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青年
“代际,就像人一样,具有性格特征。‘千禧一代’在新的千年成年,也在这个过程中塑造出了他们的代际特征--自信、喜欢展示自我、自由、乐观并且欢迎改变。”
美国皮尤调查研究中心近日公布了关于美国“千禧一代”的调查研究报告。这些在千禧年后成年的美国年轻人,已成为社会的重要力量,并将主宰这个国家的未来。
数码时代的先锋
从事代际研究的机构和学者,倾向于将1980年之后出生的人定义为“千禧一代”.由于1996年之后出生的人尚未成年,皮尤调查中心在报告中将视角集中在18-33岁的美国年轻人身上。
出生于1985年的吉姆·特雷德韦是正要“奔三”的美国小伙,他告诉记者,虽然同样被称为“千禧一代”,但“80后”与“90后”有很大的不同。不过,吉姆表示:“你可以把我们算作一代人,对互联网的使用将我们和前几代人区分开来。”
“千禧一代”又被称为“数码一代”,他们不需要努力适应被数码产品和互联网技术改变的世界,因为这些技术与他们同龄。他们也是这些技术最活跃的使用者。
皮尤调查显示,81%的美国“千禧一代”在使用脸谱网,他们的平均好友数量是250个,这让那些笨拙追赶数码潮流的年长者望尘莫及。55%的“千禧一代”曾经在社交网站上晒过自拍照。按照皮尤的数据,只有六成“婴儿潮一代”(46-64岁)和三成“沉默一代”(65岁以上)知道自拍(Selfie)是什么意思。虽然这个词已被收入2013年的牛津词典。
吉姆在脸谱网上有1000多位好友,在推特上有150多名追随者。但他基本不用这两个网站。“我的生活中已经有很多信息了,这些社交网站会用更多的信息淹没我,所以我和它们保持距离。”吉姆将脸谱和推特称为“噪音”.他运用社交媒体的方式是每个星期花2-4个小时阅读BoingBoing网站和DemocracyNow的新闻推送邮件。
调查报告称,虽然热衷于数码产品,但90%的“千禧一代”表示,人们在网络上分享了过多个人信息。吉姆告诉记者:“那些与社交媒体联系最紧密的人,最先意识到问题。然后他们会幻想住在有机农场附近,过一种平衡、健康、民主的生活,远离连锁商业的贪婪和令人上瘾的电子屏幕。然而,这些通常只停留在‘说说’的阶段。”
当记者询问没有社交网站会怎样时,吉姆说:“我当然能活下去。不过如果能选择,我还是需要它们。”
在华裔美国姑娘杰妮·刘看来,社交媒体是生活的一部分,但还没“占领”她的生活。“我用社交媒体与朋友们保持联络,但不会用它交新朋友。我还是喜欢通过传统的方式认识新朋友。”杰妮不用推特网,因为觉得它“十分愚蠢”.
她告诉记者:“我不在乎其他人现在在做什么。难道有人那么重要,以至于我必须知道他每小时都在想什么吗?”她会定期清理脸谱网上的好友名单,删除那些几年都没有联系过的人。
杰妮最喜欢的社交媒体是Instagram,因为觉得它更加真实,她平均每天会看Instagram10次。在工作日频繁使用社交媒体后,她选择在周末感受真正的生活,而不是“活在互联网的虚拟世界里”.
然而,当她外出度假时,使用社交媒体的频率会增加,“因为我想和朋友们分享有趣的事、好吃的东西”.不过,她告诉记者,如果度假的地方没有WiFi,也不会影响她享受假期的心情。
被惯坏的一代人
出生在1982年的杰妮认为自己在精神上不属于“千禧一代”.“我当然不认为自己和那些‘90后’属于同一代人。和我年龄相仿的朋友们都觉得我们和被我们称为‘下一代’的年轻人非常不同。我认为他们脱离现实、骄纵。”她说。
美国《时代》周刊称:“千禧一代”是“婴儿潮一代”的子女。“婴儿潮一代”因以自我为中心而被称为“我一代”,他们的子女则是“我我我一代”,后者的自私程度更甚。
杰妮将年轻的“千禧一代”称为“梦想家”.“他们希望世界将自己想要的一切放在银盘子上献出来,而不必为此付出。”杰妮说,这样的情况在华裔和美国白人中都很普遍,父母的娇惯让他们不知节约和储蓄,把钱花在追求最新的时尚上。而他们的口头禅“追随你的梦想”,也沾染了不切实际和固执的习气。
在杰妮看来,最鲜明的证据就是越来越多的“千禧一代”读大学时会选一个“不接地气”的专业,并希望靠这个专业找到工作。当杰妮和朋友聊起“千禧一代”时,她的朋友说:“他们是被娇惯得最厉害的一代人。”
全美青年与宗教调查发现,60%的“千禧一代”表示,他们的道德标准是:只要自己觉得对就行。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的数据则显示,与祖辈相比,“千禧一代”患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比例要高将近3倍。《时代》周刊也报道称,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40%的“千禧一代”认为,他们应当每两年就得到一次晋升,无论表现如何。
这代人也喜欢表现自己,皮尤调查中心发现,75%的“千禧一代”在社交网站上建立了个人网站,五分之一的人曾将个人视频上传到网络上。在美国,每10个“千禧一代”中就有4人有文身,4个人中有1人在耳朵以外的身体部位打孔,概率是前几代人的6倍。不过,他们的张扬和自我也不是毫无限制的,多数人在社交网络上设置了隐私权限,70%的文身者表示,图案在日常服装可以遮蔽的地方。
杰妮对“千禧一代”另一个鲜明的印象是,“他们是‘多动’的一代人,总是在忙,要么看手机、平板电脑,就是无法安静地坐一会儿。”
背负经济重担
杰妮大学毕业后加入了国防部。“当时我23岁。华盛顿的房租非常贵,所以我和室友合租公寓,过着非常朴素的生活直到获得晋升。就算薪水涨到7.3万美元,我仍十分有节制。我租了一个开间,有一辆车,每年休假不超过5天。我能负担得起想买的东西,但通常不会花大钱,除非是用于投资。工作日我都自己做饭,很少出去吃,自己洗衣服,并且很少用烘干机。我一般只在打折的时候购物。我认识的31-34岁的人都在这样生活,不依赖父母。一些人甚至还会做兼职赚钱。”她说。
皮尤的调查显示,“千禧一代”背负着严重的经济负担,助学贷款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杰妮也是如此。“在我看来,没有负债的人就是富人了。”
2007年经济危机爆发时,“千禧一代”中年龄较大的人刚刚迈入职场。有七成美国人认为,这代人踏入社会时遇到了比父辈更大的挑战。
在这些踏入社会的人中(26-33岁),三分之一获得了本科甚至更高的学位,这让他们成为美国历史上受教育程度最高的一群年轻人。在美国,教育程度与收入的关系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在这个低工资和高失业率并存的年代,仅仅止步于高中学历的年轻人,收入比以往的任何时候都可怜。
杰妮说,她不想置产,所以目前并不觉得有经济压力。而她的朋友中,一些单身人士在买房后十分后悔,因为那会增加生活的负担。“我宁愿住在租的公寓中,把买房的钱省下来,每年去度两次假。”
她真正的压力是换一份更好的工作,而这种压力来自个人。“我聪明、能干、有事业心。我知道自己应该做比现在更好的工作。”
吉姆的经济压力来自想要“通过不出卖或漠视灵魂的方式赚钱”,“这让赚钱变得更难了”.2013年,吉姆开办了性格测试咨询公司“typeinsightnyc.com”,5个月过去了,一切正在进入轨道。“我想赚钱吗?当然!如果按照我的心和直觉去做,能否赚到钱?很可能不会。”
尽管背负着经济的重担,32%的受访者表示,现在的收入足以支撑生活,还有53%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可以自给自足。而那些捉襟见肘的人在杰妮看来是因为要求太高:“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习惯了高标准的生活,父母可以负担那样的生活,并不意味着作为20多岁的年轻人,也应该期望那样过日子。”
数据从何而来
这些发现多数基于皮尤调查中心3月7日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2014年2月14-23日,皮尤中心对美国1821人进行了电话调查,其中包括了617名“千禧一代”.他们将调查结果与1990-2014年的调查结果进行了比对。随后,皮尤中心将这些代表着美国未来的年轻人,与另外3个代际成员20多岁时的行为进行了比较,包括“X一代”(34-45岁)、“婴儿潮一代”和“沉默一代”.
这些数据综合起来,就形成了这份洋洋洒洒数千字的《成年“千禧一代”生活状态报告》。
这份报告审视了他们在政治和社会问题上的价值观,关注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优先级、他们运用社交媒体和电子产品以及新科技的习惯,以及他们在经济和教育方面的期望。
美国约有5000万人处于18-29岁之间,皮尤中心称,当年轻的“千禧一代”逐渐成年,未来的调查可能会呈现不同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