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克家打动闻一多的高考作文

时间:2014-06-27 08:30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李玉林 点击: 载入中...

臧克家

 

臧克家

 

  据田建国的《做人、做事、做学问》一书记载,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今山东大学)成立后第一次招生,国文考试有两个题目:《你为何考青岛大学》和《杂感》,两题任选一个。


  山东诸城籍考生、25岁的臧克家两题都做了,他写的《杂感》只有三句话:“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做幻光,谁便沉入了无边的苦海!”这三句杂感短小精悍,但富有哲理。


  青岛大学国文系主任闻一多对臧克家此文十分赏识,他看到了臧克家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文学潜质,于是给了98分的高分,判为第一名,将数学考试考了零分的臧克家录入青岛大学。要知道闻一多素来批阅试卷极严,他手下的学生得5分、10分者不少,得个60分已很不容易了。


  臧克家起初读的是外文系,因为记忆力差,他想转入国文系。当他走进闻一多的办公室时,看到不少想转到国文系的学生全部被拒绝了,心中不禁有些胆怯,没想到闻一多一听到他的名字便高兴地说:“你来国文系吧。”


  千里马有幸遇伯乐,从此以后,臧克家就成了闻一多教授的一名高徒,后来成为着名诗人。他创作有《罪恶的黑手》、《运河》、《向祖国》、《泥土的歌》等诗集,担任过《诗刊》主编。


  兵荒马乱的民国是个大师辈出的时代,那时许多大师的道德文章至今令人神往。之所以如此,与当时独特的人才理念和教育制度不无关系。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臧克家数学0分被青岛大学录取
  • 杀害李公朴闻一多主凶酒后露馅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