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间谍关露的坎坷人生

时间:2012-08-14 09:56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王吴军 点击: 载入中...

 

影视剧中的关露

 


  关露是民国时期有着传奇色彩的才女。她祖籍河北宣化,1907年7月出生于山西省的右玉县,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当时的进步文艺团体“左联”的骨干。


  关露原名胡寿楣,又名胡楣,关露是她的笔名。她幼年家贫,是靠自学学完中学课程的。1927年至1928年,她先后在上海法学院和南京中央大学文学系学习。


  1930年初,她的第一篇短篇小说《她的故乡》发表在南京的《幼稚周刊》上。接着,她因发表诗歌《太平洋上的歌声》一举成名,和潘柳黛、张爱玲、苏青并称为“民国四大才女”。


  电影《十字街头》的主题歌《春天里》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其歌词“春天里百花香,朗里格朗朗里格朗,火红的太阳当空照,照亮了我的破衣裳……”就是关露写的,这首歌风靡南北,传唱至今。


  关露还是一个有着浓厚传奇色彩的党的地下工作者。1939年冬,她奉命打入汪伪特工总部,从事情报收集和策反工作,策反特务头子李士群。1942年,她又奉命打入由日本海军出资办的《女声》杂志社,收集侵华日军的情报。


  在关露的努力下,一些创作水平较高的共产党员的稿子很快在《女声》上发表了。


  地下党员丁景唐在短短两年半中,他以“歌青春”、“乐未央”、“辛夕照”等笔名写了56篇(首)诗歌、散文、杂文、评论、古典文学研究等文章投向《女声》,关露竟然都一一发表了。


  1945年3月,丁景唐收集了发表在《女声》上的20多首诗,出版了一本诗集《星底梦》。关露知道这件事后,高兴地在《女声》上评价《星底梦》的问世就“好像在一片黑寂的大海里看见了一只有灯的渔船一样”。


  当时,丁景唐只觉得关露选稿的眼光非常独到,却不知道,关露是一位潜伏敌营多年的共产党员。


  而关露在《女声》杂志社工作的工资极其微薄,甚至她的生活都成问题。关露这个时期的日子过得非常清贫,早餐几乎都省去不吃,肉蛋之类根本吃不上,常年处于半饥饿状态,这让她的身体非常虚弱,有时甚至会晕倒。


  冬天,她租的房子冷得像冰窖,她买不起木炭。实在太冷了,她就想去卖血换木炭。去了医院,医生说她的身体太弱了,没给她抽血。她只得守着寒冷的小屋过了一个冬天。


  1943年8月,经党组织批准,关露赴日本东京参加第二届大东亚学者代表大会,并作讲演。参加这个会是要公布名单的,这就等于向世人亮出自己是“汉奸文人”的身份。关露对此很是犹豫。


  但上级组织认为,如果她去日本一趟,会看到听到许多情况,这个机会不容错过。会上,关露被日方分配的讲演题是《大东亚共荣》。她却换成了《中日妇女文化交流》,谈了些无关紧要的内容。


  但关露从此就背上了“汉奸”的骂名,当时上海的《时事新报》的一篇文章这样写道:“当日报企图为共荣圈虚张声势,关露又荣膺了代表之仪,绝无廉耻地到敌人首都去开代表大会,她完全是在畸形下生长起来的无耻女作家。”


  关露为此承受了极大的压力,并牢记上级组织“不能辩护”的指示,忍辱负重,在魔窟中坚持潜伏了6年。


  1945年抗战胜利,她辗转来到解放区,本想重新拾回满腔热情继续创作,却发现“关露”已经成为一种耻辱的象征。结果,这导致了关露的精神分裂。


  1955年因潘汉年冤案,她被牵连入狱。1966年,“文革”开始,次年7月1日,年逾花甲的关露再次被捕,关押在秦城监狱,她的精神全面崩溃。1982年,关露平反昭雪后,已瘦弱憔悴得不成样子了。这年冬天,她服安眠药自尽。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