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不回家过年的文人
更多的名人则没有证明自己的机会。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在北京教书的沈从文夫妇从不回老家过年,既不回沈从文的老家凤凰,也不回张兆和的老家青岛。为什么不回去?沈从文给大哥写信的时候说:“苦难处并不是别的,只是无那么一笔钱罢了,只怕路上用钱多,超过了我们的预算,回不来可不好!”(《沈从文全集》卷18)
再往前追溯,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在北京定居的郁达夫也从不回家过年,原因无他,也是因为旅途艰辛和路费太贵。曾经有一年夏天,郁达夫一咬牙,从北京回了富阳老家,走到杭州就把路费用完了,“不得不步行出城。”(郁达夫《还乡后记》)还有一回是想去上海会见留日的同学郭沫若,筹划了半天,终于没有成行,因为他“在最近的时期中弄不到车钱”(1923年3月7日郁达夫写给郭沫若的信,收入《风雨茅庐:郁达夫回忆录》,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第110页)。
还有前面我们提到过的四川文学家吴虞,他在北京住了五年,每年春节都是在北京度过的,而他的妻子和几个女儿则远在成都老家。为什么他不回去跟家人团聚?因为回去一趟太难--得先坐火车到汉口,再从汉口坐轮船到宜昌,再从宜昌换小轮船到重庆,再从重庆雇船到嘉定,再从嘉定步行回成都。1922年夏天,吴虞回过一趟老家,6月8日从北京出发,到7月3日才抵达成都,全程居然花了25天!这25天连船费带车费再加上饭钱和住旅馆的费用,总共用去两百块大洋!(详见《吴虞日记》下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两百块大洋是多少钱?郁达夫的小说名篇《春风沉醉的晚上》提到过,一个在上海卷烟厂上班的女工,全年不休息,每天工作十个小时,刨除伙食费,一个月只能挣到五块大洋,如果她想攒够从北京去成都的单程路费,得努力三年半。
据《沈阳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