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后宫之争实由戚夫人挑起(6)

时间:2012-07-19 15:07来源:《刘邦的草根哲学》 作者:易水寒 点击: 载入中...


这让戚夫人显然既不安静,也不聪明,一边臼米,一边干起了她的老本行,高唱:“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幕,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


她这算是苦中作乐?还是不平则鸣?还是真的指望她儿子来搭救她呢?


不管什么目的,只达到了一个效果,就是提醒了吕后,那女人还活着,还没死心,她的儿子还当着赵王,并不是没有死灰复燃的可能。


吕后冷笑一声,你也就这一个鸡蛋的家当了,还想发展成养鸡场?我当场掼碎给你看!


于是吕后下定决心,要铲除这个隐患。


赵王刘如意这年不过十四五岁,虽然名为封国之王,实际上年幼识浅,凡事都靠国相周昌主张。当年刘邦曾经郑重其事地向周昌托孤,果然,知道底细的周昌不让刘如意奉召。吕后征召了赵王三次,三次都被周昌硬梆梆地拒绝了。


吕后拿周昌没有办法,只得征召周昌回长安。周昌一离开赵国,吕后便跟着下令再召赵王。没有了腰杆子硬的周昌,刘如意不敢拒绝嫡母的命令,只能奉命来到长安。


本来照吕后的心意,她几乎是要立马向刘如意下手的。刘盈对他娘的用心与手腕都很了解,先行一步把如意保护了起来。所以打从刘如意踏进长安地域的那一刻起,他就亲自出城迎接,并从此与弟弟同食同寝,使得吕后好几个月都找不着下手的机会。


可惜,吕后却是一个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女人。终于,机会让她给等着了。


刘盈有个习惯,每日都会晨练,刘如意年纪小,不像哥哥那么有恒心,何况他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面对的是怎样的危险,所以终于有一天,他坚持不了,就赖床不起,不愿再跟着哥哥去射箭。刘盈心软,想想一时半刻也没什么要紧,就依了弟弟。


就这么片刻工夫,吕后的杀手就派来了,就在刘盈的寝宫之中,将毒药灌进了刘如意的口里。


等到刘盈兴冲冲地回来,如意已经被吕后杀死在被窝里。


给予戚夫人精神上最为严重的打击之后,吕后开始对她进行肉体上的摧残。她下令将戚夫人的手脚全部砍掉,挖去眼睛、熏聋耳朵、灌下哑药,然后丢进粪池里。


为了让儿子欣赏自己精心创作的绝世佳作,吕国母还将刘盈带到厕所观光游览。


真是匪夷所思,不给儿子做真善美的表率倒也罢了,为什么还要让他欣赏这惨绝人寰的一幕?大概因为她是从战争和政治斗争中走过来的,还有过羁押于敌人手中的经历,深知这世界是如何残忍,作为万乘之君,更是处于一个非常危险的位置上,想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打磨自己的心肠,铸就钢铁般的意志,总之,吕后是个信奉暴力的人,她觉得儿子过于孱弱,需要这么锻炼一下。


刘盈茫然地看着母亲冷静的唇齿,好一会儿才似乎明白了什么,一声呼喊从他的胸腔里冲出,他第一次体会到什么叫魂飞魄散。


一个曾经那么美丽的女人,都可以变成这种样子,刘盈深刻地体会到了恶的力量,而这种恶来自于生他养他的母亲,他觉得自己也与之密切相连,无法摆脱干系,那么怎么还能够为人君主呢?巨大的精神危机使他无力打理朝政,惟以吃喝玩乐,数年之后,在抑郁中死去。


这个傀儡皇帝就这样死了,还没来得及在历史上吹出一个漂亮的泡泡。

 

谁更可怜

 

戚夫人与吕后的这段历史,其实挺凄惨的。要是放到今天,拍个“汉代爱情故事”,绝对要超过韩剧中爱情故事的人气,也一定能赚得更多眼泪。或许有人在看到戚夫人结局的时候,忍不住落下泪来。你想,这么一个有姿色的女子,却是这种死法,套用一句俗话:让人情何以堪!


可是,回头一想,竟然又冒出个问题:戚夫人与吕后,到底谁更悲惨,谁更可怜?


莎士比亚说过:弱者,你的名字是女人。


女人终其一生,是渴望被人爱,被人宠的。像戚夫人这样的女子,起码在年轻(甚至到中年)都是有人疼有人爱,享受过荣华富贵和浪漫爱情的,到了今天,可以称之为:金钱爱情双丰收。相比之下,吕后这辈子恐怕从来没有得到过刘邦的宠爱吧,就算生了个儿子立为太子,也不过是男权下的生产工具而已。如果说她够狠,换个角度看,也可以说她够聪明,她心里对此一清二楚。


渴望爱,却没有爱,一辈子都得不到,还要眼睁睁看着心爱的人与别人两情相悦,真真是一种折磨。在这种情况下,你要她心里不恨、不扭曲,恐怕很难吧。从这点来看,我不禁想,或许真正可怜的人是吕后。


她对戚夫人的所作所为,抛开国家利益来看,在心理上和心智上肯定是不正常的。很可惜,在古代,是没有心理学一说的。所以,她只能被指责为残暴。可是,就算她用这种方式来发泄,也不可能遣散心底的孤寂和落寞,活着还要时不时被噩梦所困扰,死后还要留下永生永世的骂名。你说,她难道不可怜吗?


再者,在这场政治斗争中,戚夫人也没闲着,本打算吹吹枕头风,废太子立如意的。如果她真的成功了,谁知道她就不会成为吕后呢?她也不算是个心地纯正的人啊。同为妃子,同样受宠,玉环就要单纯得多了。战争中,胜为王败为寇。后宫斗争,不也一样吗。戚夫人是输给了自己,既然败下阵来,不如就了结了。这样,反而会让吕后的心中难受一辈子,因为她连报复的机会都没有。


所以,很多时候,“好歹活着”是非常错误的。


无论怎样的伤痛,都是过眼烟云!但愿不会有现代版的戚夫人和吕后,两个都是弱者,两个都受伤!切记切记:这天底下的乌鸦,都是一般黑!我们首先要好好爱自己。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萧何为何笃定从未带领兵作战的韩信可以统帅三军?
  • 刘邦是个怎样的“无赖”
  • 项羽率3万骑兵击败刘邦56万大军
  • 汉文帝是怎么诞生的?刘邦走错门误幸其母薄姬
  • 汉代是神化刘邦:先给他父亲戴顶“绿帽子”
  • 樊哙卖狗肉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