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手帕绣诗文为负笈日本的夫婿送行

时间:2014-04-01 08:30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丁宇 点击: 载入中...

丁震

 

丁震画像


  “清水离别乱如麻,难舍难分难离他。奴家知你千日好,恐怕一时有些差。奴有言语得罪你,切莫怀恨怪奴家。奴有几句知心话,嘱咐情郎记在心……”这些诗句不是戏文,是百多年前一位广州少妇,在手帕上一针一线绣下的诗文,为负笈日本的夫婿送行。


 

痴情妻丝帕绣诗

 


  1899年,在广州市大北门桂子营17号(即现在的小北路双桂坊)住着一户丁姓人家。丁震(1877-1924),字雨辰,原籍江苏省丹阳县(今丹阳市),先祖为官,从长江边的老家远迁岭南,至丁震已是第四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丁震娶刘氏梅羹(1886-1963)为妻,但新婚燕尔就考取了公费留学日本。比丁震年幼九岁的新婚妻子刘梅羹未能随夫婿远行,自是依依不舍,在丁震动身前夕,这位读过私塾的少妇日夜赶工完成了这件绣品,丁震到东京求学期间一直带在身边。绣帕经历百年风雨,辗转三代,近年才在美国圣地亚哥一华人家中被发现,完好无缺,绣字清晰可见。


  用来刺绣的丝质手帕长宽各18寸半(合48厘米),蚕丝纹路的表面呈现云气与菱状暗花,七言诗用黑色丝线绣成,凡26句182字。痴心女子寄情诗中,殷殷嘱咐夫君“奴有汗巾交与你,看见汗巾想奴家”.又担心身在异国他乡乏人照顾,叫他“出门多带寒衣服,行船过渡要小心”.新娘子谨守封建礼教,既担心丈夫涉足风月场中又生怕话说重了,用词委婉说“风流女子调戏你,看他情义比奴家?”怕他行差踏错,再三叮嘱“赌博场中休要走,鸦片烟儿莫吃他”.


  针绣不比提笔书写,弄不好就会变成无法分辨的一团黑线。刘梅羹心灵手巧,懂得使用当时已经开始流行的简体字去代替繁体,比如“离、乱、难、怀、与、门”等,百年之后的今天,这些绣字与现代规范汉字基本一致。由此可见,早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民间就开始自发使用简体汉字。


 

“老海归”未遂心愿

 


  丁震抵达东京后就读于早稻田大学,与留日学生郑贯一、冯斯栾、冯懋龙等进步人士接触,互有书信往还,开始接受进步思想。半月刊《开智录》是我国留日学生创办最早的期刊,光绪二十六年九月初十(1900年11月1日) 在日本横滨创刊,由郑贯一主编,以政治“开智”为主,兼及科教“开智”.最初油印,后来接受孙中山资助200元印刷费,改为铅印,借《清议报》印刷所印刷,并随之一起发行,在南洋、美洲一带华侨读者中很受欢迎,称赞其“文字浅显,立论新奇”.《开智录》创刊宗旨为“倡自由之言论,伸独立之民权,启上下之脑筋,采中、东(指日本)、西之善法”.其内容有译、有论,栏目分为本会论说、言论自由录、杂文、译书、小说、词林、时事笑谭、粤讴解心等等。该刊发表的《民约论》、《自由略论》、《民权真义》、《法国革命史》以及《义和团有功于中国说》、《论帝国主义之发达及二十世纪世界之前途》等文章颇具影响力。在友人力荐之下,丁震每期必读,接受新思想,并写下不少读书心得,其中提到“使邦国之独立,人群之富强,舍教育将安取?”“夫教育者,用以开发人智也。”“西方何以强?有学也!学求有用,精益求精。中国何以弱?失学也!”,等等。通过读报,丁震还接触到许多诸如“桥梁”、“轮船”、“铁道”、“有线电报”、“自来火”(指电灯)、“自鸣钟”、“格致学”(即物理学)、“外行星”、“地球崩裂衰绝”、“月亮潮汐”、“生物进化论”等自然科学知识,耳目为之一新,为日后“读书报国”所用。


  丁震日日怀揣爱妻临别所赠绣帕,相思之苦莫可名状,一俟居所安顿妥当,很快就把妻子刘梅羹接到东京陪读。未几,他俩有了爱情结晶,大女儿出世了。适逢早春三月,窗外樱花盛开,为纪念当地美丽的樱花,替女儿取名“宝樱”.清宣统三年(1911)辛亥革命爆发,清朝覆亡,民国肇始,革命思潮远播海外,推翻封建帝制、建立共和国的理想感召着中国留学生,丁震与几位志士仁人决心报效祖国,毅然决然放弃学业,回国投靠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时逢乱世,谋事不易,几经波折,丁震被国民政府当局任命为“孙大元帅府”秘书,后奉派出任赤溪县(在今台山市境内)县长,据县志记载,丁震任内政绩口碑俱佳。之后又再被任命为广州市财政局课长,只可惜这位“老海归”不久即患上伤寒病,以当时的医疗条件回天乏术,丁震病逝在任内,临终遗言“可恨有病之躯难遂报国之心”.


 

育儿女爱意延绵

 


  此后刘梅羹未再嫁,三十九年含辛茹苦将几个子女养育成人。据刘梅羹回忆述及, “六二三沙基惨案”发生之前,长子丁宝栀(1908-1925)参加了中共外围组织共青团,曾任左派的“广东省总工会”干事,积极投身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丁宝栀文采风流,写过一本小说《火警》,预言革命之火必将烧遍中华大地;又手书横幅“曙光”悬挂大厅,宣示对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充满信心。1925年6月23日,广东各界在东较场举行大会,声讨帝国主义者在上海制造“五卅惨案”,会后举行大规模游行示威。当日下午,游行前队抵达沙基,后队伍行进在菜栏街、西堤一带。后来,岭南大学、坤维女子师范学校、圣心书院和黄埔军校等学生队伍行进到沙基,沙面西桥旁的域多利酒店(今胜利宾馆)上一名外国人首先用手枪向游行队伍打响第一枪,驻守沙面西桥脚的英法军队立即用机枪向游行人群扫射,走避不及者当场死亡多人。丁宝栀身为总工会干事,积极参加游行,与群众一起高呼口号和平示威,枪击发生后及时率众走避逃过大难。不料受惊过度,回家后一病不起,英年早逝。


  时光流逝,上两代人皆已作古,惟余一方绣帕默默诉说百年旧事。


  现今保存绣帕的,是丁震的外孙、《北美世界日报》的资深记者李大明。李大明之母丁宝蕙是丁震的幼女,生前曾任广州市妇产科医院院长、广州市妇产科学会理事,1993年赴美依亲,2002年病逝于圣地亚哥。


  细读绣帕七言诗,字里行间,浓浓爱意扑面而来,见证着古老而隽永的爱情故事。


  绣帕七言诗全文


  清水离别乱如麻,


  难舍难分难离他。


  奴家知你千日好,


  恐怕一时有些差。


  奴有言语得罪你,


  切莫怀恨怪奴家。


  奴有几句知心话,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