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大师汪世瑜:昆曲不能过分小众化 要改革

时间:2013-12-30 09:57来源:苏州日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汪世瑜,1941年生,原名汪铭育,苏州太仓人,国家一级演员。浙江昆剧团第二代“世”字辈演员,曾任浙江昆剧团团长,现为“浙昆”名誉团长。他是第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汪世瑜1955年进国风苏昆剧团,师承周传瑛。工小生,巾生、冠生、鞋皮生兼能,尤以巾生见长,有“昆曲巾生魁首”之誉。他扮相清秀俊美,嗓音甜润,身段潇洒,在50多年的舞台生涯中,成功塑造了《牡丹亭》中的柳梦梅、《西园记》中的张继华、《桃花扇》中的侯朝宗、《风筝误》中的韩琦仲等诸多光彩的艺术形象,《拾画叫画》、《琴挑》、《跪池》 等拿手好戏的表演更是丰采独具,令人叫绝。他是青春版《牡丹亭》总导演和厅堂版《牡丹亭》的导演。他曾多次赴美国、日本、泰国和中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演出、讲学,受到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

 

 

  传心授的昆曲艺术需要代代传承

 


  苏周刊:杨守松先生所写的《昆曲之路》中曾经提到,您是大忙人,他去各地采访都能遇见您。您近些年主要在忙什么呢?


  汪世瑜:一辈子从事戏曲艺术的人,都会经过学、演、教这三个阶段。我现在主要做的除了教戏就是排戏。像我最近就在帮“苏昆”排他们的新戏《白蛇传》。


  今年我还受邀担任了浙江嵊州艺校的艺术总监,首要工作是帮他们处理好生源问题。他们要办个越剧小小班,十二三岁的学生招进来,学六年,练好基本功。还要帮他们介绍、聘请些好老师。


  浙江绍剧艺术研究院也盛情邀请我担任顾问。我想趁着现在身体状况还好,思维还没减退,可以帮着做些事,就答应了。绍剧是浙江的一个大剧种,曾经在上海都有不错的市场,但目前在萎缩。既然我答应他们当顾问了,就不能顾而不问,也要分配时间做些事,要考虑如何振兴绍剧,做好传承和改革,今明两年要做好两件事情,一是绍剧经典剧目的整理,二是要排好一出绍剧“目连戏”.


  另外,北京的厅堂版《牡丹亭》目前已经演了740多场,想要更好地巩固,希望能演满一千场,创造传统戏曲一个戏在一个地方连续演这么多场的纪录。这也需要我再做些事情。


  苏周刊:生源问题关系着传统戏曲的未来。昆曲的生源主要从哪里来?


  汪世瑜:我们昆曲的生源以往大多还是来自苏州地区,因为跟口音等有关,现在从地域上说是在扩大。像“浙昆”新近招了一批新生,大概有48个人,以浙江本地人居多,也有来自江苏地区的。现在看这批学生还不错。他们的年龄在十四到十八岁之间,基本是零起点开始培养,要进行六年制的学习。


  苏周刊:像您这样辈分比他们高很多的老艺术家还会教他们吗?


  汪世瑜:现在还没去,以后还是会教教他们的。估计前期会以讲课的形式为主,给他们讲戏讲昆曲,具体给他们上表演课的话要到后期了。昆曲是口传心授的艺术,必须有好的老师来教,一代代要接上。


  苏周刊:现在七大昆曲院团都是这种招生模式吗?


  汪世瑜:各地的情况不尽相同,苏州的模式就有些不一样。苏州艺校的昆曲班每年都在招生,但以进专业剧团的标准来说,淘汰率是比较高的,真正能进剧团的人不多。我以前对这种方式不太认同,觉得让年轻人学了昆曲又不搞昆曲,好像有点误人子弟。但现在想想这也是好的,因为虽然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毕业后并不进入昆曲行当,而是到社会上从事其他职业了,但他们对于昆曲在大众中的传播是有一定作用的,可以带动影响他周围的人来欣赏昆曲。


  就像我们排演青春版《牡丹亭》一样,它的很多社会效应不是当年就能显现的。这种宣传的影响力是有后续性的。这么多年这么多场戏演下来,它实实在在地使昆曲的观众群扩大了。现在包括“苏昆”在内的各个昆剧团去各大城市演出,票房都不错,比其他很多剧种都要好,有时还出现一票难求的情况。所以,有些东西目光要看得远一点。


  说到票房,我觉得有个现象值得讨论。苏州是昆曲的发源地,但观众购票入场的热情反而比不上北京、上海、杭州、南京等地,甚至连成都、广州、深圳等以前对昆曲不太了解的城市都不如。相对而言,苏州比较有分量的欣赏昆曲的观众比较少,观众面还比较窄。同样的戏,苏州买票进场的观众和其他大中城市相比少很多。业内对此也有些困惑,不知到底原因何在。我很希望通过各方努力这种情况能有所改观。

 

 

  青春版《牡丹亭》推动了昆曲年轻演员和年轻观众的两个传承

 


  苏周刊:您提到了扩大观众群的问题,确实,对于昆曲这样有着悠久历史的艺术来说,它的生存发展离不开一支比较稳定并且不断壮大的观众队伍。您觉得什么样的方式能够比较有效地培养更多的昆曲观众呢?


  汪世瑜:我们还是可以拿青春版《牡丹亭》的例子来说明问题。这个戏叫好叫座,学术界也高度关注,很多专家学者达成了一种共识: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其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一部戏、一个剧种本身的局限,而已经成为一个更具普遍性的“文化现象”,有个别专家甚至认为这是21世纪中华“文化复兴”的先兆。这个“文化复兴”和青春版《牡丹亭》 培养青年观众的目标有很密切的关系。我们尤其希望让有一定文化修养的大学生来接触昆曲、认识昆曲。这些年来,青春版《牡丹亭》曾在国内外几十所高等院校巡演,并获得了广大青年学子的狂热喜爱,当初设下的“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文化策略,可以说是圆满成功。经过这上百场的演出,充分证明当初制作青春版《牡丹亭》,设定两个传承,也就是昆曲的年轻演员和昆曲的年轻观众的传承,是完全正确的。昆曲不再是无人问津的“冷门艺术”,甚至在某些大学生心目中,观赏昆曲成了一种介入高雅文化的郑重仪式。


  青春版《牡丹亭》的前一百场演出我都去了现场,据我实地观察,为数众多的学生是第一次接触昆曲,他们对中国传统戏曲乃至传统文化会感到陌生、疏离,观看九个小时的青春版《牡丹亭》对他们来说,等于是接受一场中国古典美学的洗礼,可能自此开始,拨动了他们对中国千年古老文明的依恋之情。在他们以后的人生,青春版《牡丹亭》的戏、人、词、歌、舞,将是磨灭不了的记忆。从这个角度来看,青春版《牡丹亭》的制作是更有意义的事了,这将在中国昆曲史、戏曲史,甚至文明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昆曲进校园”大大引发了年轻人对昆曲的兴趣

 


  苏周刊:昆曲进校园对于培养年轻观众有不小的促进作用,是不是各个剧团都有进校园的活动?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白先勇:我对昆曲真的是尊重
  • 今天如何面对莎士比亚?
  • 白先勇:中国应该有一座专属昆曲的驻场剧院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