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普通市民遭遇买房难

时间:2013-03-26 08:05来源:《深圳晚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民国初年,广州市中心地区一德路、石室一带的房子。
 

  房价一天比一天高,“新国五条”出台意在抑制房价,却引来不少质疑之声。如果告诉你:时光倒退100年,在民国没有开发商,房价比现在便宜许多,但普通民众攒上百年才能买到一套房,那心态是否会平衡些?

 

  单纯看房价,民国的房子比现在便宜。可是民国时普通百姓收入太低,房子虽便宜,仍然买不起,从这个角度看,那时候的房价并不低。
 



上海石库门居民住宅区保持着民国时期的建筑风貌。

  成都小市民   一辈子买不起房


  民国初年,成都一座带小花园的院落售价为440两银子,不足半年就涨到500两。业主庆幸:“以今日房钱之涨,若未买此宅,即减除月给亦恐不敷。”而那时的成都普通人一年最多也就攒下5两银子。民国元年,少城栅子街一座院落,瓦房10来间,还带小花园,售价只有440两银子。


  然而,民国初年成都人的收入又有多高呢?人力车夫365天不歇班,刨去饭钱、车份儿(交给人力车所属公司)及抽大烟和逛低等妓院等等开支(多数车夫狂赌烂嫖,且有鸦片瘾),一年最多能攒下来3两银子;理发师剃一个头挣10文钱,刨掉吃饭、租房和看病的钱,一年到头最多能攒7两银子;看门的保安管吃管住,月薪500文,一文钱不花,一年才攒下6000文,折合纹银5两多一点(以上数据均见于《成都通览》一书,成都时代出版社2006年版)。这些卖力气吃饭的升斗小民要想在成都市区买一所像模像样的宅子,得付出几十年甚至一百多年的血汗。


  “北漂”鲁迅三个月工资能买四合院


  想弄清楚民国房价是高还是低,除看收入外,还要看具体时间。大致来说,民国前期房价低,民国后期房价高;北洋时期房价低,国民政府时期房价高;抗战前房价低,抗战胜利后房价高。此外,房价还与所在城市和当时政局相关联。


  1919年,也就是五四运动那年,郁达夫的哥哥郁曼陀在阜成门内巡捕厅胡同买下一个四合院,花了2200元(大洋,下同)。1924年,“值五六千元矣”。(成都府立中学国文教员吴虞1924年5月3日日记)。短短五六年,房价涨了一倍多。
 



西直门内八道湾胡同11号,鲁迅1919年11月至1923年8月住在这里。资料图片


  鲁迅先生1912年5月到北京任职,开始十余年“北漂”生涯。刚到北京时,鲁迅住在其作品里经常出现的S会馆,即山会邑馆。“山会”指山阴县和会稽县,这两个县是清代绍兴府所在地。北京历史上有许多会馆,大多由京官为方便家乡读书人赴京应试及候补官员暂住捐建。按照惯例,同乡求居不交租,或只交很少一点管理费,鲁迅当时交的租金也不多。


  1919年,为了全家团聚,鲁迅和周作人花了3675元买下西直门内八道湾胡同11号一座“三进的大院子”。1924年,鲁迅花不到1000元买下阜成门内西三条的一套四合院。


  中国历史上货币的购买力以米价衡量最可靠。1919年、1924年北京米价每千克平均价格分别为0.107元和0.159元。这就是说,当时八道湾3675元的房产约值3.5万千克米,以现在米价1千克卖到4元人民币算,大概值14万元人民币。同理,西三条四合院房价约值6250千克米,相当于现在的2.5万元人民币。鲁迅的收入,包括教育部月薪300元及稿费、讲课费。这样看来,八道湾房产约需鲁迅一年的工资,而西三条四合院只值他两三个月的工资。


  北京住房市场民国十七年(1928年)前一直涨价,至民国十八年(1929年)开始下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形?因为北伐胜利,国民党把北洋军阀打跑了,北京不再是首都,行政机关大批南迁,官员和富商卷铺盖走人,北京成了一座没有购买力的死城,楼市岂不崩盘?


  投机后恰逢战争  天津楼市大崩盘


  民国时期,天津楼市也曾出现崩盘。早先没划租界的时候,天津是很冷清的,后来天津成为租界城市,有“治外法权”罩着,什么事儿都是洋人说了算。中国人犯了法,或者当了政治犯,一逃进租界,就没人敢逮了。所以革命党人也去天津,前清遗老也去天津,下野军阀也去天津,天津迅速繁荣起来,房价跟着迅速飙升,房地产公司也跟着遍地开花。


  民国十五年(1926年)前后,光是天津本土的房产公司就多达几百家。天津城内原有的空地上都盖满了楼房,过去的平房也很快地被拆掉重建。前清遗老和一些实业派人士眼见有利可图,纷纷涉足房地产开发,一时间建筑材料供不应求。自建房的家庭想买砖,必须提前一年预约才能买到。那时候,即使再精明的开发商,即使再有眼光的炒房客,也想象不到房价会跌。


  可是到了1927年,“革命军北伐节节胜利,一般旧官僚皆以为旦夕不保”,坐拥多套豪宅的遗老、官僚和小军阀们纷纷卖房,携带细软前往上海避难。市场上的房子供过于求,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房价迅速下跌。而普通购房者眼见房价下跌,本来想买也不敢买了,人人持币观望,于是房价跌得更厉害。早先向房产公司和投机客大手笔放款的银行收不回资金,工商业无法运转,市面更加萧条,天津卫迎来有首次大崩盘。此后,中国整体上房价滞涨的情形持续八九年。


  到了1937年,日本人占领北京,在华北平原烧杀抢掠,在北京四郊制造无人区,地把农村居民赶进北京城,同时日本侨民也跟在日本人的刺刀后面大批迁入北京定居,使得北京人多房少,一房难求,房价和房租突然飞涨,房地产市场比1929年以前还要火爆得多(老舍先生的名著《四世同堂》里生动记录了这一现象)。此时天津房价也浴火重生,比崩盘前还火爆。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民国年间成都电影院:被扔手榴弹 带枪大兵保护
  • 美国总统胡佛与民国总理唐绍仪的奇缘
  • 民国史上第一个专职的记者是谁?
  • 民国文人的“北漂”生活
  • 民国人坐火车都吃啥?
  • 民国时期为“推行国历”实施元旦休假制度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