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征程一路诗

时间:2011-12-27 22:42来源:党史信息报 作者:胡玉春 点击: 载入中...

苏区“四老”在长征中的故事

     在中央苏区,林伯渠、谢觉哉、董必武、徐特立、何叔衡等五人,被尊称为“苏区五老”。长征时,何叔衡年逾花甲,未能随军长征,其他“四老”在长征途中,留下了许多幽默风趣的故事。
长征诗话
    “四老”都是文人,一路征程一路诗。
    离别瑞金时,林伯渠向何叔衡辞行。俩人依依难舍,何老送给林老一件毛衣,林老回赠何老《别梅坑》诗:……
    去留心绪都嫌重,风雨荒鸡盼早鸣。赠我绨袍无限意,殷勤握手别梅坑。
    诗中“荒鸡”,即东晋祖逖闻鸡起舞的典故。“绨袍”是粗丝衣服,战国有个赠绨袍不忘旧情的典故。
    长征第二天,在江西信丰县一座山上?熏“四老”和几个干部在树林里开会。一架敌机飞过,盲目丢下一颗炸弹,落在大家围坐的空地中间。惊出了大家一身冷汗,幸而是个哑弹,董必武抖落溅在身上的泥土,顺口吟诗一首:
    炸弹落地不开花,全凭马翁在保驾。……
    可惜当时无人笔录,后二句诗遗失在长征路上。
    谢觉哉过草地断粮,饿得一步难挪。徐特立将自己仅剩二、三斤麦子的干粮袋,全部塞在谢老怀里。今天二、三斤粮微不足道,当时却是以生命相赠。谢老的诗脱口而出:
    漠漠沮洳也,峨峨暴冻冈。是谁皆束腹,赠我竟倾囊。
    诗中“沮洳”指草地。“冻冈”指雪山。在雪山草地上、饿着肚子、把粮食倾囊相赠,是多么深厚的友情。
    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到达长征的终点——陕北吴起镇。这是一个几十户人家的村庄,窑洞挤不下数千名红军。徐特立、谢觉哉两人和战士们一起,露宿在麦地里,次日醒来,二人摸摸披霜的衣服,兴致盎然地凑诗一首:
   震天麦地覆棉裳,铁枪为桩系马缰。
   稳睡恰如春夜暖,天明始觉满身霜。
   铁桩系马,说明胜利抵达,无须再走。故霜天露宿也暖如春夜。虽然含蓄,仍掩不住长征胜利的由衷喜悦。
草地猜谜
    过草地,是长征中最艰苦的时刻。四老的火堆旁,总是围着许多战士。他们是被“四老”们的故事吸引而来的,有一次,他们还编起了谜语让大家猜,如:
    慢慢行——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
    不知哪个是雇农——红军大学校长何长工
    读书常哈哈,傲雪报春花——红一师政治部宣传科长文笑梅
    这些谜语很快传遍全军。哪一条是谁编的,已难以查考。可见“四老”在艰苦环境中,仍以智慧来鼓舞士气,振奋军心的良苦用心。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古今中外精短妙文
  • 古人如何保护牙齿?
  • 古代如何约会
  • 《七步诗》新解曹植预言曹家被司马懿煮汤榨汁
  • 卢渥曾捡到写有诗句红叶
  • 古代公务员的退休诗及退休生活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