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打出“华裔部长”牌

时间:2011-12-29 01:01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作者:刘洪 点击: 载入中...
   从好处讲,因为他们的华裔身份,中美在一些事务的交往中可能更加通畅,合作更会深化;但从博弈角度看,也因为他们的华裔身份,在对华某些具体利益问题上,更善于讨价还价,更知道如何为美国争得最大利益

    在近来一系列访华的美国高级官员中,本周到访的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和能源部长朱棣文的组合格外显眼。他们都是华裔,而且是联袂访华。用一些美国政界官员的话说,如此“巧合”的访华行程,没有奥巴马总统的首肯或支持,是不可能的。

    对奥巴马来说,从朱棣文到骆家辉,两位华裔部长成为他倚重的对象,也可见其施政重点和隐含的政策走向中“中国因素”的分量。此次二人联袂访华,可以说,奥巴马正在对华外交中打出了一张“华裔部长”牌。

朱棣文打造“岩上之屋”

    在美国14名内阁部长中,华裔就占据了两席,可以说前所未有。在此之前,只有赵小兰在布什政府担任过劳工部长。

    这种海纳百川的用人风格,或许同奥巴马本人的少数族裔背景有关,当然更同朱棣文和骆家辉本人的素质和才能不可分割。

    以朱棣文为例,他是继杨振宁、李政道和丁肇中之后,第四位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华裔科学家,也是美国内阁的首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奥巴马任用朱棣文,主要是看重他的学术声望,以及两人在能源政策观点上的契合。

    两人的契合点,在于奥巴马提出的“岩上之屋”理论。

    “岩上之屋”概念出自奥巴马今年4月在华盛顿乔治敦大学的一次演讲。在这次精心准备的演讲中,奥巴马引述《圣经》中的比喻说,建在沙上的房子会倒掉,建在岩石上的房屋则傲然屹立。

    按照奥巴马的解释,美国经济就好比一个着火的房屋,要重振美国经济,就必须尽快扑灭火苗,同时替换美国经济的基础,以此打造一个“岩上之屋”。在这新建房屋过程中,一个最主要的方面,就是要重建美国经济的新增长点,即大力发展绿色能源。

    对奥巴马而言,在当前美国经济形势下,对新能源的开发,将可望诞生一个全新的能源产业,并为美国创造数百万就业岗位。在被认为是奥巴马“新政”的7870亿美元刺激经济方案中,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是其中一大重点,相关投资总额超过了400亿美元。

    或许,用许多美国朋友更通俗的话说,经济发展总需要一定的泡沫---在互联网和房地产市场泡沫相继破裂后,美国又找到了一个可以引领经济发展的新领域。

    由此,降低石油依赖,开发新能源,应对气候暖化,成为朱棣文这个能源部长的最重要职责,在上任之初的一次讲话中,朱棣文指出,美国正面临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峻的经济危机和前所未有的气候危机,美国也不应错过这一挑战中出现的“罕见而显著的机遇”。

    当然,石油和能源问题,一直是共和党的传统利益范围,布什和切尼就被广泛认为是石油利益集团的代理人。奥巴马推动改革势必会触犯一些既得利益者,改革也不会一帆风顺。而有了朱棣文这样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助阵,显然也有助于改革的推行。

    而且,美国要将绿色能源发展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也必须得到其他国家的支持和配合。尤其是市场广阔的中国。美国拥有技术领先优势,中国则是绿色能源技术的最大市场之一。朱棣文的华裔背景,也有助于美中沟通与合作。

    在这次访华前,朱棣文强调,美中合作将能创造出比彼此单独行动更大的成就,“和中国共同合作推进可再生能源发展,提高能源效率和降低污染途径,符合我们共同利益。” 

骆家辉“将成为未来美中高层对话的重要资产”

    如果说朱棣文是奥巴马内阁能源部长的不二人选,骆家辉则是经历了一波三折才入主美国商务部。此前的两名商务部长候选人,新墨西哥州州长理查德森因腐败指控被撤回提名,共和党参议员格雷格则以和奥巴马“不可调和的矛盾”拂袖而去。

    在这种情况下,奥巴马选择骆家辉,首先看重他丰富的从政资历和良好的声望;但同时,前华盛顿州长骆家辉与中美经贸高层关系深厚,显然也是他的加分因素。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解密美国国宴
  • 周朝“六艺”之一 传入日韩被发扬
  • 爱因斯坦至少有10个情人
  • 张家口因何被称为北京的“北大门”
  • 印度贫民真实写照:奥斯卡女星重沦红灯区
  • 看好莱坞70年前怎样拍的抗日剧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