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刘备不是奸诈伪君子

时间:2014-03-20 08:30来源:传奇故事 作者:王鼎杰 点击: 载入中...

刘备

 

  刘备虽然是汉室宗亲,但却是个十足的落魄贵族。虽说他和曹操一样也是官三代,但前面两代人都不过是在偏远的涿郡当个小官吏,没有什么人脉,甚至也没有给家中积蓄下财物,加上刘备自幼丧父,以至于到他这一代,家中只能靠织席贩履为生。虽说日子过得不富裕,但刘备的母亲却相信教育能改变命运,所以节衣缩食,终于在刘备15岁这一年将其送到了名师卢植的门下。


  按理说,刘备能得到这个学习机会应该努力进学才是,可是,史载,“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好结交豪侠,年少争附之”.不过,不可思议的也正在于此,此时的刘备似乎就已经展现出了某种难以被觉察的魅力。当时,他的同学刘德然和他是同宗,德然的父亲刘元起长期资助刘备,而且标准和自己的儿子完全一样。似乎刘元起家也不是很富裕,又或者刘元起的妻子小气,兼之刘备的学业表现让人失望,终于有一天,刘元起的妻子忍不住发了牢骚,认为大家虽然都姓刘,但“各自一家”,偶尔帮帮也就罢了,怎么能经常性地供养呢?刘元起说:“吾宗中有此儿,非常人也。”


  同时,日后那位喜骑白马,善使长矛,纵横边塞,一度极其风光的公孙瓒此时也和刘备是同学。他似乎也看出了刘备的出众之处,故而在所有同学中特别结交比自己年幼的刘备。不仅如此,连张世平、苏双等“赀累千金”的中山贩马大商都“见而异之”,“乃多与之金财”,这些资助成了日后刘备崛起的第一笔启动资金。


  所有这些,都表现了刘备的与众不同之处。至于这不同之处究竟是什么?史书中似乎特别强调了两点,一个是长相奇特,“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在注重面相学的汉末,这一点很重要。其次,史载少年刘备“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很有一副少年老成的风范。


  因为黄巾之乱,刘备得到了人生的第一次机遇。他靠了张世平、苏双的资助,组建了自己的私家武装,追随校尉邹靖讨黄巾贼有功,当上了安喜尉。


  如果从织席贩履之子的角度讲,刘备能够当上个县尉,已经算是根本性地改变了自己的社会地位与前景了,可是,就如同早年在卢植门下不务正业一样,刘备似乎很瞧不上这个安喜尉,以至于当他的上级督邮“以公事到县”求见未获批准后,刘备竟强行将其绑捆在树上,一口气打了二百杖,然后把自己的印信系在督邮的脖子上,“弃官亡命”.


  在官大一级压死人的官场里,刘备初出道就敢杖打上级,确实不同寻常。但刘备的运气好,这个时候中央政府暗潮涌动,大将军何进谋诛宦官,一方面调兵入京,一方面则派自己的亲信前往地方分头募兵。其中一位名叫Ⅲ丘毅的都尉奉命去丹杨募兵,刘备投奔了他。途经下邳时遭遇贼寇袭击,刘备因为“力战有功”,当上了下密丞。


  但是没多久,刘备再次甩手走人。


  这个时候的刘备已经快三十岁了,但是办起事情来却还像个毛头小子一样,这是刘备的不可思议之处,也是他的可爱之处。可惜后来《三国演义》的作者为了突显刘备的长者之风,硬是把鞭打督邮划到了张飞的名下,更将刘备早年的诸多情事一一隐藏。致使今天的读者认为刘备就是大耳朵、长胳膊,爱哭鼻子、少说话的傻二哥一个。


  但当时或许正是这种个性,折服了关羽与张飞,死心塌地地追随刘备南北奔走。


  但是,此时的刘备仍然有很多不足。如果这个时候的刘备去三顾茅庐,无论诚意多大,恐怕都是很难折服孔明的。但是,奔五的刘备折服了孔明,一如奔三的刘备折服了关、张。这就是人的变化,就是李太白所说的“大贤虎变愚莫测,当年颇似寻常人”.那么,是什么促成了刘备的虎变呢?


 陈寿给刘备的评语是:“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很是切题。


  有一段时间,刘备的运气还是不错的。就在他从下密丞的任上不辞而去后不久,刘备又当上了高唐尉,不久居然又升迁为高唐令,后又离开高唐,追随了公孙瓒。在公孙瓒的表奏下,刘备成了别部司马,奉命与青州刺史田楷一起阻击冀州牧袁绍的进攻。因为在这个阻击战中“数有战功”,刘备又当上了平原令,并很快升为平原相。


  就是在平原相任期内,发生了曹操远征徐州,陶谦四处求援的事情。刘备和他的上级青州刺史田楷都出兵援救。但刘备却格外得到陶谦的赏识,一见面就得到了四千部队的配属指挥。曹操撤军后,陶谦更让刘备屯兵小沛,做起了徐州的外藩。没多久,陶谦病故,临终前,陶谦决定将徐州转交刘备治理。这一决定又得到了徐州基层官吏和地方大族的支持。就这样,刘备忽然转了大运,一下拥有了一州之地。


  但是,刘备的好运引发了很多军阀的妒忌和垂涎。北面的曹操,南面的袁术,一时都成了直接的对手。刘备被迫两线作战。


  就在此时,被曹操击败的吕布势穷来投。虽然明知吕布为人反复无常,但为了应付两线作战的局面,刘备还是收容了吕布。兴平二年(195年),吕布趁刘备和袁术作战的时候突然袭取了下邳。当时留守下邳的张飞御下无方,激起了刘备嫡系部队和原陶谦系将领的内讧,遂使得吕布轻易得手,不仅占了徐州,而且“虏先主妻子”.此后吕布出于现实考虑,又反过来收容刘备,让他屯兵小沛,重新给自己做了外藩,刘备的家眷也被放回。不过,这个合作并未持续很久。由于刘备的力量增长过快,引发了吕布的忌惮,双方终于在建安二年(197年)爆发了军事冲突。建安三年,吕布再次击败刘备,并“复虏先主妻子”.无处容身的刘备转而投奔了曹操,曹操随之攻灭吕布。第二年冬,刘备袭取徐州,竖起了衣带诏讨曹的大旗。但建安五年即被曹操击破,曹操“尽收其众,虏先主妻子,并禽关羽以归”.一无所有的刘备转而投奔了袁绍。


  年轻的刘备容不得一个督邮,但中年的刘备却已经能够在吕布、曹操与袁绍这三位敌手之间,一次次地虚与委蛇,等待时机。但刘备性格中的刚强却并没有消失,而是潜得更深了。正因为潜得更深,所以耐力才更久。


  从建安四年刘备在徐州竖起反曹大旗,到长坂坡死里逃生,刘备的经历可以说是屡败屡战,屡战屡败。但是,刘备从不屈服,而且任凭曹操如何使尽手段,都从来不曾消灭刘备,甚至从未能消灭刘备的核心班底。相反,刘备却在屡战屡败中声望日隆。当袁绍决定与曹操摊牌时,排在陈琳讨曹檄文第一位的就是刘备(左将军领豫州刺史)。而之前当刘备势穷投袁时,先是袁绍的长子青州刺史袁谭“步骑迎先主”,到平原后,袁绍又“遣将道路奉迎”,自己也出城二百里郊迎,他们看重的正是刘备的政治声望与号召力。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