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岭战役秦基伟与坑道通话遭打断:“别啰嗦

时间:2011-12-27 17:27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核心提示:回忆录《上甘岭战役中的秦基伟》记载了一个细节:指挥上甘岭战役的志愿军第15军军长秦基伟一次与困守上甘岭坑道的部队通话时,刚说了一句:“转告坑道里的同志们,军党委和军首长都很惦记前面的同志……”就被电话员毫不客气地打断了:“首长别啰嗦了,拣要紧的说,先下命令吧。”回忆这件事时,秦基伟神情凝重地说:“战士们做得对啊!那时牺牲了很多通信兵,也很难保障电话长时间畅通,只能抢一句算一句。”

本文摘自《解放军报》2011年12月22日第11版 作者:贾先存 原题为:拣要紧的说

当前,全国新闻系统正在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一大批来自一线、贴近基层、群众喜闻乐见、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新闻作品,受到广泛欢迎。

古人讲:“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一个时代的文风,映射一个时代的政风、仕风,也反映这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和精神风尚。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文风问题。从延安时期开始,就提出反对党八股。改革开放以来,也一直强调改进文风。但文风不正的问题依然严重,不良文风仍有不小市场。典型的是掺水的长话,常说的老话,正确的废话,漂亮的空话,严谨的套话,豪迈的大话,违心的假话等等。

什么是好的文风?首先是通俗,明白如话。话需通俗方传远。白居易的诗老妪能解,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讲话、作文,第一要义是让人明白,然后才能打动人、说服人、影响人。文章的最高境界,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用最通俗、最纯朴的语言,讲明白最深奥、最复杂的道理。其次是简洁,惜字如金。文贵精,言贵简。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老百姓常说,蛤蟆叫了一晚上也没用,公鸡一叫天就亮了。古时候讲究“文约而事丰”“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追求一字千金的境界。老子一生仅留下五千言,孙武只作兵法十三篇,至今泽被世人。再者是真实,言之有物。文章合为时而作,须有感而发,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言之有情,切实管用。刘勰讲,情者文之经。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情到深处自动人。空洞、口号式的讲话,辞藻再华丽,也不会有好的效果。四是新鲜,生动活泼。古人有诗:“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为文最忌老生常谈,要讲自己的话,讲新鲜活泼的话,讲别人没有讲过的话,使文章“有味”讲话“有趣”,让人愿意听、记得住、能受用。五是深刻,百读不厌。古人讲,文以载道。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思想是文章的灵魂。言而无文,行之不远。流传的名言佳句,都是文采斐然,意蕴丰富,意境深远,回味无穷。经典不会因时过境迁而失去魅力。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良好的文风需要丰富的知识作底蕴。文章和讲话不仅反映一个人的精神境界,也体现其学养。改进文风关键是提高综合素质,加强党性修养。理论功底扎实了,知识积累厚实了,肚里东西装多了,才能厚积薄发、言之有物,深入浅出、画龙点睛地讲话、写文章。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也是语言的大师。要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采到带露的鲜花,学习生动活泼、简洁形象的群众语言。心无重任,说话就飘。作文与做人统一起来了,对人民利益高度负责,写文章讲话就会带着真情实感,就能够切中问题的要害和实质。

倡导写短文讲短话,关键在领导。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朱元璋讨厌冗长繁杂的长文,有次刑部侍郎茹太素给明太祖朱元璋上了一份奏折,念了6000余字还没说上正题,一怒之下,喝令把茹太素杖责一顿。等看到16000多字,才发现不少建议是有价值的,但只需要五六百字就能讲清。乾隆皇帝也很讨厌长篇大论,曾在“上谕”中写到:“嗣后乡会试,及学臣取士,每篇均以七百字为率,违者不录。”各级领导和机关带头讲短话、开短会、发短文,文风就会有快的好转。

在血与火的战场上,讲套话、空话,是要以鲜血甚至生命为代价的。回忆录《上甘岭战役中的秦基伟》记载了一个细节:指挥上甘岭战役的志愿军第15军军长秦基伟一次与困守上甘岭坑道的部队通话时,刚说了一句:“转告坑道里的同志们,军党委和军首长都很惦记前面的同志……”就被电话员毫不客气地打断了:“首长别啰嗦了,拣要紧的说,先下命令吧。”回忆这件事时,秦基伟神情凝重地说:“战士们做得对啊!那时牺牲了很多通信兵,也很难保障电话长时间畅通,只能抢一句算一句。”战时的命令、文书也都非常简短,极少长篇大论。作文、讲话如果也能像战时一样要求,就会减少许多空话、大话、长话。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古代建筑屋顶上的“五脊六兽”
  • 慈禧太后洗澡真的会用掉上百条毛巾吗?
  • 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十大美女
  • 历史上的李白真是刺客?
  • 秋瑾与吕碧城:上世纪初的女子双侠
  • 晚唐骑在主人头上的家奴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