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首次奥运会迟到10天内幕

时间:2011-12-27 21:17来源:文学故事报 作者:刘守华 点击: 载入中...


    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的时候,我们在国际体育大家庭里是个什么样的形象呢?在外交部开放档案中,记载了1952年新中国首次参加奥运会的内幕。
开幕前一天收到邀请电函
    1947年6月,国际奥委会在斯德哥尔摩就1952年第15届奥运会会址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这次讨论与第14届奥运会只有伦敦一家申请形成了鲜明对比,赫尔辛基、阿姆斯特丹、雅典等9个城市同时提出申请,竞争非常激烈。最后投票表决,芬兰的赫尔辛基赢得了主办权。
    1952年2月初,芬兰驻华公使向中国外交部表示,芬兰政府希望中国派出运动员参加第15届奥运会。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和国际奥委会的中国委员董守义立即电函国际奥委会,表明态度:中国将参加第15届奥运会。与此同时,芬兰友好协会主席皮可拉及许多芬兰友好人士也发表谈话,敦促国际奥委会邀请中国参加奥运会。
    然而,国际奥委会的某些人,对刚刚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怀有敌意,蓄意在中国席位问题上制造事端,他们分别邀请大陆代表盛之白和台湾代表郝更生同时参加第47届国际奥委会会议。在众多国际朋友的支持和声援下,会上以33票对20票通过了邀请中国代表团参加第15届奥运会的决议案。7月18日晚,在奥运会开幕式的前一天,中国方面接到第15届奥运会组委会主席、赫尔辛基市市长佛伦凯尔的电函,邀请中华人民共和国运动员参加第15届奥运会。
    7月23日,中国体育代表团组成。一支篮球队,一支足球队,外加游泳选手一名,全团共40人。荣高棠为团长。黄中、吴学谦为副团长,董守义为总指挥,李凤楼为足球队指导,牟作云为篮球队指导。

迟到的赴会
    7月25日凌晨,中国体育代表团乘飞机,从首都西郊机场起飞,不辞辛苦、日夜兼程,但还是晚了,他们赶到赫尔辛基时已是29日中午11时了。此时大会已接近尾声,但中国体育代表团的到来,仍受到芬兰人民的热烈欢迎。代表团被送至奥林匹克村,12时半,在中国代表团住所举行了升旗仪式,五星红旗伴随着庄严的义勇军进行曲,第一次在奥林匹克盛会上冉冉升起。数百名他国运动员和新闻记者赶来参加,气氛十分热烈友好。曾参加过第14届奥运会的足球选手张邦伦,荣幸地成为升旗手。
    中国体育代表团来得实在太晚了,大多数比赛项目已经结束,惟有吴传玉赶上并参加了30日举行的百米仰泳预赛,但由于旅途疲劳和时间差,吴传玉没能进入决赛。
    足球队和篮球队虽然未能正式参赛,但他们在芬兰期间与赫尔辛基及其他城市的球队进行了四场友谊赛。除了体育比赛,中国代表团在奥运会期间主要是参加大量的社交活动,以此增进与各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宣传新中国。
    7月31日,中国代表团举行了记者招待会。8月1日又宴请各国代表,苏联、波兰等18个国家的83名代表前来参加,招待会气氛热烈,持续了四个小时。中国代表还参加了国际足联、国际篮联、国际泳联的代表会议和体育教育会议,参加了在赫尔辛基与奥运会同时举行的和平营,与300多名各国青年联欢。当时在赫尔辛基掀起了小小的中国热,许多国家的运动员都以得到一枚毛主席像章为荣。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新中国的龙年记忆
  • 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造接生婆:推广普及新接生法
  • 看看新中国第一本驾照是怎么考的
  • 第一支走向世界的中国足球队
  • 新中国改造日本战犯从宽处理令顽石点头
  • 揭秘首次汪辜会谈菜单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