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凭什么留名千古

时间:2012-09-05 10:29来源:新华网 作者:王国华 点击: 载入中...




  历史上真实的孙膑是怎么回事?孙膑姓孙吗?他的老师是谁?他到底凭什么留名千古?

 

  孙膑不姓孙

 

  孙膑不姓孙,本应姓陈或者田。


  有关孙膑的权威记载,来自于《史记》中的《孙子吴起列传》,里面写明“孙武既死,后百馀岁有孙膑。膑生阿鄄之间,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既然孙膑是孙武的后代,他的姓氏也应该随着孙武的。而孙武的祖上并不姓孙。其祖先叫妫满,被周朝天子册封为陈国国君(在今河南东部和安徽一部分)。当时,包括陈国在内的若干族群有以国为姓的传统,孙武的先祖便姓了“陈”。后来陈国内部发生政变,孙武的直系祖陈完迁居齐国,改姓田。再后来,田完的五世孙田书做了齐国大夫,因为领兵伐莒(今山东莒县)有功,齐景公在乐安封给他一块地,并赐姓孙氏。这样,才有了后来的孙武、孙膑。


  君主让臣子改姓,是一种赏赐。明朝末年,郑成功就因为抗清有功,被南明皇帝赐姓“朱”,所以郑成功在民间又被称为“国姓爷”。


  孙膑的名字也有来历。“膑”是古代一种刑罚,简单地概括,就是“挖去膝盖骨”。用人生经历做名字,也是古时一种传统。传说中,这是孙膑的老师鬼谷子未卜先知,预测到孙膑将来有此一劫,给他取了这个名字。但按逻辑推理,也许孙膑根本就是个“无名氏”,后人给他起的这个名字。


  还要提一提传说中的鬼谷子。据称,鬼谷子姓王名诩,号玄微子,卫国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周阳城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鬼谷子为纵横家之鼻祖,《史记》中说:“苏秦者,东周洛阳人也。东事师子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苏秦与张仪为其弟子,并没提到他还教过孙膑与庞涓。明朝,署名吴门啸客的《孙庞演义》中才明确讲鬼谷子是孙膑庞涓的老师。但是庞涓死于公元前342年,他死后五年的公元前337年苏秦才出生。而鬼谷子若收了相差几十岁的几个徒弟,其寿命应该在百岁之上,在当时恶劣的生存环境下,可能性不大。再说,若无史料佐证,明朝人怎知两千年前的师承关系?估计是作者为了强调孙膑之高明,才给他安了这么一位名师,就像今人总是自称名人之后一样。

 

  遭陷害出山

 

  东方传统中,一个成功的人,一个好人,必须由一个恶人来陪衬。恶人越恶,好人越好,成功者越成功。若秦桧之于岳飞,魏忠贤之于东林党。同样,没有庞涓,也无孙膑之宝剑锋从磨砺出。


  流传下来的最全面的孙庞故事,便是明人所著《孙庞演义》。这部书的范本又来自《史记》,但前者进行了充分的想象和发挥,后者则是相对严谨的历史。


  关于孙庞的关系,《史记》中记载得很简单,“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孙膑与庞涓曾经都学过兵法”,二人是否同学关系都不好说,也可能是师兄弟关系,甚至可能因为两人都学过军事,只是同道关系而已。


  二人的结怨原因,各种记载几乎一致,即,庞涓嫉贤妒能,“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他以为这样就搞定了想象中的劲敌,殊不知却把一个本来可以做朋友的人真的激发成了劲敌。


  那么,庞涓为什么不再残忍一点?直接整死孙膑,岂不更稳妥?两种可能:一是庞涓怀有恻隐之心,一是他低估了劲敌之“劲”。通俗点说,庞涓潜意识里小瞧了孙膑,把孙膑的大腿与其大脑画了等号。


  接下来,孙膑生命中出现了两个贵人。一个是连名字都没留下的齐国使者。他出使魏国期间,孙膑以囚徒身份求见,讲述了自己的遭遇,希望报效齐国。使者很惊奇,偷偷把孙膑带了回来。另一个贵人是齐国大将田忌,“善而客待之”,使得孙膑有了用武之地。东方社会的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最讲究人身依附,故称“先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没有使者的慧眼识珠、牵线搭桥,没有田忌的大力扶持、言听计从,即使身怀经天纬地之才,也只能是在纸上谈谈兵。

 

  三个代表作

 

  孙膑有三个代表作,这是他流传千古的要素。无论你写小说还是拍电影,无论怎么改编,万变不离其宗,必须提到以下案例。


  田忌赛马。这是孙膑小试牛刀。田忌跟齐王赛马,向孙膑求计。孙膑说,你的马分为上中下三等,用你的下等马跟他的上等马比赛,用上等马跟他的中等马比,用中等马跟他的下等马比,这样,你输一局,赢两局。二比一,最终还是你胜。


  今天来看,这样的计策平淡无奇,跑马场上的弊案早超越了人们的想象。但琢磨一下,里面暗含着很多玄机。比如,分析敌我情势,不蛮干;通盘考虑,舍得失败一次。在蒙昧初开的年代,大家还在比蛮力。两军对垒,就看谁的人多,谁的兵器锐利。而孙膑将智慧提升到一个成为胜负定盘星的高度,他的计谋属于创造性的,就像发明齿轮和锯子的人,具有普遍意义。田忌采用了孙膑的计策,果然成功,把孙膑推荐给齐王,成为齐王座上宾。


  围魏救赵。魏国大将庞涓进攻赵国。齐国出兵救援,孙膑提出围魏救赵战略。这个办法跟“田忌赛马”有类似之处,都是避实击虚。田忌大喜,引兵攻击魏国首都大梁,庞涓担心被端了老窝,匆匆忙忙赶回来。赵国得救了。


  孙膑减灶。十多年后,魏国和赵国联合攻击韩国。韩国也向齐国求救。孙膑向齐王建议,必须援助,韩国离我们齐国很近,如果韩国被灭,敌人也就来到我们家门口了。其实,假如没有魏国参与,孙膑还真不一定主战。恶待一个高人,就是增加一个强劲敌人,魏国有庞涓,孙膑这一辈子都与魏国为敌了。而这时候,庞涓正一直憋着跟孙膑正面打一仗。田忌、孙膑再次带兵攻击大梁,庞涓则在后面拼命追赶。孙膑说,魏军向来强悍,瞧不起齐国,我们就利用一下敌人的弱点。于是令大军在路途中埋锅造饭,第一天盘十万个炉灶;第二天盘五万个炉灶;第三天盘三万个炉灶。庞涓一看,齐国兵丁日益减少,肯定是病死的病死、逃亡的逃亡了。遂令部下扔掉辎重,轻装上阵。心一急,便乱了心机。此时,孙膑以逸待劳,已经在马陵一带布下天罗地网。天黑时分,庞涓赶到,见一棵大树上隐隐有几个字,忙点起火来观看。这一点火,便暴露了目标,隐藏在高处的齐国大军乱箭齐发。庞涓身受重伤,这时他才看清那几个字:“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庞涓走投无路,举刀自刎。


  自此以后,孙膑的名气传遍了各诸侯国。他写的《孙膑兵法》大概在东汉末年便已失传,1972年在山东临沂雀山西汉墓中又重新发现,有一万一千余字。据说,庞涓死后孙膑也销声匿迹了,再无赫赫战功。也许是因为心中已无大恨,没有谁值得他绞尽脑汁了。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