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共首位新闻发言人 曾为周恩来辅导英文

时间:2012-05-30 10:09来源:《乔冠华与龚澎》 作者:乔松都 点击: 载入中...



乔冠华与龚澎


 

母亲为此进行了精心准备,可她却从未在众人面前提及教周恩来英语这件事。多年之后,老同事们的回忆相继再现了当年的情景。

1942年前后,为适应形势的发展,周恩来号召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同志学习英语,办事处办起了业余学习班,母亲也拣起了基础课。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尽管周副主席在南开大学毕业后到国外留学多年,英文、法文都很好,可以直接与外宾交谈,并且常常指出翻译工作中的错误,可他仍旧以身作则,虚心学习,并且请母亲为他讲授英语知识。

母亲为此进行了精心准备,可她却从未在众人面前提及教周恩来英语这件事。多年之后,老同事们的回忆相继再现了当年的情景。

陈舜瑶阿姨说,龚澎自幼受的是洋学堂教育,她的英文功底很好,可是她并没有自恃高傲,显示自己,看不起别人。那时大家都很少谈各自工作上的事情,但我们时常聊起彼此的家庭,过去的经历。她对同志很真诚。尽管我们后来没有在一起共事,可我一直十分想念她。

1945年10月初,周恩来准备会见美国总统私人代表威尔基之时,为了使工作更加周密妥当,他与在美国新闻处工作的刘尊棋同志商谈,还是由龚澎担任翻译,除非是美方另提出人选。

几天之后,周恩来在宋子文的家里与威尔基见面会谈,并且再次向他提供了国民党制造摩擦的具体情况,说明蒋介石若不改变反共政策,势必造成中国内战,影响对日作战。

威尔基在他的《天下一家》中回忆说:“我就是在那里和中国共产党领袖之一的周恩来作了一次从容不迫,单独而不受阻碍的谈话。”

新中国外交部成立之后,周恩来同志仍然十分信任母亲,当年轻人在现场翻译时,周总理就对她说,翻译得怎么样啊?你看看有没有不准确的地方和漏掉的词句,你把关啊!

在重庆,母亲时时关注着抗日前线的每一条消息。每周从太行山来的鸿雁家书给与她极大的精神支持和鼓舞。由于战时交通不便,几封家书往往在途中积压同时到达。这些用粉红色信纸写的书信被同志们笑称为“战地情书”。

由于工作任务繁重,母亲经常来不及按时回信。她常对同宿舍的战友念叨,在遥远的太行山上,那棵刻着我们俩名字的杨树不知是否已经长大?

母亲的心里还牵挂着上海的姥姥与姥爷,母亲参加革命以后家里生活状况不好,姥爷常常为了家里生计而四处奔波。我的舅舅龚维禹念完大学就留在上海工作,他一直和老人们住在一起,担负着养家的责任。母亲和大姨先后离开了家,如果没有舅舅在上海照顾老人,她们也不可能放心地出来参加革命。因此,母亲和大姨常说,你舅舅的功劳也是很大的。

1941年6月,大姨龚普生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团团长参加了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的世界基督教青年大会,会议结束后又在巴黎参加了世界学生联合会会议。回国后,她很快来到重庆,并为母亲带来一箱子衣服。其中有几件花旗袍是半年前姥爷姥姥专门为二女儿的婚礼而订做的。抗战时期,上海与太行山前线的联系是十分困难的,衣服已经准备很久了。看着从上海辗转带来的礼物,又想起了遥远的太行山。尽管那些旗袍大都无法穿了,可是老人的心意和对青春岁月的纪念却留在了心头。那时我的姥爷因为长期坎坷的生活,身体状况越来越不好,母亲为他联系了医生和就诊的医院,准备把老人接到重庆来治病。可是,这一计划却未来得及实现。

通过母亲,大姨龚普生在曾家岩50号见到了周恩来和邓颖超。根据周恩来的指示,她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深造并开展我党对外联络工作。此间,她参加了世界青年运动并结识了美国总统罗斯福夫人,1944年获硕士学位后回国,1945年大姨再次赴美,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国际关系专业,并在一位美国名人的推荐下进入刚刚成立的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担任秘书处研究员。在联合国初创的三年里,她做了许多开创性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大姨成为外交部建立初期的国际司副司长。

1942年是动荡的一年。日军的飞机不停地轰炸桂林,夏季来临后,这座城市流行起霍乱等疾病,姥爷的身体底子本来已很差,不想此刻又染上了传染病。战时医院缺医少药,姥爷不久因病情恶化而去世,终年60岁。噩耗传来,正在住院的母亲悲痛欲绝。

姥爷去世的消息传到红岩村后,八路军办事处立即给母亲写了一封由周恩来亲笔签名的慰问信:

龚澎同志:

刚才接到消息,说是你的父亲在桂林故世。我们听了这个消息异常的难过,想来你是更加的哀痛。一个革命者对于父母子女间的情感,不但不会比一般人淡薄,相反的是一定更加丰富的。因此,我们在这里并不打算要求你完全像平常一样毫不动情。但是我们希望你能够更加注意保重自己的身体。因为过分的哀痛,是会对于你的健康不利的。

古话说:“死者已矣,生者节哀。”这就是我们的希望,并向你致慰问的敬礼!

周恩来红岩全体同仁

八·三
还有一封由周恩来同志亲笔写的信如下:

龚澎同志:

听说您父亲去世了,大家深为难过,您的悲痛是很深沉,这是我们想象得到的。不过,这深沉的悲痛并不能唤回老父已经逝去的生命,反而有损了您的身体。我们热切的希望您宽心些。我们将以无比的情谊和诚挚来补偿您已失去的父亲。这话也许是有些夸口的,然而我们相信这是出自我们的真诚,您是会接受的。

小超同志要走了,我们来不及多写,只有把我们的多颗赤诚的心带给您。伸出手来握您。

周子恩来(其它还有十余人签名)

(当时周恩来同志的父亲刚去世不久,按照老的习惯,丧父一年之内,儿子签名要在姓名后面加一个小写的“子”字)

1942年11月5日,姥爷的追悼会在桂林举行。周恩来、董必武、邓颖超联名发来了唁电:“镇洲先生,有德有年,功在民国。陪都接席,瞻仰怠慢。遽闻凋谢,实深悲悼。道远不及躬尊,特电致吊。”

蒋介石撰挽联云:“解环钩党留元气,树帜张军振义声。”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黄埔军校走出了哪些中共名将
  • 揭秘古代笔记中的那些离奇“痕迹”
  • 龚澎:中共第一位新闻发言人
  • 黄埔军校走出了哪些中共名将
  • 中共高层“红机”秘史
  • 中共党史上弄假成真的革命夫妻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