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审查始于清政府

时间:2013-11-16 08:44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民国看电影

 

  电影放映的普及和发展,自然引起了清政府的关注。对于这些“从天而降”的“西洋影戏”,以及大逆不道热衷“西洋影戏”的臣民,清政府自认为该出面管管了。1911年(清宣统三年)6月,上海“自治公所”公布了“取缔影戏场条例”,凡七条,规定:“开设电光影戏场,需报领执照”;“男女必须分座”;“不得有淫亵之影片”;“停场时刻,至迟以夜间十二点钟为限”;如违规,“经查属实者,将执照吊销,分别惩罚”等。这一条例,可说是中国电影审查制度的开端。


  民国成立后,上海“市政厅”也启用了这个条例。因此,早期中国电影的审查制度和电影的发展密切相关,电影(故事片)成为主流之后,为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西方生活观念,文化的冲突不可避免。早期西方的娱乐电影很少专门传达教育信息,反之则专用耸人听闻的事件为卖点,加之美国影片中对华人形象的恶劣糟践,很快出现对电影加强管理的呼声。而中国电影人制作的首批长片,成为中国电影审查制度建立的直接外部推力。


  电影自1896年传入中国后,很快就显示了其简单直观、接近生活、易吸引人的特点。由于最初的影片均为风光奇闻、生活场景,秉承“文以载道”的知识分子对其“异常欢迎”,当时的舆论认为“无有中国戏的封建淫秽,大开眼界,甚好”.由此可见,从电影进入中国的第一天起,就承载了道德教化和现代教育的任务。


  《当代北京电影史话》以真实的历史史料为依据,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发生在北京的电影史迹,以及电影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海啸促成清政府甲午战败后求和?
  • 清政府如何确保粮食安全
  • 清政府曾规定影院男女必须分座
  • 甲午战后巨额赔款几乎令清政府破产
  • 清政府如何确保粮食安全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