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重回北大荒:面对翻天覆地变化 只剩震惊

时间:2012-04-15 20:08来源:《知青作家龙江行侧记》 作者:思斯 点击: 载入中...



知青作家在农场拖拉机前合影 资料图






在852、853、红旗岭、饶河农场……一千多公里的行程,水稻、大豆、苞米,一片连着一片,没有起始,也没有终点;一栋栋别墅,一排排楼房,一座座现代化的学校,一条条宽敞的道路,遍布山山水水之间。它让人想起郭小川的诗句: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人间天堂难寻!面对田野,面对翻天覆地的变化,知青作家们只有傻眼和震惊的份儿。


(2010年)由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和黑龙江农垦总局共同举办的“情系黑土地,保护著作权,知青作家龙江行”活动已经结束,而所有参与者至今仍沉浸在那难忘的一千多公里的行程中。

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回”字

一到北大荒,踏上黑土地,看着蓝天下的白云和一望无际的田野,这些已经不再年轻的“知青作家”们一下激动起来。他们当中离开北大荒最早的已经35年,最晚的也有28年了。这些年以来,他们走南闯北,足迹遍布全国,甚至出国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对北大荒的眷恋却一直没有改变。

七月中旬,国家话剧院原创作中心主任、著名剧作家李龙云接到邀请的时候,正准备随原六师宣传队的战友们回访建三江,他表示这两次机会自己都不会放过:“我先去建三江,回北京以后呆几天马上跟你们再回去!这事真有点儿怪,咱们对北大荒的‘劲儿’怎么这么大呀?”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的剧作家陈爱民是当年的温州知青,春天刚刚回访过友谊农场,他的‘劲儿’也不小,一听说去北大荒,马上就兴奋地接受了邀请。《作家文摘》报原社长刘进元这次是第12次重返北大荒了,特别是最近几年,几乎每年都要回852农场,他说,我一次次回来不为别的,只因为我把青春岁月留在了这里。中国石油文联原副主席冯敬兰的散文集《风景》刚刚出版,其中的第一篇文章的题目就是《北大荒》,现在又回到曾经给她无限温暖的北大荒,让人不禁想起她书中的话:“我们传承了前辈的精神,不论今天身居何处,心中不变的,是对北大荒永远的尊敬和怀恋。”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的文学顾问、会员部主任王增如是下乡到饶河农场的北京知青,在垦区的这几天,她跑里跑外,上下沟通,忙得不亦乐乎,嘴里还总是念叨“我们饶河,我们二连,我们大顶子山,我们乌苏里江……”刘进元跟她开玩笑说:“你呀,一到黑龙江就开始激动,到了垦区精神失常,等到了饶河农场你就该精神错乱了!”

当年风霜雨雪,岁月如磐,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开始了文字活动,写出了第一篇报道,第一首诗,第一篇小说,第一个剧本……于是,他们走上了今天的道路,文学成了他们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他们来说,青春时代的北大荒不只是一段人生经历,她更是一代知青情感和精神的“故乡”。所以,这些年以来,到别的地方他们是说“去”,而到北大荒则是用“回”。别的知青也一样,大家集体无意识,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回”字——回北大荒。

知青作家回访团的另外几个成员不是知青,但他们对北大荒同样有浓厚的感情。团长、著名作家郑万隆生长在黑龙江,与黑土地血脉相通,在他著名的小说《老棒子酒馆》里,你能体会出北国原野和黑龙江人的苍茫豪迈。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原创作室主任、作家王梓夫是第二次来垦区,13年前,他跟刘进元到过852农场,北大荒给他留下过难忘的印象。清华大学教授王中忱是中国丁玲研究会的会长,他带着正在读博士的儿子一起到北大荒,一方面寻找当年丁玲的足迹,另一方面感受北大荒特有的文化气息。他们与知青作家的经历不同,但几天下来,看到北大荒人创造的奇迹,看到中国现代化大农业的壮阔景象,他们也已不是客人,同知青作家们一样用起了“回”字——回北大荒!

面对田野,只有傻眼和震惊的份儿

在知青作家的眼睛里,如今的北大荒既熟悉又陌生。

八月中旬,若在40年前该正是麦收扫尾阶段,地里的小麦收割完毕,场院正忙得热火朝天。而这次行走北大荒千余公里,在红兴隆和建三江两个管理局竟然没有看到一处麦收景象——黑土地已经改朝换代,水稻取代小麦,成了三江平原的“皇帝”。

在友谊农场五分二队,一块八千亩的稻田“唰啦”一下展开在眼前,淡黄色、沉甸甸、长长的稻穗在墨绿色的稻叶丛中低头不语,正在进入蜡熟期的水稻酝酿着最后的成熟,它的每亩产量目标是1500斤!知青作家们回忆起从前,那时每年小麦播种面积都占六成以上,麦收是全年最忙的时节,也是最重要的农业战役。为了保证麦收,不但要开誓师大会,而且还要举行全体会餐,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产量呢?每亩300斤就是高产。1500斤和300斤,这五倍的差距是怎么来的呢?虽然当年垦区的机械化程度和现代化水平在全国也是最高的,但与世界先进国家比仍然是落后,耕作粗放,广种薄收。改革开放30多年来,新思维新观念带来新技术新设备,北大荒年年变化,年年进步,日新月异,现代化大农业同任何国家比都毫不逊色。

友谊农场五分场二队有一个农机博物馆,展览着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到现在的北大荒使用过的各种农机具。李龙云指着一台东方红拖拉机说:“当年我就开这个,54匹马力,那可是最先进的了。”刘进元笑了一下,说:“那时我特别想上机务,可由于出身问题领导不让,理由却是我近视眼,可我戴着眼镜,视力1.2呀!”那个时代有句话,叫下农工,上机务,一上一下表现了社会地位的不同,哪个知青不希望开拖拉机开康拜因啊,他们对先进的生产工具充满了感情。冯敬兰对那些如今已经遍布垦区的世界一流现代大型农业机械更感兴趣,虽然叫不上名字,也不知道具体用途,她拿着相机对准它们一个劲拍照。在这里,作家们深刻地体会到改革开放对农业现代化的巨大推动力。

置身于597农场的万亩果园,看着缀满果实漫山遍野的果树,品尝着新鲜的水果,作家们惊叹北大荒的巨大变化,不约而同地说起当年北大荒的水果。那时,除去夏天能吃到香瓜西瓜之外,让他们记忆最深刻的是山丁子和冻梨。山丁子只有经过霜打才能酸甜适口,冻得梆硬的秋子梨要用凉水“拔”出冰壳,吃起来才有滋味。这就像他们的生活历程,经历冰霜雨雪,才会有今天的收获。

在852、853、红旗岭、饶河农场……一千多公里的行程,水稻、大豆、苞米,一片连着一片,没有起始,也没有终点;一栋栋别墅,一排排楼房,一座座现代化的学校,一条条宽敞的道路,遍布山山水水之间。它让人想起郭小川的诗句: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人间天堂难寻!面对田野,面对翻天覆地的变化,知青作家们只有傻眼和震惊的份儿。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知青忆海南插队:1968年了当地人还在刀耕火种
  • 女知青新婚之夜被丈夫发现不是处女 遭赶出门
  • 寻访:广西第一个“知青城” 老知青闻风而来
  • 休斯敦以北:重回文艺复兴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