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兼士拒给日本人打工卖书度日

时间:2012-07-31 09:33来源:科技鑫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五四”时期,沈氏三兄弟与好友合影。






  抗战前,沈兼士在北京大学教书,还兼任北平故宫博物院文献馆馆长,拿两份工资。北平沦陷翌日(1937年7月31日),他就不去故宫博物院上班了。
 

  北大南迁后,他滞留北平,在辅仁大学任教。主持敌伪治安维持会的周养庵派沈兼士一个学生来见他,说:“文献馆还得请您主持,知道您血压高,您不必天天到馆,偶尔去去就行了。”沈兼士说:“我饿死也不给日本人工作。”遂拍案把学生赶出了家门。
 

  如此,沈兼士的收入锐减。他家里5个孩子,其中4个女儿还在读书,妻子有间歇性精神病,时好时坏,儿子沈观患严重的肺结核在疗养,经济变得极其困难。没办法,他让正在上幼师的大女儿沈萃、在天津上中学的次女沈泰辍学,省下两个人的学费。只有三女沈节、幼女沈兑因为年纪小,继续读书。
 

  后物价飞涨,生计更加捉襟见肘。按家乡浙江吴兴风俗,下午三四点来了客人,按例要以茶食款待,除清茶之外,要上几碟点心。无力置买点心的沈家“发明”了炸面片,把面略加糖,擀成薄面片,切成小条,用油炸酥,当做点心。其实,炸面片也只是小小一碟,大约六七条。一个客人幽默地说:“有了这炸面片,沈家就成了稍慰愁思的地方。”
 

  再后来,生活难以为继。有朋友对沈兼士说:“你是书法家,不妨在荣宝斋挂个笔单卖字吧,也可赚些钱补贴家用。”沈兼士说:“现在除了汉奸、鸦片馆老板和发国难财的奸恶之徒以外,谁有钱买字画!我是决不给这些恶人写字的。”
 

  不久,爱子沈观病逝,白发人送黑发人,沈兼士一夜白了头。沈观,小名阿观,小时候活泼可爱,深得沈兼士的朋友鲁迅的喜爱。鲁迅曾多次赠书予他,两人成为忘年交。沈兼士写下《哭观儿》诗:“已悲年少成孤露,老泪何堪洒墓墟。廿载艰辛勤顾复,而今寂寞对楹书!”寥寥数语,无限悲凉。为补贴家用,沈兼士只好卖书。第一次卖书,他找到在北平图书馆工作的朋友,卖给了图书馆。那天下午,沈兼士在小南屋找书,他讲书名,女儿们写出单子。每每一书在手,报了书名,无法割爱,最后发现肯卖的没几本,只好忍痛一一再写上。
 

  他先后卖了几次书。沈兼士等米下锅时候,唯利是图的书商不仅出价苛刻,而且多加奚落。对于他这样的学者,卖自己的书,是痛苦的事情。其心灵的煎熬,是无法用一句“此书去我之日,殊难为怀”来形容的。据中国日报网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