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中国历史上十大最强女人(3)

时间:2013-10-06 08:55来源:网络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鱼玄机并非没有爱过李亿,奈何李亿虽是状元,人品才华都不过尔尔,心也就死了。"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这句诗是她人生的分水岭:从自恋自怜,到自戕自毁。及时行乐吧,没有谁值得留恋。


  艳帜高张的咸宜观写下"鱼玄机诗文候教"的广告,确是吸引了不少心存挑畔的才子。曾和鱼玄机交游的文士有:李郢、温庭筠、李近仁、李骘等。鱼玄机从来没有过这样的自由自在:她可以以盛宴和狂欢来招待客人,看谁不顺眼也可以一脚就把人家踢出门去。鱼玄机的生动、鲜活、泼辣、才华,迷倒了整个长安城,男人都俯在她的石榴裙下,听候她的差遣。那一刻,她是情欲世界的女皇。


  谁都知道鱼玄机是出了名的荡妇。可是,她的道观门前,还不是排成了长队?无怪乎她纵声大笑,要把天下无行的男人都视为脚底泥。然而,放浪和狂傲之外,她从自己的诗和文字里,照见了自己的卑微:一旦失去了追求者和爱慕者,她将无处可逃。外表依然美艳绝伦的鱼玄机,内心却开始生出霉斑,开始蔓延,她不是不知道这点。就像武林第一美人林仙儿的下场一样,鱼玄机24岁的时候,人人都看出来,她人老珠黄了。


  因为和丫环绿翘争宠,鱼玄机把绿翘打死了。而审问她的,竟是旧日追求她而被扫出门去的裴澄。鱼玄机被斩首了,终年24岁。"一个会写诗的卖笑的道姑,最后卷入一件普通刑事案件。"历史最终对她竟然用了这样一句评价。只有在王小波的《寻找无双》里,还残留着她的一缕香魂,还有她那一大把水草一样茂盛而动人的长发。

 

 

  夏姬:资深美女的身体与政治

 


  夏姬:春秋时郑穆公之女,初私通子蛮。子蛮早死,继为陈国大夫夏御叔之妻,生子徵舒。御叔死,她与陈灵公、大夫孔宁、仪行父私通。徵舒射杀灵公,孔宁等奔楚,请楚师伐陈。她被楚庄王所俘,送给连尹襄老为妻。襄老战死,她从申公巫臣谋,托词归郑,后申公巫臣娶以奔晋。


  以前看希腊神话,总是不明白,那些徐娘半老的王后们,怎么会有这么多的追求者呢?追求奥德修斯的老婆的各国王子,住满了整个宫殿;俄狄浦斯的娘亲答应天下人,谁查出事件的真相就嫁给谁;她们看起来都新鲜热辣得很,是男人们的猎物、诱饵,光是风韵犹存是解释不了的。


  而咱们,中古近古以来,都是些老夫少妻的命,只有老头娶小妾,哪有寡妇老树发新枝的?偶有几个太后级人马跟少壮青年胡混,显然都是权势逼迫,男人嘛,只得半推半就。哪像人家,一女寡居百家求。


  但春秋时期的夏姬不同。生在上古时代,虽没什么贞操观念,但头脑正常的人也不兴乱伦、玩3P、4P,但夏姬就一而再、再而三地这样干了。凡是沾过她的男人基本上都死了,国都衰灭了,老老少少的追求者,还是从尖沙咀排到旺角,再排到佐敦。


  夏姬是郑穆公的公主,年纪轻轻就跟亲生哥哥公子蛮私通,夏姬不得不被许配给小陈国一位御史大夫。公子蛮两年后就死掉了。儿子长到十几岁的时候,夏姬的丈夫也死了,她成了寡妇,陈国的国王陈灵公就当了夏姬的情人。同时,他的"同情兄"还有朝中的大臣公孙宁和仪行父。看得人只觉得夏姬有本事,把君臣三人管理得就像后宫一样整齐有序:他们具有推荐新情人给夏姬的"贤淑"和"美德",仨人不仅不妒忌,还常常一起饮酒作乐,一起讨论共同的情人夏姬,穿着夏姬送的内衣上朝谈论风月,还当着夏姬儿子的面说这是他们三人共同的儿子。这可把夏姬的儿子气坏了,找人杀了陈灵公。


  这个少年的弑君行为给了楚国借口,楚庄王出兵灭了陈国。


  楚庄王抢到了夏姬,正流着哈喇子,大臣子反也迷上了这个中年妇女,两君臣因此而吵个不停。巫臣劝谏说:"这个女人不寻常。不祥之物不能要啊。"楚庄王只能咽着口水把夏姬嫁给一个老贵族,可不到一年,这个老贵族就在战场上被一箭射死了。夏姬就跟他的儿子黑腰好上了。


  唉,乱伦之人,其行必不端。这个黑腰有了后妈,连亲爹的尸体都不去接了。楚国人对夏姬的不祥和淫荡的名声十分反感,楚庄王只好不情不愿地把夏姬送回郑国老家。


  就这样过了十四年--当然,这十四年里,这个国王的姐姐干了什么,就没有人过多地追究了。反正在她过五十岁生日的时候,当初那个不让楚庄王和子反娶她的巫臣跑过来,把她抢回家做老婆啦,还带着她投奔到敌国晋国。原来十几年前早就不怀好意了呀。楚庄王醋意大发,把巫臣在楚国的家人灭族,那个跟后妈有染的黑腰也身首异处。巫臣也不是好惹的,培植吴国成为楚国的敌人,从此两个国家一有空就打仗。


  由于她与陈灵公等三位国君有不正当关系,人称"三代王后";先后七次下嫁,故为"七为夫人";九个男人死于她的床裙下,又称"九为寡妇".可追求她的男人还是前仆后继、无怨无悔。而这个女人,除了男人的热身子,似乎不作他想。更稀罕的是,公元前七世纪,什么阴阳采补,什么《素女经》、什么《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还没有甚嚣尘上,夏姬是如何青春永驻的?莫非真是流行姐弟恋?


  似乎中国文人史上,"关关睢鸠"、"有女怀春"的情史都是由二八花信的少女写就的。一旦嫁了人,她的故事就像电视剧打上了一个完字,曲终人散,就像死鱼眼珠,毫无光彩可言。即使有,那也是相夫教子、齐家治国的功绩,而非性吸引力。夏姬尽管是个人尽可夫的荡妇,但也算是创造了一部传奇吧--且看年已半百的资深美女如何勾引男人。

 

 

  齐文姜:艳星洗底记之从荡妇到军事家

 


  齐文姜:春秋时代齐僖公的次女,与她的姐姐齐宣姜,同为绝色美人。文姜的婚姻则一波三折,与其兄乱伦,轰动了天下各国。后来,她一心一意地帮儿子鲁庄公处理国政,因为处置得宜,使得鲁国威望提高了不少,还在长勺挫败了霸主齐桓公的进攻。人们一面讽刺她的荡妇淫娃行径,一面又一再歌颂她的绝世艳丽,《诗经》上就留下了许多有关文姜的篇章。


  春秋时代,美女如云,各国的小公主都在竞芳妍、斗美艳,你方唱罢我登场。但齐国与众不同,他们推出的一是对"Twins":齐宣姜和齐文姜。两姐妹都是齐僖公的女儿,就像诗歌里称颂的那样"手若柔荑,肤若凝脂",都貌若天仙。齐家两位Twins公主成为各国哄抢的目标。


  姐姐齐宣姜十五岁的时候嫁给卫国太子,没想到她的公公卫灵公却迎娶了她,宣姜只好当上了意中人的后妈。后来亲儿子和太子争权夺位双双成了刀下鬼,宣姜也被迫再嫁。这个绝代佳人命蹇时乖,只好做了乱世的牺牲品。


  妹妹齐文姜更不好惹。那时齐国正当财大气粗,捧谁红谁,而尊贵的公主又美艳惊人,求婚的君侯王子纷纷借机前往齐国都城临淄攀扯关系。在众多的追求者中,文姜特别欣赏郑国世子姬忽,认为他端正勇健,如玉树临风。齐、郑两国便为儿女缔结了婚姻。原本是一桩令人艳羡的美事,郑国的世子忽然听到了"齐大非偶"的传言,单方面撕毁婚约。被人退婚?齐文姜一口气堵在胸口,终于恹恹成病。


  这两朵姐妹花运气都不好。郑、卫两国,本就是淫风大炽的地方,溱洧之地,男女淫奔不禁,性观点非常开放。这两位天生尤物刚好许配给这两个国家,结果私生活就被搅得一团糟。文姜遭此重大刺激,居然就和自己的亲哥哥姜诸儿之间,发生了男女私情。她的爹爹齐僖公知道以后,吓得半死,赶紧把女儿嫁给刚好赶过来求婚的鲁桓公。


  为了防闲,齐僖公还一反兄弟送亲的惯例,亲自将女儿送往鲁国成亲。齐僖公对这对Twins羞愧不已,不让她们俩回娘家。宣姜很委屈,文姜也没有办法,只好安心地做鲁国夫人,并生下了两个儿子。


  十四年后,老爹齐僖公终于死去,哥哥姜诸儿新任齐国国君。又过了4年,文姜终于逮着机会了,便伙同鲁桓公一同去道贺,结果是,姜诸儿和文姜合谋把鲁桓公给杀了。文姜也借口不回鲁国,让儿子鲁庄公接她到了齐鲁之间的禚地,说:此地不齐不鲁,正是我的家呀!哥哥姜诸儿也会意,把行宫盖在邻地,方便两人相会。


  为杜天下悠悠之口,齐襄公姜诸儿作为国君,还是得结婚,于是向周庄王的妹妹求婚,周庄王指派同宗的鲁庄公就近主婚。这样一来,齐襄公是鲁庄公的舅舅,又是他的杀父仇人,还是其母的情夫,为他主婚,鲁庄公心情微妙。不过,后来由于齐襄公的极力讨好,两人的敌意尽消,母亲与舅舅双飞双宿从此更自由。


  齐襄公姜诸儿后来被手下杀死了,文姜也没有离开禚地,就在那里遥遥地指挥儿子鲁庄公管理政事。正如动作片英雄不一定不能成为政治家一样,以放荡出名的艳星就未必胸大无脑。文姜在处理政务上展现了她敏锐的直觉和长袖善舞的本领,同时也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没过多久,文姜就掌握了鲁国的政治权柄,还把鲁国这样原本只是森林里的小白兔的角色,培养成经济军事强国,成了大灰熊,在诸国战争中屡屡得胜。


  文姜以前做下的风流账不仅被民间文本纪录下来,而且还放在《诗经》里广为传唱;难得她聪慧无比,还是一寸寸从谷底爬起来,化蛹成蝶。文姜去世的时候,鲁国为她风光大葬,大赦天下,也算对得起她的美艳和功绩。不过,就像三级艳星一样,就算爬出了井底,又怎么样呢?大家记得的,还是你被情欲缠绵、束缚、挣扎、哀嚎的丑态。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十大美女
  • 中国历史上十大“怪癖”皇帝
  • 中国历史上最美的五位皇后
  •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废掉皇帝的大臣是怎么炼成的?
  • 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十大美女
  •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离婚的皇妃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