山花卉和杜鹃、蔷薇、忍冬等多种美丽的灌木,这儿经常成为游客观赏高山珍稀植物的目的地。

在青藏高原南缘、横断山脉东侧的莽莽群山之中,有三座相隔很近呈三角形排列的雪山显得格外醒目,它们就是今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境内的三座神山——仙乃日、央迈勇、夏诺多吉。

度过了寂寞漫长的冰期,覆盖着大地的冰川开始消退,沉睡万年的三座雪山仿佛从冬眠中苏醒。于是雪山脚下就有了河流、湖泊、森林、草地,也有了动物和人类的栖居。与此同时,自然界还在这里留下了另一处遗迹——面积达3287平方公里、分布着1145个高山湖泊的海子山。北部的海子山与南部的雪山幽谷,以及中部宽阔的河谷、草原,构成了稻城的基本地貌和原始生态,也使今天的稻城在7323平方公里的幅员面积内,就拥有了两个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即亚丁自然保护区和海子山国家地质公园。

簇拥着青藏高原的座座雪峰,就像是围绕在母亲身边的儿女,稻城的三座雪山之所以能在众多的兄弟姊妹中脱颖而出,皆因其具有秀外而慧中的优秀品质。“秀外”源于自然造化,丽质天成;“慧中”则得益于“佛主”的恩赐与点化。

史载公元8世纪时,藏传佛教的传人者莲花生大师为三座雪山开光,并以佛教中降妖伏魔三位一体的菩萨:观音、文殊、金刚手分别为三座雪山命名加持。北峰仙乃曰为观世音菩萨,海拔6032米,它像一尊大佛端坐莲花宝座,看上去雍容华贵,仪态万方;南峰央迈勇为文殊菩萨,海拔5958米,它那金字塔般的山峰挺拔秀美,冰清玉洁;东峰夏诺多吉为金刚手菩萨,它与央迈勇好似一对兄妹,高度相同却有着不同的神韵。它状如一只展开双翼振翅欲飞的雄鹰,显得威武刚毅,气度不凡。藏语将它们统称为“念青贡嘎曰松贡布“(意为“终年积雪不化的三座护法神山圣地”),佛名“三怙主雪山”,在佛教二十四圣地中排名第十一位,“属众生供奉朝觐积德之圣地”。在方圆上千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还有数十座角峰众星捧月般耸立在三座雪山周围,它们都有自己的名字,分别代表佛教中的众神。在当地葳民的心中,这里就是至高无上法力无边的圣殿神坛。

出于对神灵的敬畏和崇拜,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对神山区的一草一木都珍爱有加,禁猎禁伐,使这里所特有的横断山系自然生态系统得以完好保持,成为青藏高原上不可多得的物种基因库和自然博物馆。而三座神山全然是这里的主宰,它以上苍赋予的慈爱与博大守护着这方土地,惠泽着它的子民。

直到20世纪初叶,一个叫约瑟夫.洛克的外国人的到来,第一次打破了这里的平静。这位原籍奥地利的植物学家,在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资助下,从1922年起在中国的西南部进行考察。据他发表在1931年7月的美国《国家地理》上的文章称,1928年6月,他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与他的马队从木里首次进入了“在地图上还是空白”的“贡嘎岭地区”,看到了被当地人尊为神山的三座雪山,采集了上千种动植物标本,并且用黑白和自然色胶片拍摄到了那里“无与伦比的壮丽景色”。他由衷地感叹道:“在整个世界里,还有什么地方有这样的景色,等待着摄影者和探险家!”

洛克的文章在西方世界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也激发了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的灵感,他在1933年出版的小说《失落的境界》(又译为《消失的地平线》中,以洛克的考察日记为蓝本,描绘了一个名叫“香格里拉”的世外桃源般的理想国,它立即成了当时处于经济危机和战争阴影下的人们精神上的安慰剂,一时间在西方兴起了一股回归自然、寻找香格里拉的文化浪潮。

然而,关山阻隔,战乱频仍,等到人们重新认识它时,时光已流过了半个多世纪。


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西南部,与世界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像——乐山大佛相毗邻。其主峰金顶,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从成都经成乐高速公路1.5小时抵达峨眉山。

峨眉山经过了八亿年的孕育,七千万年的成长,二百万年的春风时雨,潜移默化,巍然屹立在辽阔的中国大地上。它以自然风光优美、植物种类繁多,佛教文化浓郁而驰名中外。以其“雄、秀、神、奇”的特色,于1996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峨眉山平畴突起,有“高凌五岳”之称。主峰金顶绝壁凌空、高插云霄。登临其间,极目远眺,或群山叠翠,或云海茫茫,西眺贡嘎雪峰,东瞰莽莽平川。云海、日出、佛光、圣灯是金顶四大奇观。

峨眉山自然和文化遗产极其丰富,素有天然“植物王国”、“动物乐园”、“地质博物馆”、“佛国天堂”之称。峨眉山的植物在世界上有着独特的地位,具有世界的意义。它具有世界上最典型、保存最好的亚热带植被类型,具有原始的、完整的亚热带森林垂直带,有植物3200多种。森林覆盖率达98%,被联合国专家誉为是研究植被科学的典型地区。峨眉山有动物2300多种,其中珍稀特产和以峨眉山为模式产地的有157种,国家列级保护的29种。峨眉灵猴见人不惊,与人相亲的故事更是妇孺皆知。药材资源1300多种,是天然的中药材宝库。

秀甲天下的峨眉山是“普贤道场”,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又是惟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的佛教名山。万年寺内供奉有北宋时期铸造的造型精美的普贤铜像,重达62吨。是国家级珍贵的保护文物。

峨眉山武术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公元6世纪,峨眉山僧博采众家之长,结合本地武术的特点,取长补短,形成动静结合,内外皆修,长短相应,刚柔相济的“峨眉派武术”。遂成为中国武术三大流派之一。

峨眉山“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瞬息万变的形态美,神奇的动态美,绚丽的色彩美和优雅的听觉美,交织在一起,形成超凡脱俗的意境美。还需身临其境才能感悟到她的博大与精深,才能感受到“中国第一山”的无穷魅力。


都江堰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历史最久远的、惟一的无坝生态水利工程,她所带来的效益与日俱增。都江堰创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水利形式,创造出独特的水工建筑艺术,是中华文化和智慧的集中体现,堪称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旷世奇观。

作为自然生态与人文景观完美结合的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景区,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区、国家级文明风景区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并通过了 ISO9002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1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景区山、水、城、林、堰、桥、观、园等景观融为一体,蜀文化、水文化、道教文化相互融汇,园林艺术、建筑艺术交相辉映,是您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绝佳去处!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传彭祖老人曾在四川仙女山栖息 有880岁寿命
  • “妃子笑”究竟源自哪里
  • 雅拉神山下的香巴拉
  • 希腊债务危机的台前幕后
  • 卡帕多奇亚:烟囱精灵的童话城堡
  • 不是童话 联合国承认的“圣诞老人”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