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尔尼

时间:2012-03-21 16:05来源:未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伯尔尼 (Bern) 是瑞士的首都和伯尔尼州的首府,位于瑞士的中西部。阿勒河把该城分为两半,西岸为老城,东岸为新城,横跨阿勒河的7座宽阔大桥把老城和新城连接起来。伯尔尼气候温和湿润,冬暖夏凉。伯尔尼约有人口15万(到2009年1月为止),是瑞士第四大城市。到2009年1月为止,伯尔尼仍然是瑞士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伯尔尼,德文是BERN,法文是BERNE。伯尔尼城始建于12世纪末,至18世纪建成现在的规模,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自从1848年瑞士联邦政府设立在这里以来,伯尔尼一直是瑞士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伯尔尼位于瑞士西部高原中央山地,坐落在莱茵河支流阿勒河一个天然弯曲处,湍急的河水从三面环绕伯尔尼老城而过,形成了一个半岛。

  伯尔尼新城在右岸,老城在左岸,有七座桥梁相连。居民主要讲德语。伯尔尼面积(包括郊区)230多平方公里,市区人口12.4万,海拔550米。伯尔尼于1191年建立军事要塞。1218年成为独立城邦,1339年摆脱德国统治获得独立,1353年参加瑞士联邦。1848年起为瑞士首都,又称为“联邦城”。工业有电机、精密机器、纺织、化学、制药、食品、印刷等部门。以经营钟表著称,“表都”闻名于世。全国交通中心,重要陆空运输枢纽。文化中心,有伯尔尼大学(建于1834年)、国家图书馆,还有人类史博物馆、自然史博物馆、艺术博物馆、兵器博物馆和阿尔卑斯等博物馆,以及钟楼、哥特式大教堂(建于十五世纪)等。国际游览中心,市内有游览地“熊苑”。伯尔尼汇集了80多家外国驻瑞士大使馆,许多国际组织机构也在这里落脚,如万国邮政联盟、国际铁路运输总局、国际版权联盟等均设在这里。伯尔尼城市面积的30%是树林和公园。伯尔尼市政当局对新的城市建设项目控制得非常严格,并制定了有关的法律,如旧城区不许修建新建筑,新市区也只能修筑办公楼、生活服务设施和住宅。楼房的高度也有一定限制,并要求建筑风格和式样同原有的建筑物相协调。伯尔尼市政府在城市建设中重视发扬民族传统和风格,老城至今仍完整地保留着中世纪的建筑风貌,并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伯尔尼市内,形式各异的喷泉、带拱廊的走道、高耸的塔楼。伯尔尼市政厅前面的广场是到2009年1月为止,保存最好的中世纪广场。在伯尔尼众多古迹中,钟楼和大教堂独具特色。建于12世纪的钟楼,其内部和面向城市的一面都是木结构的。1405年一场大火曾将其烧毁,后又用石头重建。

  1530年,当地的一批能工巧匠制做了一座精巧的天文日历钟,该日历钟除了显示日期、时间和日、月、星球的位置外,还有玩偶戏表演,古钟仍照原样由钟楼上的小铜人打钟报时,被认为既给儿童带来了喜悦,又使来伯尔尼观光的游客赞叹不已。伯尔尼哥特式大教堂建于1421年,1893年完工,历时472年。尖塔有100米高,入夜灯火通明。此外,伯尔尼还有1492年建造的尼德格教堂,1852至1857年建造的文艺复兴时期宫殿式的联邦政府大厦。伯尔尼是许多革命家活动和居住过的地方。1848年秋天,恩格斯曾在这里指导了瑞士工人运动。1914至1916年,列宁在伯尔尼居住期间,撰写了大量揭露第二国际机会主义的文章,并领导了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在的革命斗争。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伯尔尼市还专门建立了爱因斯坦纪念馆。瑞士国立图书馆、伯尔尼市立图书馆和伯尔尼大学图书馆收藏了大量珍贵的手稿和珍本图书。另外,伯尔尼市内还有历史、自然、艺术、兵器等博物馆。

  ①瑞士中西部的州。面积6,887平方公里(其中259平方公里冰川覆盖)。人口93.7万(1990)。主要讲德语,信基督教新教;在侏罗山区讲法语,主要信天主教。首府伯尔尼。阿勒河及其支流萨讷河、埃米尤河流经本州。南部高地包括阿尔卑斯山地,有芬斯特拉峰(4,274米)和少女峰(4,153米)。水力发电发达。山区有养牛、养马、奶酪、家禽、木材采伐业等,为著名旅游地。中部是肥沃农业区,葡萄种植业发达。工业以手表和机器制造业为主,还有制陶业。主要城市还有比尔、布格多夫、土恩等。

  ②瑞士首都,伯尔尼州首府。在西部高原中央,莱茵河支流阿勒河两岸。新城在右岸,老城在左岸,有七座桥梁相连。人口14万(1989)。居民主要讲德语。十一世纪时有熊出没,故定名为伯尔尼。古老建筑物有熊的雕塑,日用品往往以熊作商标。1191年建立军事要塞。 1218年成为独立城邦,1353年参加瑞士联邦。1848年起为瑞士首都。工业有电机、精密机器、纺织、化学、制药、食品、印刷等部门。以经营钟表著称,“表都”闻名于世。农产品市场。全国交通中心,重要陆空运输枢纽。文化中心,有伯尔尼大学(建于1834年)、国家图书馆,还有人类史博物馆、自然史博物馆、艺术博物馆、兵器博物馆和阿尔卑斯等博物馆,以及钟楼、哥特式大教堂(建于十五世纪)等。国际游览中心,市内有游览地“熊苑”。许多国际组织机构如万国邮政联盟、国际铁路运输总局、国际版权联盟等设此。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